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国家记忆》,一起涨知识!
1924年5月,许继慎和一批热血青年踏上了广州长洲岛码头,他们是前往黄埔军校报到的第一期学员。
这一年,在蒋先云的介绍下,许继慎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结识了周恩来。
作为中共黄埔军校支部的成员,许继慎时常向周恩来汇报工作,既有口才又有组织能力的许继慎深受周恩来的器重。
1924年11月,许继慎自黄埔军校毕业,留校担任新编教导第二团排长。
在黄埔军校逐渐崭露头角的许继慎,很快成为了国民党争取的对象。
徐焰 军史专家
1926年,蒋介石发动三二О事变,排斥共产党,当时是国民党也争取许继慎,因为他很有名,希望他能留在国民党内,退出共产党,但许继慎就坚决退出国民党,退出黄埔军校。
1927年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5月17日傍晚,率部驻守武汉的许继慎突然接到时任武汉卫戍司令叶挺发来的一道紧急命令:
驻守在鄂西的第十四师师长夏斗寅叛变革命,正率叛军偷袭武汉。命许继慎第七十二团迅速开赴纸坊,抢占阵地,阻击敌人。
接到命令后,许继慎火速集结部队,乘火车驰往前线。
徐焰 军史专家
因为当时二十四师大部分都是新兵,新兵打仗很多人胆怯,许继慎当时是团长,他亲自在第一线督促战士们一定不能后退。
冲锋中,许继慎手执团旗,冲在了部队最前面,接连打退了敌人几次反冲锋。反复冲杀3个小时,敌军防线动摇,许继慎抓住战机,命令部队吹起冲锋号,向敌军发起总攻。
正在此时,许继慎的腹部被子弹击中,肠子流出体外。他坚持不下火线,直至将叛军完全击退。
返回武汉时,躺在担架上的许继慎和平叛部队受到武汉30万民众的夹道欢迎。时任国民政府战时经济委员会负责人的谭延闿称赞许继慎“文武全能、军政双才”,周恩来也赞许他为“武汉保卫战立下首功”。
1930年2月,在上海法租界的一幢幽静小楼里,周恩来向许继慎等同志传达了中央指示:将鄂豫皖边区三支红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由许继慎担任军长。
临行前,许继慎含泪告别了妻子谭冠玉和年仅四个月大的儿子许民庆。
民庆,这是许继慎给儿子起的名字,他希望革命胜利、与民同庆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4月,是大别山一年中最美的时节。在新集附近箭厂河乡黄谷畈村的一座砖墙瓦房里,中共鄂豫皖特委和红一军前敌委员会正式宣告成立。中共中央派来的干部郭述申为鄂豫皖特委书记,许继慎为红一军军长。
鲍劲夫 《许继慎将军传》 作者
鄂豫皖有三大起义,诞生了三支红军,能够把它统一合编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这个难度确实是非常大。
红一军成立后,根据敌我态势,前委决定分头行动:许继慎率红二师、红三师东征皖西,副军长徐向前率领红一师西出平汉路。
此时,正值中原大战爆发,蒋介石将大部分兵力调往前线。许继慎和徐向前利用这一有利时机,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就先后攻克了皖西和京汉铁路南段十余个城镇,队伍也从2100余人发展到了5000多人。
1931年4月,一位雄心勃勃的中央代表来到鄂豫皖苏区主持工作,他就是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张国焘。
许继慎的巨大影响力,让急于树立个人权威的张国焘感到不安。
张国焘提出的军事行动方针是:冒险进逼当时的安徽省省会安庆,进而威胁南京。许继慎反对这个错误的军事行动方针,招致张国焘的忌恨。但张国焘虽意欲打击排挤许继慎,却一直找不到借口。正在此时,时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秘书,许继慎黄埔军校老同学曾扩情的一封来信,让张国焘找到了机会。
徐焰 军史专家
国民党派人来策反许继慎,来了一封信许继慎当即拒绝,但是张国焘为首的中央分局和一些管肃反的人,过去就感到许继慎有点不听话,这个时候就抓住这一点,说许继慎要接受国民党策反,要叛变。
有人劝许继慎烧掉这封策反信并处决送信的特务,以免落人口实,耿直刚正的许继慎却说:“不能这么做。我们在没有充分证据之下把他杀了,又把这封信毁了,万一传出去,不了解的人还会以为我们是杀人灭口,有意销毁证据。”
许继慎胸怀坦荡,张国焘却以此为由逮捕了许继慎,说这封信是他“通敌”的“铁证”。
1931年11月,在张国焘的蓄意陷害下,许继慎被秘密杀害于河南光山县新集镇,年仅30岁。
图:白雀园纪念碑
1945年4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许继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20世纪80年代末,经中央军委确定,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33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许继慎名列其中。
巍巍大别山,何处埋忠骨。时至今日,人们并不知道许继慎魂安何处。但他的坚定信仰、英勇无畏和卓越战功,却铸就了一座无衔将帅的金色丰碑,让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永远怀念和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