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清宫戏火爆荧幕,虽然这些清宫戏大多都是胡编乱造的,但是其中有些细节还是和历史差不多的,看多了清宫戏自然对清廷礼仪比较熟悉,不知道各位看官有没有发现,每次大臣跪拜都要甩两下袖子,无论是一品大员,还是宫中普通的小太监都是如此。如果你参见皇帝跪拜的时候不甩两下袖子,可能会被皇帝抓起来处死,那么为什么非要甩袖子呢?
原因一:甩袖子的传统由来已久,在清朝入关之前就有这个习惯,当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将汉人的衣服改成宽大一些,他们经常甩袖子,清朝入关以后,虽然实行了剃发易服,但是为了笼络汉人还是保留了这项习惯,不过现在没有人甩袖子了。
原因二:清朝官员在打猎的时候,往往会将袖子绾起来,在叩拜皇帝的时候往往要袖子放下来,这样甩几下袖子很快就会落下来,非常方便,渐渐地就成为了一种习惯。
另外这个袖子在大臣跪拜的时候,还可以保护手掌,在双手伏地的时候可以舒服一些。
原因三:在跪拜皇帝的时候甩几下袖子可以证明自己手里没有武器,因为在古代一些武器往往会放在袖口里面,比如说“袖箭”等等暗器。
在跪拜皇帝的时候甩几下袖子,如果有武器就会掉出来,因此可以证明自己没有武器。渐渐地你不甩袖口可能就是你想要刺杀皇帝,皇帝怎么能饶了你。
原因四:在我国古代描述清官往往会说这个官员“两袖清风”,因此大臣在跪拜皇帝的时候甩几下袖子,就可以证明自己是一个清官。
渐渐地大臣们也争相这么做,谁甩的响谁就是清白的,往往是一些大贪官甩的越响。毕竟越是不清不白的人越想证明自己是清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