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顽军向新四军一支部队下达了“最后通牒”,要求新四军撤到别处去,否则就要兵戎相见。结果就在第二天,顽军就得到新四军很给力的回应……
1943年11月间,原本与新四军保持统战关系的两支浙东流寇田胡子、张俊升态度逆转,公开宣布分别接受顽军“挺四、挺五游击纵队”的番号。
12月,日军也纠集了1000多兵力,配合顽军进攻,前来“扫荡”新四军四明山根据地。
驻在梁弄的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决定以横堪头为中心,构筑阵地,以逸待劳,伺机打击日军。
就在这一天,田胡子送来了“最后通牒”,要求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立即辙出梁弄,到东岗、龙坑的大山里去。并限定在“一小时内答复,否则以武力解决!”
真是岂有此理!新四军也干脆回答了他:“条件可以商量,如要武力解决,不妨请便!”
次日上午十点多钟,果然,田胡子的部队配合挺五纵队从西大山上直冲下来了。连攻了好几次,都被战士们打了回去,他们进又不敢,退又不甘心,就站得老远老远地喊起话来:“喂!新四军,缴枪吧!”
“缴枪吗?我们还不知道怎么个缴法呢!枪都放在这里,来,有种的上来拿!”新四军战士也调皮地回答着。
一会儿,太阳下沉,西风渐紧,顽军喊话失败,只得偃旗息鼓,讨了个没趣,龟缩回巢了。
想溜之大吉吗?没那么便宜。司令何克希、政委谭启龙、参谋长刘亨云连夜带五支队出击挺五纵队。
没月亮又没星星,部队顺着田间小道直奔梁弄镇。忽然,侦察员报告:“挺五纵队已经溜掉了。”
刘亨云立即下令:“追!”部队又一个劲儿的追向前去。
追到石岭脚下的凉亭边时,忽然对面山上传来了说话声,原来大家已钻到顽军中间来了。刘亨云带着几个警卫员站在凉亭里观察顽军的动静,部队很肃静地埋伏在大路两旁。
“不要走了,不要走了,张司令命令你们赶快集合!”刘亨云用北方话对山上喊出了话。
这一喊,敌人都应声掉转屁股朝山下走来。
“你们是哪一部分的?”刘亨云装得很凶地问。
“挺五纵队的,挺五纵队的!”有两个黑影一边答话一边从山上直跑下来。
“我问你们哪个单位的?”刘亨云继续问。
“军官团的!”
“哪里来?”
“梁弄!”
“你们军官团怎么走得这样慢,张司令在发脾气了,叫你们赶快集中!”
“你是哪一位?”那两个敌人问。
“我是参谋,张司令命我来联络你们,请大队长赶快下来!”刘亨云狠狠地回答着。
那两个人影急匆匆地跑近凉亭来了,当他们刚刚踏上凉亭的石阶时,刘亨云身后几个警卫员、通信员就用冰冷的枪筒子抵住了他们的胸口。
刘亨云简单的审问后,得知这两人一个是大队长,一个是大队副,正好不捉则已,一捉成双。
刘亨云换了一个口气,严肃地说:“闲话少说,你们要命,就命令部队集合缴枪!”
“是,是……”
“部队集合咯!集合咯!”顽军大队长朝山上使劲嘶喊了几声。
这个军官团一听是自己长官的声音,就整整齐齐跑到山脚的大路边集合起来了。于是,埋伏在路边的五支队哗地钻了出来,一下子就把这批反动军官结结实实地围住了。
顽军一见遭了埋伏,顿时秩序大乱,战士们都举起枪来齐声大喝:“缴枪不杀,优待俘虏!”反动军官们才一个个缴下枪来。
这一仗,新四军一枪未发,无一伤亡,就俘虏了军官200来名,缴获步枪100多支,轻机枪3挺。这真算得上是给威胁恫吓新四军的顽固派一个很给力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