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画重点|这件拥有异国风情的文物,是千年前的“联名款”!
创始人
2025-07-24 06:33:48
0

在扬州博物馆的常设展

“广陵潮——扬州古代城市故事”中

有一件文物静静立于展台

“盛”满了扬州城昔日的荣光

今年国庆假期

不少文物爱好者从各地追它而来

它就是

青釉褐绿点彩云纹双耳罐

1974年出土于江苏扬州唐城遗址

为国家一级文物

形体之大

纹饰之精

釉色之美

属长沙窑罕见珍品

今年是青釉褐绿点彩云纹双耳罐

出土50周年

让我们一起了解

这件珍品的“前世今生”

近距离观察罐身

五朵小如意云纹

组合成一朵大如意云纹

两侧云梢处饰以莲花各一枝

在对称的两组云荷纹下的间隙

各饰一枝荷叶纹

整体构成一幅完整的云荷纹图案

与一般纹样不同的是

罐身上由褐、绿两色圆点排列组成的联珠纹

与波斯萨珊王朝的联珠纹相似

颇具异国风情

据专家推测

这是长沙窑工匠们

为争取海外陶瓷销售市场

打造的大唐瓷器与异域纹饰的“联名款”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古老中国

对外来文化的开放与包容

此罐双系印有“王”的字样

专家推测

这可能是“王”姓窑主

注重广告宣传

为自己窑炉出产的瓷器打上了“商标”

青釉褐绿点彩云纹双耳罐的罐身印有“王”的字样。图片来源:扬州日报社

长沙窑的瓷器为何在扬州被发掘?

专家介绍

长沙窑产出的彩瓷

在9世纪远销海内外

随着隋唐大运河的开凿

扬州在唐朝成为

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

是全国最大的陶瓷集散地之一

因此扬州附近虽无大型窑址

却经常出土来自全国各地窑口的瓷器

这件双耳罐可能是因为外销

沿着运河“漂”到了扬州

瓷器是中华文化的符号之一

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

构筑起了跨越山海的桥梁

走过千年

这件双耳罐光彩依旧

古时,它展示古丝绸之路上

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如今,它将继续见证

共建“一带一路”的发展和荣光

记者:邱冰清

统筹:邱世杰

设计:杜佳(实习)

学术指导:扬州博物馆

相关内容

更上层楼看中轴
在红桥市场顶层的观坛艺术空间,游客可远眺天坛祈年殿,在露台上欣赏中...
2025-07-25 04:36:39
原创 ...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
2025-07-25 04:33:55
原创 ...
1.秦桧 秦桧是南宋“四大权相”中的一员,而且在这四个人中,他居于...
2025-07-25 04:33:45
原创 ...
西汉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王朝,前面几代君王都是明君。开创了文景之治、汉...
2025-07-25 04:33:35
原创 ...
明十三陵之所以叫“明十三陵”,是因为这里埋葬着明朝十三位皇帝,这十...
2025-07-25 04:33:12
原创 ...
陈胜在大泽乡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在早先时代是不可思...
2025-07-25 04:33:07
原创 ...
东汉时期,历经近200年的历史,期间出现了三位异姓王,他们分别是卢...
2025-07-25 04:33:01
原创 ...
鲁迅先生那可真的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大文豪。 他有着许多让我们耳...
2025-07-25 04:32:57
原创 ...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各位朋友下午好!子渊之前介绍...
2025-07-25 04:32:54

热门资讯

原创 岳... 公元1142年,中国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英雄岳飞在奸臣秦桧的陷害下,不幸冤死于大理寺之中。然而,一个...
原创 庞... 标题:庞统凤雏诸葛卧龙,得一人者可争霸天下,为何庞统却坎坷不被重用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代无疑是...
原创 汉... 汉有文景,唐有贞观。这是华夏历史两大黄金时代。汉武帝之所以能够平定匈奴,是建立在文景近五十的物质经济...
原创 八... 当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以“西狩”的名义带着光绪帝火速逃出北京,然而不少人觉得,慈禧太后这次是挟持...
原创 一... 说到成吉思汗一生征战无数,所向披靡,可真正与之恶战劲敌,其实只有三个,一个是女真人的金国,一个是唐兀...
吐鲁番:149件出土文物讲述丝... 吐鲁番在古丝绸之路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这里发生过怎样的历史故事?9月27日,“交河一万里——吐鲁番丝路...
原创 李... 在秦始皇嬴政一手缔造的权力帝国里,李斯能做到秦国丞相的位置,足以说明他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聪明人。然而...
原创 九... 众所周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突袭东北军北大营,由于东北军少帅张学良执行国民党蒋介石的不...
原创 蒋... 纵观中国近现代史,如果没有蒋介石,当时中国的台湾、东北被日本占领,中国将被各地军阀分割小国家,当时在...
原创 御... 御史制度规划详尽,本用来制止腐败,为何最后却让腐败更加严重? 1.帝国制度的背景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