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以“西狩”的名义带着光绪帝火速逃出北京,然而不少人觉得,慈禧太后这次是挟持光绪帝,让他和自己一起走,会出现这情况,主要是那时候光绪帝不想走,慈禧太后只能强行将他带走。
晚清时期,光绪属于改革派,慈禧太后属于守旧派,两者由于利益的原因,双方互相对立。但那时候清朝真正掌权者不是光绪帝,而是慈禧太后,所以他就是个傀儡,想和慈禧太后压根不可能赢。
所以,西方列强不太希望慈禧太后掌权,因为光绪帝的手段远不如慈禧太后,掌控起来比较方便,慈禧太后对此也是一目了然。
甲午战争以后,清军完败于小日子,西方列强见清廷经过十几年改革,完全没改变,所以他们对清廷最后一丝忌惮也没有了,列强们掀起了分割清廷的热潮。
甲午战争所带来的巨额赔款,让列强们的入侵越来越深,那时候清朝百姓被折磨的苦不堪言,就这样著名的义和团起义爆发,他们打的口号就是“扶清灭洋”。
由于,义和团将洋人视为自己主要敌人,所以清廷并没有对义和团进行围剿,而是进行暗地里的支持,毕竟他们骨子里也是恨透了洋人。
然而,义和团活动严重损害了西方列强在华的利益,于是各国都要求清廷取缔义和团,然而清廷没有理睬,这让他们和列强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光绪帝被慈禧太后囚禁到瀛台,由于慈禧太后已经对光绪帝彻底失败,所以她想找个合适的时间废掉光绪帝,找个合适好掌控的人,担任新的皇帝,然而她的举措遭到了各列强的反对。
之所以会反对,主要是慈禧太后要立端郡王载漪的儿子溥儁,溥儁的生母乃是慈禧太后的侄女,溥儁算是慈禧太好的自己人,但这事若放在更换皇帝一事上,确实不太好,所以不管是列强还是清廷内部,都表示不同意。
这事情不顺利,让慈禧太后对列强的不满再一次上升,在这个节骨眼上,义和团对洋人发动大规模进攻,就这样,列强有了借口对清廷发动进攻,这次事件,也被称之为八国联军侵华。
开始,慈禧太后觉得这不什么事情,于是他向各国宣战,然而她的举动传到地方督抚那,他们那来了集团不遵诏,为此他们搞了个东南互保,完全不把慈禧太后放在眼里。
驻扎北京附近的部队很快被八国联军击败,慈禧太后见局势不对,决定连夜出逃,可跟慈禧太后不同的是,光绪帝不愿离开北京,他认为列强的到来,可以让自己翻身,于是他很期待列强能来到北京。
因为,从入宫开始,光绪帝便被慈禧太后死死拿捏住,这些年他就是个吉祥物,压根没什么权力。
然而,这次西方的进攻,虽是一场灾难,但对于光绪帝来说是摆脱慈禧太后最好的机会,因为他利用洋人对北京的进攻,成功拿回自己的权力,如果这个梦想成真,那他有就有机会,成为真正的皇帝,所以他绝对不能离开。
慈禧太后知道光绪帝在想什么,所以她坚决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所以在离开皇宫前,她下令淹死了珍妃,接着强行拉着光绪出宫逃命。
“挟天子”是慈禧太后保全自己的关键,只要光绪帝在她手里,她就有翻牌的机会。
光绪帝也很无奈,就算他想留下来,可他也没办法摆脱慈禧太后,因为朝廷内外都是慈禧太后的人,光绪帝压根掀不起一丝风浪,另外光绪帝很软弱,被人强行带走,他也不会反抗下。
以上我们可以知道,庚子年事变的时候,光绪帝确实有机会重新掌控大权,可他的行动压根不可能成功,因为慈禧太后也知道这点,所以她坚决不会让光绪帝的阴谋成功。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