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末年,由于中国固步自封,不创新、不学习,导致各国列强纷纷来犯,谁都可以踩上一脚,打两巴掌,清廷为了不挨打,继续过优越的生活,选择求和,送钱、送地,列强要什么就给什么。今天我们聊一个地方,一块"不毛之地"。
这块清朝眼中的不毛之地就是"新疆"。
从十六世纪开始,沙俄就开始侵略中国,先是一步步蚕食西伯利亚,当西伯利亚被全部占领之后,它们又开始侵占北部边境。从一八五一年到一八六零年,沙俄整整侵占中国四十四万多万(巴尔喀什湖以南)土地,沙俄扩张的步伐并没有结束。
一八六五年,浩罕国(新疆邻居)在沙俄的支持下入侵新疆,并侵占新疆大部分土地(只有塔城等极少部分地区未被侵占)长达六年时间,,期间新疆百姓常常遭受浩罕国军队的欺凌,他们肆意掠夺百姓财产,屠杀无辜百姓。
软弱让清朝不敢派兵驱逐侵略者,而是选择视而不见,且新疆在清廷眼中就是一块"不毛之地",但有人就不认同,他多番上奏,请求派兵收复失地,这个人就是"左宗棠"。
一次朝堂之上,左宗棠上奏请求派兵收复新疆,这时李鸿章就跳了出来称"新疆毫无利益,又偏远,与其浪费巨大的财力武力驱逐侵略者,还不如把钱用在建设海军,加强海防"。
左宗棠对此马上予以反驳"我们什么地方都可以丢,唯独新疆绝不能丢,新疆为战略重地,一旦丢失,内蒙被侵占只是时间问题,到时侵略者大军将一马平川,国将不国......",左宗棠据理力争,最后清政府终于允诺收复新疆一事。
要打仗自然需要庞大的金钱支持,左宗棠考虑到国库空虚,经过各种精打细算,最后向清政府申报军费为"一千万两白银",由于经费数额巨大,财政大臣沈葆祯准备从各省财政调集,这样肯定需要不少时间才能把经费凑齐,战机自然会延误。
于是左宗棠便找到同治帝和慈禧太后禀告其中利害关系,同治帝也明白其中利害关系,马上下令从国库拨款五百万两白银,另外五百万则让左宗棠从外国借,经过多番努力终于把一千万两经费凑齐,随即带兵出征。
左宗棠收复新疆时,已是六十高龄,为表明收复失地之决心,他"带棺出征"。正是因为有左公,新疆才不至于被侵略者侵占。倘若没有左公,何来疆防?甲午海防几乎覆灭,前有狼后有虎,中国将变成什么样子,真的想象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