原创 你印象中的慈禧是历史上真实的慈禧吗?
创始人
2025-07-24 14:33:02
0

近代关于慈禧的影视作品不断增加,慈禧已经成为现在家喻户晓的人物了,随着《那年花开月正圆》大结局,慈禧作为最后的“大人物”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你印象中的慈禧是历史上真实的慈禧吗?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以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开始,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1年洪秀全从金田起义,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运动开始了,1852年慈禧入宫,赐号兰贵人;1853年太平天国攻占南京,定都于此,改名南京。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同年,慈禧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即为后来的同治帝);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慈禧联合慈安太后、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

一、甲午中日战争之前的慈禧

在慈禧1861年夺取清王朝最高权力之前的这段时间,中国外有帝国主义的侵略,内有农民起义暴动不断,内忧外患之下,清王朝的统治风雨飘摇。在议政王奕訢的辅佐下,慈禧整饬吏治,重用汉臣,依靠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汉族地主武装,如湘军、淮军等;又在列强支持下,于1864年镇压了太平天国,后又镇压了捻军、苗民、回民等起义,缓解了清王朝的统治危机,使清王朝得到暂时稳定,史称同治中兴。出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她又重用洋务派,以“自强”和“求富”的方针,发展一些军用,民用工业,训练海军和陆军以加强政权实力。客观上对中国的近代化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在慈禧主政的前30年,对外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对内控制了人民的起义,维持了王朝的稳定。洋务运动后清王朝的军事实力有所提高,工商业也有了初步发展。

1865年—1870年,中亚浩罕汗国侵略者阿古柏侵入并且窃据了新疆大部分地区;1871年,沙俄出兵占领伊犁地区。1875年,慈禧采纳陕甘总督左宗棠的建议,出兵新疆,清军于1878年1月收复新疆;1881年,中俄通过谈判,中国收回伊犁大部分地区。

1883年—1885年,中法战争爆发,双方在军事上互有胜负,但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却主张“乘胜即收”,与法国签定了《中法新约》,虽然使法国获得了不少侵略利益,但是在政治让法国陷于被动,在军事上,让各国看到了清政府当时的实力。

可以说,从慈禧1861年主政清王朝到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时的慈禧是一个合格的统治者,最少给清王朝带来了30年的相对稳定时期。但是,慈禧没有进行更深入的改革,从而使洋务运动停留在“器物”层面,也为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二、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慈禧

几乎和中国洋务运动同时起步的日本,于1868年开始明治维新,历经三十年变法图强,于1894年,发动中日甲午战争。光绪主战,慈禧亦主战,因为,此时的慈禧没有跟上当时世界的潮流,认为区区日本不足为惧。后来,清军在朝鲜战场上接连失利,北洋水师在黄海之战中又遭受严重挫折。而此时的慈禧正直60岁寿辰,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六旬庆典,慈禧希望外国出面干涉,尽快结束战争。她支持李鸿章避战求和的方针,以各种借口,打击以光绪为首的主战派。次年2月7日,威海卫日舰及炮台夹攻刘公岛,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中国海陆两个战场均遭失败,以慈禧为首的主和派下定决心向日本求和,3月,慈禧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乞和,4月17日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空前屈辱的条约《马关条约》,中国放弃对朝鲜宗主国地位,赔款2亿两白银,割让辽东半岛(在俄,德,法等西方列强干涉下,后以白银3000万两赎回)、台湾、澎湖列岛,开放4个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矿设厂。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慈禧所表现出的是封建王朝最落后,最愚昧的一面,统治阶层为贪图自己的享乐,挪用军费为自己做庆典,大搞铺张浪费,对世界的局势没有深刻的认识,尤其没有提防这个邻边小国的发展,固步自封。将洋务运动三十年的积累全部葬送。

三、中日甲午战争后的慈禧

甲午战争失败后,北洋水师全军覆没,陆军根本不堪一击,充分暴露出清王朝军事实力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为了救亡图存,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维新变法(史称戊戌变法),对于变法,慈禧希望强国但又担心光绪会借变法脱离她的控制,最初表示支持,当听说光绪帝企图让袁世凯派兵围园杀后,杀死荣禄时,慈禧等人发动戊戌政变,拘禁光绪皇帝,并处死了谭嗣同等六人。可以看出,甲午海战后,慈禧也是疲于应对时局,有心推动变法,又不想亲力亲为,于是想还政光绪,又想把持大局,最后戊戌变法没能按着预想的方向发展,于是慈禧迅速将变法扼杀在摇篮里,却一石激起千层浪,让民众以为愚昧的清王朝拒绝变法

戊戌政变后,中国北方兴起义和团运动,慈禧最初主剿,但镇压屡屡失败,义和团迅猛发展并进入北京。慈禧希望剿抚并用,区别对待义和团,但列强要求清政府完全剿灭义和团,并且不顾清政府的反对,坚持调兵进京。慈禧想利用义和团对抗列强,对列强宣战。一方面要求各省将军督抚认真布置战守事宜,继续利用义和团围攻使馆、抗击八国联军;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带着光绪帝、皇后等人逃往西安,令奕劻、李鸿章为全权大臣,与列强进行谈判,把战争的责任推到义和团身上,下令对义和团“痛加剿除”。1901年2月14日批准《议和大纲》,并发布上谕,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在签订完中国历史上最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后,慈禧大摇大摆从西安回到北京,为了维持统治,改变自身守旧无能形象,宣布实行“新政”,进行经济,军事,教育,官制等方面的改革。然而,此时的清王朝已经千疮百孔,内忧外患,无力与西方列强抗争,也无力镇压国内的起义运动。

1904年,爆发了日俄战争,在东北进行的日俄战争,清政府选择了“中立”,最终日本战胜了沙俄。为了应对国内革命运动高涨的态势,慈禧作出要立宪的姿态。1906年宣布预备立宪,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内容仿照德国和日本的宪法,维护皇帝“君上大权”。

1908年,慈禧于中南海仪鸾殿病逝,享年七十四岁。可笑的是慈禧临终遗言说:“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必须严加限制。尤须严防,不得令太监擅权。明末之事,可为殷鉴!”

在慈禧死后的第三年即1911年爆发辛亥革命,推翻的清王朝的统治。

从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慈禧为了延续清王朝的统治,想要谋求变法,但是又不愿意交出权力,想要镇压义和团,又屡屡失败,想要抵抗列强,却无力抵抗,最终为了清王朝的统治延续,竟然说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样卖国求荣的话!可见,无论慈禧做出怎样的改革,怎样的变法,依然摆脱不了是封建专制统治者的身份!

相关内容

哲凯赖什?让约克雷斯本人教...
哲凯赖什?让约克雷斯本人教你他的名字怎么读
2025-07-31 04:42:51
穆里尼奥:违反财政该被扣分...
穆里尼奥:违反财政该被扣分 曼联应拿17-18英超冠军
2025-07-31 04:41:19
暑假过半 学生说想去陕西西...
暑假过半,家里的学生想出去转转,问了去哪,答,西安,于是计划8月份...
2025-07-31 04:37:21
原创 ...
高梁河之战,宋太宗携灭北汉之余威,北上进攻辽国,结果被打得大败,凭...
2025-07-31 04:34:02
原创 ...
晋昭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昭公是春秋初期晋国八霸之一,公元前641年...
2025-07-31 04:33:54
原创 ...
我们知道其实在二战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之内民国与德国的关系其实还是非...
2025-07-31 04:33:45
原创 ...
这个问题不存在敢不敢,而是需不需要。对于唐肃宗李亨来说,他必须在自...
2025-07-31 04:33:42
原创 ...
战国初年,在齐、魏、韩、赵、秦、楚、燕七国中,魏国曾是一个强大的国...
2025-07-31 04:33:36
原创 ...
一个开国皇帝之所以做皇帝,千万不要以为是他一个人就可以做到的,设想...
2025-07-31 04:33:22

热门资讯

原创 二... 苏军几个月时间创造了一个奇迹,1941年10月德军攻入苏联全线边境并逼近莫斯科,苏联已经危在旦夕,可...
原创 清... 公元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率众起义,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反清运动史称太平天国运动,这场轰轰烈烈...
原创 史... 中国历史朝代的变更犹如波涛海浪,连绵不绝,更犹如昙花一现,一朝覆灭,而在这漫漫的历史变叠中,有一个王...
原创 美... 上世纪苏联解体,真的是其自身原因吗?其实美国作为幕后推手,兴风作浪也干了不少坏事,三大阴招步步为营,...
第1视点|云梦寻文脉 博物述华... 1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孝感市考察了云梦县博物馆,了解当地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利用等情况。 ...
原创 1... 1949年建国后,新中国出现了一批与众不同的“将军大使”。骁勇善战、叱咤风云的他们从战场转移到大使馆...
原创 西... 众所周知,在上个世纪有两个宇宙强国它们分别是美国和苏联,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美国和苏联开始了生死...
原创 汉... 在西汉,汉宣帝刘病已绝对算得上被严重低估的那一个,他把大汉的辉煌推向了顶峰,甚至可以说,比汉武帝那会...
原创 论... 据《史记.周本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雒邑。公元前707年,郑庄公率军箭射周桓王,天子头顶那...
原创 诺... #为什么诺门坎战役苏军损失大# 战争结果,日军“伤亡逾五万人,光是战死的就有两万余人,装备损失是苏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