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率众起义,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反清运动史称太平天国运动,这场轰轰烈烈的起义遭到了清政府的残酷镇压。最终失败,而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一度势不可挡打进了北京城,最终清政府被迫签下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那么问题来了,清军能打败拥有10万大军的太平军,为什么却打不过只有几千人的八国联军呢。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所谓的清军的成分。其实打败太平天国的清军主力是湘军,这支部队严格意义上来说,已经不听命于紫禁城的直接命令了。它是属于曾国藩的私人武装,湘军的战斗力是很强的,打安庆破天京,他们以阵地战为核心表现着强悍战斗力让后人震惊。而我们反观太平军。太平天国的中后期内部频频发生分歧,人民对他们的态度也从最开始的支持变成了敌对,所以在团结的湘军面前他们就只有吃败仗。
再分析下,清军为什么打不过八国联军?在当时,清军的正规部队主要有八旗兵、陆营军和蒙古骑兵。这些部队是清王朝能够直接调动的部队,但是在满清入关一统大陆以后,这些部队便日趋腐化战斗力是直线下降。作为封建军队而且还是晚期的封建军队,他们的战斗力可以说是极其低下。
士兵的思想落后,训练水平极低,而八国联军虽然也是松散的联盟军,不过却都是近现代化的军队。士兵们都是经过近现代化的训练的,组织纪律性是比较强的,所以在封建军队面前往往会表现出压倒性的优势。在这种降维打击之下,这些落后的新军尽管往日是那么的荣耀,也逃脱不了失败的结局。
湘军和八旗军虽然两支青军不尽相同,而他们的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有着近代武装的封建军队,而太平军是典型的农民起义军,装备差,训练差,战斗力也是比较低的。八国联军的则是近代化的新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士兵拥有极高的素质和纪律与这些封建军队的战斗简直就是压倒性的优势,所以便轻而易举的获得了胜利。
而对于清政府来说,太平军和八国联军最大的区别前者是心腹大患后者是先界之己。太平军可是要推翻清王朝的,那清军当然是要拼死力地消灭。而至于八国联军呢,无非就是赔偿些银子就能送走的,所以清军并没有拼死抵抗。而且在清末,政治腐败,使得很多士兵不愿意再为了朝廷卖命了,各地的陆营兵和八旗兵也出现了吃空饷变卖武器装备的情况。到了1900年,清政府的国防主力湘军淮军也已经老弱不堪,装备参差不齐了,战斗力已经很差。袁世凯的北洋军刚刚组建四年只有1万多人,数量太少,是无法对抗八国联军的。所以,他们只能在山东自保。
另外,太平军是中国人,八国联军可都是洋人。清政府的一贯态度是不能得罪洋人,所以在八国联军入侵的时候,甚至有的清军统帅令人改了大炮的尺寸,使得大炮轰不到洋人。而山东和南方各省的都府,甚至直接和洋人讲和,来个东南互保,不参与作战。所以实际上,当时只有志力和山西的一部分军队在和八国联军作战,这样怎能打败洋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