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啥顺治帝只活了24岁?看看他的生活状态,能活24岁已经是奇迹
创始人
2025-07-23 23:02:58
0

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也是幼年登基、励精图治,在位期间取得了诸多成就,如果不是仅仅24岁就去世的话,其功业名望不会低于他的儿子康熙皇帝。

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帝王,为啥只活了24岁,其实看看他这24年的生活状态,就能发现他活到24岁已然是奇迹

不幸的童年,巨大的心理压力

顺治的父亲皇太极去世的突然,此前并没有留下传位的遗诏。因此执掌大权的多尔衮与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对于皇位纷纷虎视眈眈。

争执不下间,多尔衮取折中办法,扶持皇太极年仅六岁的小儿子,爱新觉罗·福临登上了帝位。

如此一来,多尔衮以辅佐幼帝为由便可独揽朝政大权。

摄政王多尔衮一权独大,目无君主,一切朝政事宜均不上奏,自行裁断。

多尔衮以顺治皇帝信符收贮于皇宫之中,每次调兵遣将都要奏请钤印,十分不便。于是,即遣人将皇帝玺印都搬到自己的府中收藏备用。

这种私收皇帝玺印的行为,直接向天下证明了,多尔衮形式上虽非帝王,但本质上已是帝王。而且其出行的规格用度全

皇帝相当,且多尔衮到后期甚至不用向顺治行礼。

福临虽然年幼却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顺治帝在叔父多尔衮的多年压制下,养成了一种隐忍又高傲的智慧。

顺治在他六岁登基时,就展现了他身为帝王高傲而不可侵犯的威仪。

在他的登基大典之前,他需要乘坐辇轿出宫到笃恭殿,乳母不放心年幼的顺治帝,想要登辇陪坐。仅六岁的福临便拒绝说

“此非汝所宜乘”

,由此显示出不可冒犯的帝王尊严。

就是这样一位生性高傲的皇帝,在多尔衮的多年压制下,竟在如此小的年纪就有了隐忍的智慧。

纵使有诸多的怨恨与不满,小小的顺治帝还是恭恭敬敬的叫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

多尔衮死后,顺治帝闻之震悼。率王大臣

服东直门外五里,迎多尔衮遗体。追封他为清成宗,依皇帝礼仪下葬。

而仅仅两个月后,有大臣上书多尔衮14条十恶不赦的罪状,顺治帝终于找到了理由发泄他被多尔衮压制多年的愤怒。当即废了多尔衮皇帝的名号,并亲自到其坟前,掘坟鞭尸。

已经做到了鞭尸的程度,这位仅仅十四岁的皇帝心中压力与怨恨可想而知。

也正是这样一个活在多尔衮阴影下长大的顺治皇帝,拥有着比其他皇帝更细腻的心思,更极端的进取心,以及更多精神寄托的需求。从他不幸的童年开始,就注定了顺治帝一生走向。

宵衣旰食,发奋做一个好皇帝

摄政王多尔衮执政期间,并不希望顺治过早

接受教育,加上清朝刚刚入关,就没有给他请老师正经的授课。至顺治14岁亲政后,对大臣们所上奏章,多有不解。

顺治帝刚刚亲政,心中万展宏图大志,却不想先被看奏章难住了。于是开始了他不管不顾、日夜苦读的生活。

他曾经在自己的桌上写到:

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尽是少年人

”。

他忘却了他也只是个孩子,顺治白天的时候处理国家事宜,晚上的时候读书读到很晚,只睡一小会,五更又起来读书,读到天亮还要背诵。

对于一个正在成长发育的青少年来说,这样没日没夜

学习,根本不能保证充足的睡眠,也就不能保证顺治有强壮的身体。

但是这样做,使顺治帝成长迅速,年纪轻轻已经在国家的诸多事务的处理中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满清刚刚入关,为了安抚汉人民心,顺治帝重用汉官,亲自学习汉族文化,并且将皇太极的女儿嫁给汉人藩王吴三桂以示友好。

在整顿吏治方面,顺治更是极其厌恶贪官污吏,重视恩科。一次江南乡试,出现了科场舞弊的问题,顺治为以儆效尤,把监考官们都砍了头。

顺治帝对民休养生息,对朝廷广纳贤才、励精图治。致使大清国初期,国力稳步增长。

痴情帝王,专情董鄂妃

顺治帝不幸的童年,注定了他在感情方面将有着极大的寄托需求

。顺治前后立了两个皇后,全部是来自蒙古的博尔济吉特氏,一个被废一个不得宠爱

。直到董颚妃的出现,顺治才真正

收获了爱情。

董鄂妃的父亲鄂硕将军常年驻守在江南地区,所以他的子女们也在江南水乡的环境中成长。董鄂妃也因此养成了江南女子温婉贤淑的气质。

这一点与来自蒙古的两位骄傲豪放的皇后大不相同。董鄂妃,更加聪慧敏感,与顺治情投意合,可以给他提供感情上丰富的情绪价值。

另外,董颚妃

自有

攻读诗书、悟性极高,这在刚刚入关的满族女子中相当少见,属于是名门闺秀。

因此她和一直对汉文化感兴趣的顺治帝有着更多的共同语言,两人朝夕相处,感情愈深。

顺治对这位董颚妃的宠爱,是史书上可见的偏爱。董颚妃入宫后,位份提升得非常迅速,从贤妃一下升到了皇贵妃。在她册封皇贵妃之日,顺治帝甚至大赦天下,这在历史上是任何嫔妃都绝无仅有的殊荣。

入宫三年后董鄂妃诞下顺治帝的第四子,顺治欣喜若狂,称之为“朕之第一个子”,对于这个刚刚出生的皇子,传位之意已非常明显。

奈何董颚妃身体弱,孩子胎里营养不足,不到百天就夭折了。随之而来巨大的悲痛也使体弱的董颚妃在不久后,香消玉殒。

温婉贤淑的董颚妃是顺治实质上的妻子,是他最爱的女人;他们的孩子是他们爱情的结晶,是他寄予厚望的下一任君主。

自幼丧父,隐忍多年的顺治,好不容易在这短暂的几年内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上天却也要将这一切活活剥夺。顺治帝悲痛不已,精神上受到的极大的打击。

笃信佛教,最后的皈依

董颚妃的离去,使顺治帝的内心非常的空虚,对任何事情仿佛都提不起兴趣。

他所找到的另一个精神寄托就是对佛教的信仰。

他曾召佛教大师玉林秀进宫钻研佛法,并要求玉林秀为自己起一个法号,玉林秀哪敢给皇帝起法号,推说不能。于是顺治给自己起了一个法号——

行痴

玉林秀见顺治如今的状态正如他的法号一样,痴痴而行,于是非常识时务得离开了皇宫,而他的徒弟行森就没有那么有自知之明了。

行森终日与顺治讨论佛理,甚至开始劝一国之君出家。

顺治被他打动,疯了一般执意要出家。

最后还是顺治的母亲孝庄太后找到了行森的师父,玉林秀。玉林秀来了之后,利用顺治重感情的特点,执意要烧死行森,如此顺治做出才让步,不再出家。

虽然不再出家,如此折腾几年,曾经的年少有为、励精图治的顺治帝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拖着羸弱的身体和忧郁的心理,顺治最后染上了天花,结束了短暂的一生。

顺治皇帝的一生坎坷又波折,不幸的童年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励精图治又消耗身体多年,董鄂妃死后,他伤心不已精神内耗,他的短命或许是命中注定。

后人对他的印象更多的是他专宠董鄂妃和笃信佛教,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曾确实是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

不幸的童年促使他不得不去寻找精神的寄托,无论是董鄂妃还是佛法所带给他的片刻平静,对他而言都是珍贵的礼物。

与其说爱新觉罗·福临死在了24岁,不如说行痴和尚在24年后终于得到了解脱。

相关内容

正向闽浙沿海靠近!7号台风...
“范斯高”于近日生成,正以坚定的步伐正向闽浙沿海靠近。这股强大的台...
2025-07-23 12:37:45
潘国强任中共宁德市委副书记
近日,喜讯传来,潘国强正式就任中共宁德市委副书记。这一任命彰显了其...
2025-07-23 12:36:32
原创 ...
熟读三国的朋友一定知道,蜀国人才不多,尤其是关张赵马黄等精英人才死...
2025-07-23 12:34:10
原创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读过《三国演义》的都耳熟能详。 公元228年诸...
2025-07-23 12:34:01
原创 ...
同是无名小辈,商鞅有公叔痤举荐,魏惠王不用,为何重用庞涓? 说起魏...
2025-07-23 12:33:57
原创 ...
长平一战,赵国惨败,更让人震惊的是,四十万的降军全被白起给坑杀了。...
2025-07-23 12:33:56
原创 ...
背景:基督教的传播 西洋知识在明清两代进入中国,传教士是西方知识最...
2025-07-23 12:33:52
原创 ...
在历史上,常常会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巧合,让人觉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2025-07-23 12:33:49
原创 ...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乱世,说到乱世,一定能够说到三国。三国时期是中国历...
2025-07-23 12:33:37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1880年8月19日,旧历七月十四。李鸿章奏,拟在天津机器局内择地建设水师学堂,由前福建船政大臣吴赞...
原创 1... 1937年8月,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之后不久,川军在民族危亡之际,摒弃前嫌达成共识,以14个师组编了两个...
原创 关... 一代名将关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从关二爷,关公,到与“文圣”孔子同列的“武圣”,再到国内关羽祠庙泛...
原创 清... 一百二十年前,世界上最大的强盗联盟——八国联军诞生,八强盗国纠集三万余人的盗抢团伙公然闯入华夏京师,...
原创 孙... 三国时代里,有这样一位人物,他生卒年月不详,家世相貌也未可知。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平平无奇到几乎模糊的...
原创 历... 方腊起义是史书记载过的,真实存在过的一场农民起义。关于这场起义,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里着墨众多,但...
原创 特... 定册功成身退勇,辞荣辱,归来白首笙歌拥。《渔家傲》 “功成身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指那些立了战功的功...
原创 同... 同样都是亡国之君,为何崇祯可以葬在明十三陵,而溥仪在公墓?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明代最后一...
原创 三... 1、赵云 所有蜀国的大将中,赵云输的最少,而且往往他能拯救别人于水火之中,前有长坂坡单骑救主,后有大...
原创 封... 在封神中,终南山玉柱洞的炼气士云中子之所以能被称为福德之仙,一是因为云中子在封神大战中不用犯杀戒,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