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战败来到乌江,当时是有一位崇拜项羽的船夫,早早守候在江边,就是为了载项羽过江的,可以说,当时的项羽如果上船过江,历史定将改写。可为什么项羽没有过江?却只让船夫把他心爱的战马载过江,自己却回头与剩余的将士再次冲杀入汉军。
最终的结局大家肯定都知道,项羽自刎乌江而丧命,一代兵王就此陨落。其实项羽的死是很惨的,因斩杀项羽有重赏,封官、封地。可以说为了抢项羽的尸体,汉军内讧,光死伤就十几个,有抢到头的,有抢到腿的,手臂的,可以说项羽的死是真正的碎尸万段。
项羽生在浙江,祖籍是河南项县的,跟袁世凯是老乡,祖上世代是楚国的将军,是实实在在的贵族。因楚国战败,项燕举家逃亡于浙江,后项燕反秦作战中被战死。项羽出生在浙江,力大可举鼎,身材魁梧健硕,因自为贵族,性格高傲,就如当今的官二代和富二代。
项羽在历史中留下了可歌可泣悲壮故事,以至于追捧的年轻人,歌颂他的人很多,但如果你具体分析一下项羽的人格会发现,他其实就是个不合格的统帅和大王,我们以事实来评价,项羽到底是位什么样的人?
秦始皇南巡,项梁与项羽见到秦始皇南巡的气势,是个常人都会被这阵势为之一震。可当时的项羽见到此场景却说:“尔可取而代之”。吓的站在一旁的项梁赶紧用手捂住他的嘴。我们用现在的思维去衡量项羽的话,你会发现项羽的确是牛肚无畏。这相当于一位破产的官二代见到国家领导人后羡慕的说了一句那样的话。有人说了,项羽那叫英雄气概。我觉得如果您真换位思考过,项羽的那句话的确是不知自己斤两,而不是什么英雄气。
大家都知道楚汉争霸里的韩信,那可是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在韩信当上齐王后,可以说他帮谁,谁就会成就霸业。起初韩信是投靠项羽的,却被项羽轻视,给了韩信个执戟郎中的事儿,用现在的话就是个保安的差事。韩信多次向项羽举荐计策,却被项羽小视,这证明什么?这充分证明项羽没有慧眼识珠的才能,刚愎自用,我行我素。这样的统帅怎能成就霸业?怎能给投靠他的有志之士一个美好的未来?失去韩信,是他性格的缺陷,这样的错他又怎能意识得到?
下面咱们再来说说项羽身边的范增,范增70岁出山辅佐项家军,项梁死后,为了使范增能继续辅佐项羽,让项羽认范增亚父,也就是认干爹,可想项梁是如此在乎范增。范增也是当代有名的鬼才,你说项羽多好的一副牌,可结果呢?用他的无知和短视生生把一副好牌打输了。鸿门宴上项羽没有听范增的话杀刘邦,如果项羽听了范增的话把刘邦杀了,那还有谁能打败项羽。所以项羽的失败是他一手促成的,而且还是一手精心促成的。
刘邦略施小计,就使范增和项
羽产生了隔阂。范增看到项羽尽然怀疑自己,也充分证实了项羽能力和判断力的严重缺失,范增可是你的亚父,也是项梁临死就给你的唯一财富,千叮咛万嘱咐让你言听计从,可事实呢?他就像个孩子一样无知傻缺,生生气死了范增,使范增死在离开他的路途中。
这也充分的证实了,项羽无法给辅佐他的将才们一个美好的未来,范增为什么要离开项羽?看透了,看透了项羽的无能,空有一身蛮力,傻鸟一只。乌江等待救他的船夫是何等的英雄?为救他冒生死前往,他却让一匹马过了江活命,自己竟然都不懂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让自己碎尸万段,成就了一匹马的未来,他内心有轻重缓急吗?没有,事实胜于雄辩。
所以我们崇拜的楚霸王就是这么个人,只因为他在自杀前救了一匹他的爱马和惦念他心爱的美人。他怎么不为剩余将士考虑,哪怕投降呢?保住将士们的性命。他没有,这就是项羽。
欢迎您留言探讨,可以说说您对项羽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