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宋朝对士大夫很宽容,那么为何官员还总是被贬呢?
创始人
2025-07-22 15:32:50
0

《宋史》传记中记载,在两宋320年间,许多官员的履历中都有着一次又一次的黜降经历。黜降、贬谪这些令宋代官员为之色变的字眼,与某些官员的仕宦生涯贯穿始终。虽然宋代官员的黜降有其特殊的原则精神,然而官员一次又一次的黜降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宋代对官员的黜降主要以照顾到官员的仕途和生老病死为基准,未曾发生过大规模的贬官情况,总体上还是以宽厚、优待为主的。

宋朝算是对士大夫最宽容的一个朝代了,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就是指的宋朝。然而,为什么官员总是被贬?从客观因素看,两宋朝廷内部党争比较严重。

例如范仲淹、司马光、苏东坡、王安石、欧阳修、文彦博等人被贬,都与朋党之争、得罪权臣或当权者、或大臣之间不和有关,官员因"被人告发"而黜降。也有因经济环境、各种灾害而引起的官员黜降。从主观因素看,宋代官员的黜降与贪污犯罪,或自身思想教育等等有关。

一:两宋官员因政治和经济环境引起的黜降

宋代“文死谏武死战”,被视为文武官员的最高道德标准。这就形成了不同政治决策、思想的朋党之争。历代王朝中,两宋的台谏是最宽松的,而大臣们也多能不看皇帝和上级脸色行事,敢于痛陈时弊,点人痛处。像范仲淹、包拯,都是动不动就敢于纳谏的,但是他们可以安然无恙,还成为了朝野内外大厉名节的模范人物。

然而也有因为纳谏而受到黜降的,例如苏东坡因敢于直言,先后得罪于新党、旧党,而不为两党所容。正所谓“峣峣者易折”,注定了苏东坡在朋党斗争激烈的北宋朝堂难于立足。

另外一方面,宋朝重视商业发展。使得宋朝文化和经济高度繁荣。宋朝百官的俸禄在历代封建王朝中也最为优厚,月薪饷最高达400贯(一贯为千文),是汉代的10倍,清代的2至6倍。除俸钱外,还有禄米,宋朝大小官员锦衣美食,生活奢华。

大宋朝文官武将的高级优厚的待遇,使官员很少有自愿退休的,有的为延长任职期限,竟改动年龄。因此,朝廷只好黜降官员,对年满七十的老官僚,不予考课,不给升迁。

另外,根据《宋史 五行志 火》当中的不完全记载,宋朝在三百余年里大大小小的地方火灾就有200多次,其中以首都东京城最多。在这其中,有无数的百姓以及财产受到损失,也因此,那些纵火者的下场会很惨。

在古代,对于那些故意纵火人的处罚虽然严重,但一般来说不会牵涉到当地官员的,却独独在宋代不是这样。宋代失职官员也难逃其咎,会一并遭受小处罚甚至黜降。这也真的是“火烧乌纱帽”了。

二:两宋官员因道德文化所导致的黜降

宋朝是中国历史最腐败的一个朝代,苛捐杂税之多令人发指。如果看收入,宋朝百姓应该是过得不错的,但实际上由于政府搜刮的太狠,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其他朝代比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只是由于生产力高所以挨饿的人少一些。

在两宋年间,朝廷共开展科举118次,选拔出进士就达两万人以上。与唐代不同,宋代是考中即授官,如此一来,要使官不冗,便是不可能的。

宋朝政府缺乏培养理财人才和军事守卫,学校教学内容无非课试文章,与办事、治国理政完全脱节。国家没有真正的人才,官帽子却满天飞,那么国家财政就难以养官,官俸自然就日益微薄,而在一个城市经济发达、盛行奢靡之风的时代,官俸微薄就意味着纵容官员去贪腐去搜刮百姓。因此,官员因贪腐犯罪被黜降的也不在少数。

两宋官员的思想文化也是造成官员黜降的原因之一。宋代有着中国历史上最优质的官僚队伍,这群人在气质上是非常儒雅的,这些人都接受了长时间的儒家思想教育,他们是可以“以天下为己任”的。他们为了自己心中的道义可以对抗自己的上级,甚至是不惜惹怒皇帝。

例如苏轼、欧阳修等都因此几经黜降波折。就苏轼来看,他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敢于保持独立思考和提出独立见解的官员,有着高尚的政治品格和操守,而且敢于向如王安石、司马光等权势人物挑战。

苏轼不仅不会像蔡京那样见风使舵,左右逢源,甚至不愿意隐藏自己的独立见解,明哲保身。再如欧阳修,年轻的时候,他身上还有些才子之气,在朝廷上特别能说会道,特别敢批评人,所以后来就得罪了很多人,再后来被认为是范仲淹的同党而被黜降。可以说他们的文化思想决定了他们几经黜降的命运。

宋代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巅峰时期,各方面都取得了一个长足的发展。宋代官员的儒家文化思想深入人心、宋代政治斗争和宋代的经济、文化环境,以及各种灾害等都造成就了宋代官员一次又一次的黜降经历。

同时,宋代对百姓、士大夫和黜降官员的优待,也是其他朝代不能比的。以至于西方大史家汤因比感慨,如果他有自主权利可以选择托生的时代,他会毫不犹豫选择降生在宋代的开封或杭州。我们看两宋历史,王朝几百年,和其余王朝比起来,宋代确实是太文明了。

参考文献:

1、杨竹旺《宋代文官罢黜制度研究》浙江大学2018年

2、程天芹《试论北宋黜降官问题》西北大学2006年

3、俞任飞《南宋中央文官储才制度研究》山东大学2017年

4、陈骏程《宋代官员惩治研究》暨南大学2006年

5、谭凤娥《宋代的俸禄制度与宋代的灭亡》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相关内容

云评论 | 丙烯:首日全线...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油市小蓝莓) “能源化工家族”再添“新丁”...
2025-07-23 00:38:08
金价“狂飙”再创新高,何时...
金融投资报记者 贺梦璐 现货黄金猛然“狂飙”,创近五周新高,资本市...
2025-07-23 00:36:53
同聚中原·共赢未来,202...
近年来,中国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成为全球清洁能源转型...
2025-07-23 00:36:36
东盟成重要支点,外资银行发...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佳 北京报道 在全...
2025-07-23 00:36:13
原创 ...
在全球水资源紧张的今天,非洲腹地却藏着一片“超级水库”,足以供全人...
2025-07-23 00:36:08
第一次去新疆,怎么玩才算没...
谁不想在新疆的夏天里醉一次?看喀纳斯的湖水把阳光泡成碎金,踩伊犁的...
2025-07-23 00:36:04
国家外汇管理局答每经问:上...
7月22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外汇收支数据...
2025-07-23 00:35:33
阿联酋航空杭州-迪拜航线即...
2025年7月22日,由鲸鸿动能、阿联酋航空与迪拜经济和旅游部联合...
2025-07-23 00:35:20
又一家海洋馆上市公司要易主...
每经记者|舒冬妮 每经编辑|文多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李少婷 ...
2025-07-23 00:34:38

热门资讯

原创 “... 被网友戏称为“战忽局”——即“战略忽悠局”政委的金灿荣老师,在一段演讲视频中,有这样一段发言: “…...
原创 大... 1368年,明朝建立,之后北伐赶走了蒙古人。蒙古人被赶到蒙古草原之后,并没有灭亡,反而继续统治这片草...
原创 韩... 韩信一生最大的失误就是在自己占领着燕赵、齐国的土地时没有自立称王,而是选择帮助刘邦夺取天下,他的悲剧...
原创 她... 在中国古代,一直有“贱名”好养活的说法,这个习惯也影响了同为儒家文化圈的朝鲜,所以古代朝鲜也有很多下...
视频画报|国社之“镜”中的时光... 欢迎走进“共和国时光隧道”! 从瑞金、延安、西柏坡到香山、宣武门一路走来,新华通讯社“以影像著史”,...
原创 青... 自从35年前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1、2号祭祀坑黄金面具、黄金权杖横空出世以来,【古埃及就是夏朝】谣言...
原创 再... 《甄嬛传》中关注度最高的一直是后宫那几个主子,但今天想来聊一聊安陵容身边的宫女宝鹃。 很多人一开始...
原创 “... 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这时候的东汉已经岌岌可危。其后出现了董卓之乱,然后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在这之中...
原创 诸... 说起诸葛亮,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诸葛亮目前在我国人们的心目中是智慧的化身。民间关于诸葛亮有很多的...
原创 马... 四海盛赞铜奔马,人人争说金缕衣。 相比于历史当中,一字一句单调的描述,文物就像是沉默的见证者。讲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