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元璋临终前反复说4个字,可大臣都装作没听见,最后气绝身亡
创始人
2025-07-24 00:03:36
0

在中国历史上所有的皇帝之中,朱元璋的出身无疑是最草根的,其他的皇帝不是王室后裔就是贵族子孙,再不济也是个家中颇有余财的小地主,朱元璋却是个彻彻底底的社会底层,家中穷的人口都饿死了大半。

从一无所有的底层平民到高高在上的一国之主,朱元璋创造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奇迹,当然,这样的成就离不开他过人的能力,他南征北站,统御众臣,创造了一个专属于汉人的太平盛世。

因此朱元璋在朝中的威望极高,几乎到了无人敢违背的地步。但就是这样一个雄踞天下的霸主,在临死的时候也受到了大臣们的背叛。

他在临终之前反复说着四个字,可这些大臣都装作没听见,他在不甘和遗憾中气绝身亡。这四个字到底是

什么

呢?大臣们又为什么顶着触怒他的风险装作没听见呢?

痛失爱子

说起朱元璋的含恨而终,就不得不说起老朱家皇位争夺战的开端——太子朱标过世。朱标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第一个儿子,他出生的时候,朱元璋已经年近三十了。

自从家里人大多因为饥荒饿死之后,朱元璋就成了孤身一人,如今人到中年才有了这么一个宝贝儿子,朱元璋高兴的直接跑到附近的山上拜山神还愿。

或许就是因此朱元璋对朱标的感情才格外的深厚,朱标自小就被他当成继承人培养他给他请了无数名师,像什么刘伯温、宋濂、徐达……他手下数着上号的,几乎都教导过朱标,因此朱标在勋贵集团中的人缘极好。

建立大明朝之后,朱元璋又第一时间封朱标做了太子,还主动给他组建了一个雄厚的东宫班底,这个班底的雄厚究竟有多夸张的?这么说吧,整个朝廷里但凡有点权力的,几乎都在朱标手底下任职。

如果他想造反的话,天明起兵,晚上就能坐到朱元璋的皇位上吃饭。毫不夸张地说,朱标是历史上当的最舒服的一个太子了,他的位子坐得稳如泰山,底下的兄弟们也不敢起什么小心思。

再加上朱标为人仁厚,对兄弟们都十分大方慷慨,兄弟们闯了祸,他都会亲自去父亲那里求情,所以兄弟们也很信服这个大哥。按照朱元璋的设想,在他死后,朱标会君临天下,兄弟们齐心协力,共创大明江山。

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朱标刚满三十就得了一场怪病,中风而亡,早在他死前数年,朱元璋的发妻马皇后也过世了。人到晚年丧妻丧子,朱元璋哭得差点没昏过去。

朱标是他最寄予厚望的儿子,是他心中最亲的亲人,如今他白发人送黑发人,怎能不痛断肝肠?更糟糕的是朱标死后,大明的太子之位就空出来了。

但是朱标当了那么多年太子实力深厚,背后的追随者也众多,如今他一命呜呼,这些人都蠢蠢欲动,朝中的皇子大臣们也跟着不安分,大明朝随时都要掀起一场血雨腥风。

尘埃落定

为今之计就是尽快选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继承人,对于继承人的人选,朱元璋也实在是为难,除了朱标之外,他还有好几十个儿子,但那些年长的儿子们要么是混账王八蛋,要么野心勃勃为人阴狠,没一个适合做太子的。

当然除了儿子之外,他还有另一个选项——先

太子

朱标的儿子,他的皇孙。朱标的嫡长子朱雄英早年夭折,他母亲常氏悲痛欲绝随之而去,朱标就将侧妃吕氏扶正,现如今朱标的嫡长子乃是吕妃所出的朱允炆。

对于如今的朝局来说,选一个年富力强的太子无疑是最妙的,但是朱元璋内心也有私心啊,如果让他的其他儿子上位的话,他的宝贝大儿子朱标永远只能是个太子,连四时祭祀都没法保障。

毕竟哪有后人不祭祀自己的直系祖宗,反而去祭祀祖宗的大哥呢?再说了,朱元璋对自己活着的几个儿子并不满意,他梦想的继承人是宽厚仁慈之人,朱允炆明显要比他的叔叔们

适合

然而这事儿他的几个儿子们都不同意,以燕王朱棣为首的各位亲王四处联系大臣,让他们上书请求立皇子们为太子。

朱标的旧部也不甘示弱,纷纷出来为朱允炆站台,一时间两方打了个鸡飞狗跳,朱元璋气得直接将儿子们都赶回了封地,下旨将朱允炆立为皇太孙,将来继承皇位,就此大明朝的皇位争夺战终于暂时落下了帷幕。

燕王来否

皇太孙朱允炆年幼德薄又没有什么功绩,根本无法服众,为了巩固他的地位,朱元璋开始对手握大权的勋贵集团大肆屠杀,好为他稳定之后的朝局。

除了臣子之外,他还有另外的怀疑对象——他的儿子们,尤其是年富力强,野心勃勃的燕王朱棣,他怎么看怎么像脑后生反骨。

燕王朱棣对朱允炆的上位十分不满,他是朱元璋的亲儿子,多年以来镇守北平,战功赫赫,凭什么要屈居于一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之下?

朱元璋也明白他的不甘,可是为了朝廷的稳定,朱棣是必须受这个委屈的,其他儿子也是如此。朱元璋对朱棣等人原本只是怀疑,但是随着死亡的脚步越来越临近,这份怀疑愈演愈烈,几乎变成了确定。

所以他下旨在他死后不许亲王回京奔丧,以免有人浑水摸鱼,带兵作乱,注意,这里的有人特指燕王朱棣。

发布这条命令之后,朱元璋心中还是不踏实,他左思右想,最终决定斩草除根,为朱允炆解决阎王这个心腹大患,于是他派人送给了朱棣一封密信,让他尽快回京,朱棣接到密信之后快马加鞭返回京城。

可是在半途中,朱棣又收到了另一封密信,这上面的密信让他赶快回北平,不用前来探望,朱棣气得发疯,但也不敢违背父亲的命令,只好悻悻的回了北平。

远在京城的朱元璋不知此事,还撑着一口气焦急地等待朱棣的归来,他口中不停发出询问:“燕王来否,燕王来否……”然而他身边的大臣们却仿佛没有听到这句话,连皇太孙朱允炆都装聋作哑。

原来在朱元璋发信的时候,朱允炆就得知了这个消息,他还以为祖父终究是更爱儿子,想要在死前改立太子,所以才矫诏让朱棣返回封地,并不理会朱元璋的遗言。

最后,朱元璋只能在疑惑与不甘中气绝而亡,想想后来的靖难之役,朱允炆这真是给自己挖坑啊!

自古以来通向皇位的道路都是艰难而血腥的,朱元璋的太子朱标死后朱家就注定会掀起一场血腥的夺位战。

朱元璋想要尽力地保全自己的子孙,可无论是朱棣等亲王还是皇太孙朱允炆,他们内心都有自己的算盘,因此直到死去,朱元璋都没安排好自己的后事,徒留遗憾。

相关内容

正向闽浙沿海靠近!7号台风...
“范斯高”于近日生成,正以坚定的步伐正向闽浙沿海靠近。这股强大的台...
2025-07-23 12:37:45
潘国强任中共宁德市委副书记
近日,喜讯传来,潘国强正式就任中共宁德市委副书记。这一任命彰显了其...
2025-07-23 12:36:32
原创 ...
熟读三国的朋友一定知道,蜀国人才不多,尤其是关张赵马黄等精英人才死...
2025-07-23 12:34:10
原创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读过《三国演义》的都耳熟能详。 公元228年诸...
2025-07-23 12:34:01
原创 ...
同是无名小辈,商鞅有公叔痤举荐,魏惠王不用,为何重用庞涓? 说起魏...
2025-07-23 12:33:57
原创 ...
长平一战,赵国惨败,更让人震惊的是,四十万的降军全被白起给坑杀了。...
2025-07-23 12:33:56
原创 ...
背景:基督教的传播 西洋知识在明清两代进入中国,传教士是西方知识最...
2025-07-23 12:33:52
原创 ...
在历史上,常常会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巧合,让人觉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2025-07-23 12:33:49
原创 ...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乱世,说到乱世,一定能够说到三国。三国时期是中国历...
2025-07-23 12:33:37

热门资讯

溶洞滑雪场“飞”来外地教练 旺季从冬天延伸到夏天 溶洞滑雪场“飞”来外地教练 王坤(左)教初学者滑雪要领。 (湖北日报全媒记...
原创 4... 金钱自古以来,都非常重要,白居易诗句中的卖炭翁,为了赚得几两碎银,即便大雪来袭,也要穿着单薄的衣服出...
原创 上... ?——【·前言·】——? 1946年底的鲁南战役中,王建安不顾个人伤势,躺在病床上坚持指挥作战。 但...
原创 敢... 宋仁宗赵祯是北宋第四位皇帝,在位期间经济繁荣,科学技术与文学都得到了很大一步的发展。老百姓对于这位勤...
原创 东... 在汉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最终还是魏蜀吴三家笑到了最后,从而造成了天下三分的局面,这也是大家长...
原创 1... 说起《鲁滨逊漂流记》,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讲述了一个英国人在荒岛上求生的经历。不过你是否知道,在现实中...
原创 古... 作者:汉宣团队(康康)无授权禁止转载 众所周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寒微,从小吃了很多苦头。所以,...
原创 朝... 1950年6月,朝鲜半岛爆发战事,这也是二战结束后规模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中、美、朝、韩四个国家均被...
原创 于... 于谦一代忠烈,为明朝延续两百年国运,为何明英宗还是杀了他?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明英宗宠...
原创 高... 高拱和徐阶都是明朝的内阁首辅,两人之间在共事生涯中有了不小的矛盾。后来高拱得势之后,有些得理不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