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这个船长为何称为日本最蠢?因为一船鱼,放弃国宝,成为国际笑话
创始人
2025-07-22 15:33:14
0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些事情,我们听起来会感到非常震惊,难以理解,但当事人却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比如,早在几十年前,一个日本的船长为了保护自己渔船的鱼,放弃了捕捞上来的大型物种的残骸,到后来才知道这具残骸是史前的怪兽,这可比一搜渔船的鱼要珍贵许多!

因为这件事,这位日本的船长被称为世界上最蠢的船长。几十年前,科技还不是很发达,人们大多只能靠苦力赚钱,比如渔业在当时就是一种特别受欢迎的谋生方式。田中昭作为“瑞洋丸”号的船长,便是以渔业为生,他经常带着自己的船员们在新西兰附近的海域捕鱼。

某一天,田中昭和自己的船员们在海域上捕鱼,这一天他们收获颇多,兴高采烈的他们准备收起自己撒下的最后一片网。这次收网比以往要吃力许多,他们便觉得一定能收获不少,船长也因此喜出望外。

可当他们揭开庐山真面目——将网收上来时,竟发现这张网中并没有很多鱼,而是有一个具大的残骸。肉眼可见,这是一具已经开始腐烂,几乎只剩下骨头架子的残骸,并且散发着异味。对此,这些船员们并不知道该怎么做。

船长田中昭见了,觉得很晦气,他十分害怕这具残骸会影响自己渔船上所有鱼的新鲜度,可想而知,鱼一旦变得不新鲜了,就会有很多顾客不愿意买了,甚至会因此失去很多客源。于是,船长田中昭毫不犹豫的对他的船员说:“赶紧将这具残骸扔到海里,不要沾染了渔船上的鱼!”

虽然有很多船员认为不应该将这具残骸扔回海里,但也并没有站出来反对船长,好在其中一位船员觉得这具残骸的价值非凡,便用自己的相机将这具残骸拍了下来,而且当时他还取下了这个怪兽的几十根的鳍须,不厌其烦的为这件事做了一个记录。而船长从未想到自己会因为将残骸扔回海里这一不起眼的举动而错过什么!

后来根据这位船员拍的照片,许多生物界的专家一致认为这具残骸是史前的怪兽留下的,而船长田中昭将这具残骸扔回海里是最不明智的做法,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无知、只顾自己不顾国家利益的行为,当然这也体现出那个时候日本人民群众的受教育程度还比较低,否则怎么会错失研究史前怪兽残骸的良机。

可想而知,当田中昭带领“瑞洋丸”号返回到日本时,他们在新西兰海域所发生的事情震惊了整个日本。当时日本的古生物学家在看到船员拍下的照片时,难以掩饰内心的兴奋与激动,因为他们认为这极大可能是“史前的蛇颈龙”。

可让这些求知欲旺盛的生物学家感到失落甚至是愤怒的是船长竟然将这具极具价值的残骸扔回了海里。对此,日本民众他们纷纷责骂这个船长,而且当时日本的一位著名大学的生物学家还毫不掩饰的表达了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不管怎么样,都不应该将这具残骸给扔了,这足以说明我们日本的教育太差了。

怎么能为了一条船上的鱼,而放弃“国宝”呢?真的是愚蠢至极,这简直就是国际上的一个大笑话!也许有的人认为这位船长愚蠢的地方在于他“舍大求小”,为了一船鱼而放弃了史前怪兽的残骸,要知道,他如果拿着这具史前怪兽的残骸回到日本,他不仅可以因此成为整个日本的大功臣,而且所获得的奖励又何止于一条船的鱼的价值?

其实,从更深层的角度来看,船长田中昭,他失去的是物质上的奖励,但对于整个日本甚至全人类来说,我们失去的是探寻未知生物的一个最好的机会。而之所以失去这个良机,是这位愚昧无知的船长造成的,这也是田中昭被称为日本最蠢船长的原因。

其实从这件事我们不难看出教育对一个国家来说是多么重要,教育不仅能提升整个国家的素质水平,更能促进国家各个方面的发展,毕竟,国家要想发展,就必须具有人才,人才从何而来呢?只能通过教育。虽然日本与我国一直有着复杂的关系,但不得不说日本近几年在教育这方面,确实有着其他国可以借鉴的地方。

比如日本的礼仪教育,虽然中国一直被称为礼仪之邦,而且一直秉承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理念,但仿佛我们的礼仪更偏向于对待“外人”,在家人、在朋友面前,我们似乎不在乎所谓的礼仪。日本不同,日本对孩子的礼仪教育,是从小时候便开始的,对象不仅仅是外人,更是自己的家人以及朋友,这使得日本孩子成为一个遵守记录、待人接物彬彬有礼的人。这与我国古代早晚向父母请安是一样的道理。

日本最突出的教育特色便是对孩子的独立能力教育。众所周知,中国现在对孩子的学习抓的特别紧,各种辅导班都压在孩子身上,但往往父母会因此将孩子生活中的一切都打理好,让孩子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各种新知识。而日本更偏向于对孩子的独立教育,对待孩子,日本的父母并不怕孩子们会受苦受罪。从一件小事中就能对比出区别,中国父母在接孩子放学时往往会帮孩子背书包,日本不会……

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日本船长田中昭因为愚昧无知失去了研究史前未知生物的机会,日本便开始重视教育。

中国也是如此,在知道“落后就要挨打”这一惨重的道理后,我们不仅仅重视教育,更重视通过教育选拔人才让国家变得更强大,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护中国的每一位子民,甚至保护自己的子子孙孙,并站在世界舞台中央,这是我们中国人共同的目标,更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文/墨珑甲

相关内容

原创 ...
李元霸太厉害了,尤其是在《说唐》中,他是没有敌手的。自从他在晋阳宫...
2025-07-22 04:33:29
原创 ...
作为历史上元末明初数一数二的猛将,常遇春在单老经典之作《明英烈》中...
2025-07-22 04:33:21
中国为何很少拍摄元朝历史剧...
中国为何很少拍摄元朝历史剧:多维度解析 在中国丰富的历史长河中,元...
2025-07-22 04:33:07
原创 ...
在那遥远的大清王朝,紫禁城内的故事如同一幅幅画卷徐徐展开。在这金碧...
2025-07-22 04:33:01
澎湃气候国际论坛探讨南南合...
9月22日,第79届联合国大会在纽约召开。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
2025-07-22 04:33:00
原创 ...
明末时期,天下大乱,此时的明朝已经是风雨飘摇,没有了往日的辉煌。这...
2025-07-22 04:32:58
原创 ...
赵云是一位低调严谨的战将,面对刘备也只会有服从与谨慎,但是在绵竹城...
2025-07-22 04:32:57

热门资讯

全国U18男冰锦标赛:北京两冰... 北京晚报讯(记者王笑笑)昨晚,全国青少年男子冰球锦标赛(U18)在延庆北京市冰上项目训练基地落下帷幕...
原创 美... 如今全世界的经济都在快速的发展,在我国建立初期有许多的国人,因为美国给出的诱人待遇,使得一些中国人不...
原创 北... 北平和平谈判时,城内还有国民党军队25万,有些是傅作义的嫡系部队,有些是蒋介石的中央军,那些士兵好改...
“2025年故宫日历”系列首发... 中新网北京9月29日电 (记者 应妮)“2025年故宫日历”系列29日在故宫博物院首发,包括《故宫日...
原创 诸... 荆襄名士司马徽对诸葛亮有这样的评价:“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世间自有卧龙、凤雏”。...
宋仁宗多得人心?誉为“千古第一...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名头最大的,除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之外,论名声好、名头大、名望高的,则非宋仁宗赵祯...
原创 《... 《三国演义》中,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五人虽然同为蜀国的五虎上将,但在在武力上确实存在着一些差...
原创 他... 关注《国家记忆》,一起涨知识! 1924年5月,许继慎和一批热血青年踏上了广州长洲岛码头,他们是前往...
原创 唐... 唐玄宗如此厚待安禄山,为何他还要造反?换作是你也会选择造反吗?一代昏君对臣子恩宠有加,却也孕育了叛乱...
原创 上... 水井是我国古代人民离不开的一项建筑。古代没有如今这么方便的自来水管道,想要用水,要不就去到河边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