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上将是《三国演义》里的说法,正史里记载刘备拿下汉中称汉中王时对手下文武进行论功封赏,关羽为前将军,马超为左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黄忠为后将军。
关羽是否真的瞧不起黄忠呢?我们从正史记载去看
两件事可以知晓关羽对待黄忠的真实态度。
第一件事:诸葛亮听闻刘备这样封赏黄忠说了这样一段话:黄忠的名望远远不如关羽、马超,现今让黄忠与他们同列,马超、张飞都在跟前,亲眼见到黄忠所立的战功,姑且可以认同。但远在荆州的关羽听说如此封赏黄忠,肯定不会高兴,不如就此算了罢。这里可以看出诸葛亮是非常了解关羽的,关羽对黄忠的封赏肯定是不满的。这段记载来源于《三国志黄忠传》。
第二件事:刘备派费诗前往荆州对关羽进行封赏,当关羽听说自己被拜为前将军,黄忠为后将军时,本来接受封赏是件荣耀的事情,不料关羽却大怒说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列!”不肯受拜。后来费诗引用汉高祖刘邦对韩信、陈平等人的封赏来劝说,并重点说了刘备与关羽休戚相关,譬犹一体,祸福共之,岂是黄忠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如此这样,关羽接受了封赏。这里看出关羽说自己是大丈夫,黄忠是一个老兵,自己怎么能与黄忠并列为汉朝重号将军的四方将军呢!这段出自于《三国志费诗传》。
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关羽对待黄忠的态度,关羽确实觉得黄忠不配与自己并列,那么是哪些原因让关羽这样瞧不上黄忠呢?
关羽为何这么瞧不上黄忠?
说这个之前,我们从正史上来了解下黄忠跟随刘备前后的一些事情,方便后面我们来看关羽为何瞧不上黄忠?
正史上没有关公战长沙,黄忠在跟随刘备前是跟随荆州刘表的,与刘表侄子刘磐一起驻军在长沙攸县。刘表死后,曹操南下,黄忠被曹操拜为裨将军,仍然还在长沙,归属于长沙太守韩玄。赤壁之战后,曹操回到北方后,刘备趁机占据荆南四郡(长沙、零陵、武陵和桂阳),黄忠这时候投靠刘备。黄忠在投靠刘备之前,一直就是个长期在基层带兵的低级军官,这也就是关羽口中的老兵。
黄忠跟随刘备后,随刘备入川,攻打刘璋的过程中,史书记载黄忠“常先登陷陈,勇毅冠三军”,黄忠作战肯定是非常勇猛的,战功肯定也是有的。尤其在后面的汉中之战,黄忠在定军山斩杀了曹军西线统帅夏侯渊让黄忠彻底一战成名。
这么说在整个汉中之战中,黄忠作为在前线作战的将领,这份功劳是魏延、赵云、马超等人无法超越的。这是刘备后来提拔黄忠为后将军的重要原因,黄忠的功劳摆在这里。
既然黄忠作战勇猛,也有斩杀大将的功绩,那么关羽为何还瞧不上黄忠、还不愿与黄忠并列呢?我觉得有以下三个原因
1.黄忠的资历短。黄忠是赤壁之战后也就是公元208年左右投靠刘备的,当公元219年受封后将军时,黄忠跟随刘备也就10年左右时间,按理说这个时间也不短了,但比起关羽、张飞、赵云等人来说确实是算短的,比如关羽是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开始追随刘备的,到公元219年刘备称汉中王时,关羽已经追随刘备整整35年了。在古代,资历这个东西古人是非常看重的。
2.黄忠有战绩,但不够多。黄忠在入川和汉中之战立有战功,关羽在荆州虽然没有亲眼所见,但肯定听说了。但黄忠仅有这一件拿得出手的战绩,比起关羽他们跟随刘备四处征战屡立战功来说,黄忠就有些不够看了。拿曹魏的五子良将来说,哪一个不是跟随曹操南征北战,曹操外姓大将那么多,为何张辽、张郃、徐晃、于禁、乐进这五人能得此殊荣,主要是战功足够多。再比如职场上,一个新人就拿个大的订单,公司高层大力提拔与老人并列,那么以前为公司立下汗马功劳的老人会怎么想呢!
3.黄忠的威望与军事才能不够。
黄忠的威望在诸葛亮的对话里可以看出,在降将里面除了马超外,黄忠凭借着作战勇猛和斩杀夏侯渊有一定的名望,但与关羽这样久经沙场早已成名的名将还无法相提并论。其次黄忠并没有独自领兵作战的军事才能,斩杀夏侯渊是凭借着法正之谋,汉水之战被围是靠着赵云才能全身而退,这些在关羽眼里不够看。关羽是当时公认的蜀国名将,不仅能独当一面镇守荆州多年,还能以一个北方人在南方地带训练出一支精锐的水师力量等等。
最后我们来说下既然关羽认为黄忠不配成为五虎上将,那他心目中的人选是谁?
在正史里关羽瞧不上黄忠,想要与马超比试高下,那么在关羽心中能看得起的人是谁呢?
马超或赵云或魏延
一、马超
我们看下关羽对马超的态度,关羽听闻马超前来投降,因马超不是相交旧友,于是写信给诸葛亮询问马超的才干能与谁人相比?
诸葛亮知道关羽好强护短,于是回信答复说:“马超兼有文武天赋,雄健刚烈超过一般人,是一代豪杰,与黥布、彭越是同类的人,可与张飞并驾齐驱争个高下,然而还是不如你美髯公无与伦比地超群出众。”关羽胡须漂亮,所以诸葛亮称他为美髯公。关羽看了书信非常高兴,把信给宾客传看。
这里可以看出关羽听闻马超也是个英雄豪杰,想与之比较一番,经过诸葛亮的一番称赞,关羽觉得马超还是比不上自己,并把书信传给宾客们看,说明在关羽内心也是有些看不上马超的,但马超毕竟是出自名门之后,资历、威望、战功要啥有啥,这样的人与自己并列,倒也并非不可。
二、赵云
在演义里关羽把赵云当做是自家兄弟,赵云位列五虎上将,关羽没有意见。正史里赵云的战绩少得可伶,更多的是保护刘备家小,并且在刘备称汉中王的时候,赵云仅被封为杂号将军翊军将军,地位还在关羽的四方将军之下,关羽又怎会看得上地位比自己还低的赵云呢?
三、魏延
魏延在刘备集团是个另类,在刘备时代受到刘备的破格提拔,在诸葛亮主政北伐时期,魏延是继五虎将之后的顶尖武将。
魏延是部曲出身跟随刘备入川,在平定广汉郡、攻雒城、围成都有些战功,但这些战功只足够魏延由部曲升为牙门将军。
直到刘备拿下汉中后称汉中王时,把益州的北大门汉中交给了当时只是个牙门将军的魏延,并提拔魏延为汉中太守,镇远将军,这个决定令全军上下包括张飞都吃惊不已,可见在刘备心中魏延的份量是很重的。那么关羽会看得上魏延吗?
魏延虽然不老,但战功和威望比起黄忠还有不如,既没有黄忠战场上的先登陷阵,也没有战场上斩杀对方大将的战绩,关羽瞧不上黄忠,更不会高看魏延一眼。
那么能让关羽看得起的恐怕就只有张飞一人了,张飞的资历、战功、能力仅此于关羽,张飞当选五虎上将,关羽自然没有意见。
最后:关羽出身社会底层,他很敬重那些从底层一步一步通过战功爬上来的,比如张辽、徐晃等,还有张飞,也有自己非常敬重的大哥刘备。但由于自身性格的缺陷,位居高位后他骄傲自大,很在意与自己并驾齐驱的人,看他们是否有资格,说白了他很在意所谓的颜面。面子固然重要,但处理好与同事之间的关系不是显得更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