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电视剧《格格要出嫁》讲述了顺治帝和明珠格格的爱情故事。
这也许也正是那个时候我对于顺治皇帝的初步印象吧,当然最后的结果还是顺治皇帝没能和明珠格格成婚。却以履行母亲使命、和身为帝王的责任嫁给富察珍儿做王后,在她分娩之日便上山遁入佛门。
当然在历史上顺治皇帝在24岁时去世,有人说他被天花病毒感染。而且24岁的年龄放在今天,显然是个应届大学生嘛,更何况子嗣,可能很多人甚至找不到对象。
然而顺治皇帝遗下八子六女,令人在赞叹之余,不免浮想联翩。其背后究竟藏着不为人知的隐情?
一、
清朝皇帝真是相当悲惨,特别是这几年各类清宫剧热播,硬靠着皇帝顶着,整了个草原。
乾隆皇帝满天下都在寻找他的亲父亲,雍正皇帝就是成天在想甄嬛哪一个儿女不是他亲生,顺治皇帝就更惨了,亲父亲也冒了几个出来。
有人说自己是多尔衮跟随太后所生的孩子,到底还有本野史上关于太后下摄政王的记载;有人说顺治帝,实为洪承畴之子,是因为庄妃当年曾前去色诱;也有人说,顺治帝,其实就是庄妃与皇太极侍卫邓侉子、王皋私通所生。
这些野史传说什么自然多为反清人士所杜撰,同时攻击他们统治的合法性。这么多年来,趁人猎奇之机,流传下来,历久弥新。
顺治皇帝是皇太极的儿子,这是毫无疑问的,而他和妃嫔生下八个儿子六个女儿,这也是真的。一些野史杜撰认为顺治帝这些子嗣之中,实际上还有不少是多尔衮留在后宫中的种子,实在是废话。
难道多尔衮的胆能不能大到如此地步,敢于毁乱后宫的地步,单论时机是不合适的。多尔衮死于顺治七年,与顺治帝大婚甚至亲政已过一年,死人岂能糟践顺治帝妻妾?
再说了,多尔衮这个人身上有病的,娶了十多个妻妾,只有一个女儿。要知道前期清朝皇室的生育能力真不是吹的,努尔哈赤生了16子8女,皇太极生了12子14女,多尔衮十三岁大婚,三十九岁去世,怎么看都不该只有一个女儿。
二、
其实多尔衮失去生育的主要原因是在松锦会战中,身败名裂身负重伤,此后再未生育子嗣。
而顺治帝即福临能够登上皇位,其中少不了多尔衮的调解。一方面是皇太极之妾孝庄依附多尔衮,以一定的代价换取福临登基。另一方面是因为刚才说到多尔衮没了儿子,否则他还会为儿子争皇位。
其实在清朝挑选继承人之上,子嗣旺盛与否是很重要的一个考虑因素,如果没有得选的话,那么必然会挑选子嗣旺盛的那个。其实,清朝晚期成为任人宰割的国家,子嗣的不旺是个很重要的原因。待到同治帝光绪帝宣统帝更无一子,完全绝后,亦宣告王朝覆灭。
包括大家以前津津乐道的、康熙帝时九子夺嫡和老八胤禩夺嫡都没有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子嗣不旺。堂堂八贤王居然只剩下一个独苗,死亡率这么高的时代,能否存活也未必,非康熙帝发疯,才能传位于自己。
从这方面来看,这是多尔衮未能觊觎皇位的重要原因之一,否则。自己冒天下之大不韪杀出重围夺取王位,到头来没有子嗣,还要拱手相让,难道他就是饱餐一顿,做这个无用功吗?
但是无论如何,福临登基后多尔衮成为整个世界最有权势的摄政王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三、
自从排除旁人相助之嫌后,小小年纪的顺治帝为何会生出如此众多的子嗣呢,还有什么秘方不是?
事实上,顺治帝生育方面,八子一女,在清朝诸多帝王当中都不算突出。同治帝,光绪帝和宣统帝三个无子嗣皇帝并没有涉及对比,顺治皇帝只比咸丰皇帝多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与雍正帝、嘉庆帝同样有很多子嗣,均为14个子女,亦属中等水平。
当然,如果考虑顺治帝没有二十四岁,十四岁大婚的话,繁衍后代全过程也只有十年。其子玄烨即康熙帝十二岁大婚,繁衍五十余年子孙,亦只有35子20女。乾隆帝更不行了,活了八十多岁,也不过留下了17子10女而已。
如果顺治皇帝多活几天,超越乾隆帝、直逼康熙帝的话,并非没有可能!
那他小小年纪生了那么多孩子,到底该如何做呢?
首先顺治皇帝较其他皇帝早熟一点,虽然登基之后也做过一段时间傀儡皇帝。但是顺治帝和同治帝,光绪帝和宣统帝不一样,倒有和自己儿子康熙帝相当相似的地方,哎,错了,应该讲康熙帝和顺治帝很相似。
一般来说初代的君主,精力旺盛的,没有充沛的就不行呀,否则就不能成为开国君主了。他们可以利用任何机会播种,播种后也可以马上翻身上马去迎敌,身体强壮。更有甚者,这类君王还掌控朝政,可以决定和谁生儿育女,但在晚期却不可能,生育权早就掌握在外戚手里呀,还是贵族集团。
因此,无论是同治帝还是光绪帝都无法确定与谁结婚,从而也就影响子嗣的产生。
四、
无独有偶,顺治帝早期亦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他未大婚前,摄政王多尔衮为自己挑选了一位太后——孝庄太后亲甥女博尔济吉特·孟古青。
不过顺治帝也有运气,比历来由慈禧太后把持的同治帝、光绪帝要好很多,因为多尔衮早在大婚前就已经去世。
当年清军之所以能够入关与多尔衮运筹帷幄密不可分,同样在其领导之下,顺治皇帝和孝庄太后一行一起迁都北京,自此坐拥江山,而且多尔衮还问鼎权力的顶峰,成为皇叔父摄政王。
由于顺治帝年幼,多尔衮也成了大清实际统治者,每次他围猎或者出使时,所有的王公大臣都得列班跪送,听候旨意。每遇大节,众大臣朝贺顺治帝后,也要前往祭拜多尔衮。
至多尔衮摄政晚期,每下一道令还要向顺治帝请旨领取玉玺,着实让人犯了难,干脆把玉玺搬到他府中,甚至免除向皇上行礼。那个季节,王公大臣都没有到宫中等候诏书,都跑到自己的府中待命,即使是皇亲国戚、王子贝勒也要天天到多尔衮的府中待命。
又因多尔衮的势力越来越大,使他想起自己苦逼殉葬的生母阿巴亥来,遂于顺治七年坚持追尊为“孝烈恭敏,献哲仁,赞天历圣武皇后”。也正是由于此次回到盛京追谥其母,致使数月之后,多尔衮到古北口外猎,马匹受惊,多尔衮跌至重伤。
最后不治而亡!
五、
多尔衮死后,顺治皇帝虽年幼,却不受权力的羁绊,自然能亲政。
而皇帝亲政标志之一便是大婚,所以顺治八年多尔衮驾崩8个月后顺治帝才大婚。所嫁后妃仍由最初多尔衮任命,即孝庄太后亲生女博尔济吉特·孟古青。
当然这并不是多尔衮余威犹存,只是孝庄太后依然左右顺治皇帝因缘。但是顺治帝那时十三四岁,摆在今天看,正好进入青春期,本是一个叛逆的年代。因此,他对于皇后任命的皇后,不是很喜欢,你越是希望我生蒙古血统的孩子,我越是不喜欢!
以后同治帝和光绪帝与顺治帝几乎一样,愈是太后钦点,愈是不近人情。所幸顺治帝握有实权,可自由选择秀女,也就导致了他亲政十年后,后宫被频频充实。
仅有头衔的妃嫔就达20余人,其中皇后(其中有被后世追谥为“孝献皇后”的董鄂妃和被康熙皇帝登基追谥为生母孝康章皇后的佟佳氏)四人,正妃七人,庶妃九人,另有格格十七人,及其他未册封和名分宫女等。
据说顺治帝后宫人数,已达200,就算没那么多,也总有四五十。
顺治皇帝果然桀骜不驯,虽遵从孝庄太后,先后封了两个出生于蒙古科尔沁部落、又有几位同为蒙古血统嫔妃的太后,但并没有和他们生下龙子。倒是顺治皇帝与别的他所选妃们如胶似漆、狂生儿子、雨露都沾染上了,所以子孙后代众多。
六
顺治皇帝之所以生了很多儿子,也与他宠了个妾有关系,是传说中董鄂妃之爱。
董鄂妃在顺治十三年选秀中被皇帝选中,成为顺治帝终身宠爱的嫔妃。与董鄂妃在一起后,顺治帝气质也随之改变,加之精通文学、文化造诣深厚,与顺治帝语言相通。而董鄂妃善解人意,对自幼被安排长大的顺治帝给予莫大鼓励,使其感到不寻常的关爱。
这也使得董鄂妃入宫不久便被立为贤妃,贤妃才做了一个多月的工作,便再次被立为皇贵妃。就连董鄂妃生下皇子后,顺治帝也坚持要将其立为帝后,同时还封这皇子为帝。
正是越是要的,越是不能的,顺治帝与董鄂妃所生皇子未满周岁便夭折。双方都受到很大冲击,此后董鄂妃急转直下,未几而逝。
有的人说顺治帝是不喜欢董鄂妃的,否则怎么会在拥有她以后,又继续和别的嫔妃生儿育女呢?
实际上,这句话冤枉顺治帝在死亡率很高的年代里也算是帝王之家。如果你想要大权不要落在别人手里,那就是一定要多生几个孩子,否则,只有这么一两个孩子,活不成大人怎么办?
刚才还提到董鄂妃很懂事,还苦口婆心地劝说顺治皇帝要雨露皆沾,一定要使顺治帝生下八个儿子六个女儿。不过别看他生得那么好,还都是帝王之家,真能活过来的人可就不多。
8个儿子中,仅有4个活到成年,存活4个,皇七子之一隆禧亦于19岁时去世。六女,则活了一、二和硕恭悫公主。
七、
顺治帝24岁时去世,同样不是普通的死,是天花病毒感染所致。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主张早婚早育多生,因为很难说他们能否活到壮年。因此,十三四岁结婚生子并非稀奇事,如果你具备生育能力的话,那么你就要生孩子。
后世康熙帝能够登上皇位,还因为其生命力旺盛,在染上天花之后,得到先天免疫。否则,即使当上皇帝也会像老爹那样在24岁时也同样染上病毒而一命呜呼。
顺治皇帝为了生儿育女,还发明选秀女:
“选秀女定夺于顺治年间。”
当然他拟定此制,想必也是要与孝庄太后作对,毕竟顺治帝老爹皇太极五大福晋都出自蒙古科尔沁家族博尔济吉特氏之手。他既不愿囿于蒙古部落选妃,又不愿受制于人,则必须扩大选妃范围,遂将满洲官员及外藩王公臣僚家族妇女列入后妃选妃之列。
并且,由于是亲自选妃,只看上一眼就选择了,利于培养感情、提高生娃几率。
男人,很平常的,换成别人,有本事就好了,而且还可以生呀,不会老了空类。再说做帝王的,不会管自己生孩子,不怕养不好。不像今天,好多人即使想生孩子,也是要找妻子才行呀。
不要说二十四岁生八子六女,问他有没有找对象?
三十岁还有很多人跟着四处乱跑,这放在清廷皇帝头上,文武大臣早就喷了,皇后不干呀。
因此,顺治皇帝拥有如此众多的子女一点并不令人惊讶,这样的战绩,在清朝皇帝中,并不是出类拔萃的,充其量算是及格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