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邦身边的酒肉朋友,为何起义后,能从无赖成长为将才?
创始人
2025-07-22 08:34:18
0

一提起汉高祖刘邦,基本上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评,有人说他是地痞,欺压乡里,就连吃饭都从来不给钱;也有人说他是具有雄才大略的贤君,结束秦末乱世,在位期间轻徭簿赋,励精图治。

其实

后世不仅仅是对于刘邦,对待刘邦手下的将领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说他们是流氓无赖的,也有人说他们是忠勇的骁将,但是不管世人承认与否,他们既是无赖,又是将军,他们是怎么从刘邦身边的酒肉朋友一步步脱变成为军事将才呢?

刘邦的酒肉朋友为何跟随刘邦?

刘邦原本是沛县的一个无所事事的青年,后来靠着吹吹捧捧被提拔做了亭长,管着一亭百姓。

有了点小权力之后,刘邦就以亭长身份鱼肉乡里,同时还结交了一批酒肉朋友,其中就有夏侯婴、樊哙、萧何等人。

后来秦始皇为了防御匈奴,再次征发各地民夫修筑长城。每一个地方都有人数指标,到了沛县,分到了五百人。

此次押送民夫的任务就被安排到了刘邦身上。

刘邦在带着民夫前往长城的路上,因为押送人员有限加之刘邦管得比较散漫,大部分犯人都跑了。

刘邦一看人都跑完了自己还去干啥?去了也是以失职的罪名被处死,于是刘邦索性放了剩下的民夫,让他们各自逃命去。

有十几个人佩服刘邦的所作所为,自愿跟随刘邦,带着他的追随者逃到深山里藏了起来,这时起,刘邦有了自己早期的第一批追随者。

一年多后在陈胜吴广爆发,随后全国各地都陆续都出现了农民起义,此时在山里猫着的刘邦也坐不住了。

刘邦心想:反正自己也是秦朝通缉的逃犯,与其在这山林里饿死,倒不如拼一把,说不定还能干出一番事业。

刘邦等人先是掉头,夺取了沛县。

刘邦占领沛县后,一大批昔日里的酒肉朋友过来投奔,其中就有著名的樊哙、夏侯婴、萧何等人,这些人组成了刘邦最早的打天下的团队。

其实萧何、夏侯婴一行人也属于是无路可走,一来秦朝苛政,他们活不下去。二来但是秦朝的法律是连坐法,刘邦已经明摆着造反了,自己也逃不了干系,不如奋起一搏,还有一线生机。

随后刘邦有了这群老兄弟们的支持,开始了打天下的步伐。逐步从一个籍籍无名的草寇,变成了手握数十万军队的一方诸侯。

刘邦的酒肉朋友的出身

其实对于楚汉相争的历史比较了解到话就会发现,

刘邦帐下的那些名将其实大都是他还未发迹前的那些酒肉朋友,

这些人当中我们很熟悉的:

萧何、樊哙、夏侯婴、曹参、周勃等人。

他们在没有跟着刘邦之前,除了萧何是县里的主簿、曹参是监狱里的狱卒这两人算是有正式编制之外,剩下的都是一群市井无赖。

樊哙是一个屠夫、夏侯婴和周勃,是靠着给别人打零工和葬礼上吹箫为生的。

但恰恰就是这些所谓的酒肉朋友,却对刘邦忠心耿耿,在短短几年里,都成为了闻名天下的军事将才,帮助一手帮助刘邦建立了大汉王朝。

无赖到将军的蜕变

首先萧何不必多说,汉初三杰之一,是刘邦帐下最有能力的谋士,萧何有着极强的战略眼光,刘邦大事小事都先问萧何而后施行。

刘邦率军攻破咸阳,众人都在吃喝玩乐的时候,萧何却是第一时间接收了秦丞相府、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全国山川险要、郡县户口,这对后来汉朝佳建立后,制定全国性政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仅如此,萧何军事素养很高,而且识人才更是厉害,他为刘邦举荐了一大批人才,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典故“萧何月下追韩信”,

给刘邦拉来了一个军事奇才。

刘邦在没有韩信之前,跟项羽打仗几乎没赢过。在彭城,刘邦五十万联军被楚军三万军队轻松击溃。直到韩信被启用后,刘邦才逐渐扭转了军事上的劣势。

樊哙,是刘邦的连襟,也就是妹夫,为人豪壮仗义。

早年刘邦游手好闲的时候,经常去樊哙家里蹭吃蹭喝。刘邦宣布起义的时候,樊哙就跟随着刘邦,战功卓著。

在鸿门宴的时候,樊哙看出来项羽要杀刘邦,冲进营帐内大声质问项羽,护得刘邦平安,就连项羽都称樊哙为“壮士”,也正是樊哙的这一声呵斥,让项羽开始犹豫要不要杀刘邦,也侧面给刘邦制造了上厕所逃跑的机会。

后来樊哙战败被俘,项羽对他各种拉拢,甚至还要给他上将军的位置,黄金千两,良田万亩,樊哙丝毫不为之所动。

夏侯婴是刘邦儿时的玩伴,早年前刘邦在当亭长的时候,夏侯婴就是刘邦的跟班。

后来刘邦起义后他第一个来投奔刘邦,夏侯婴早期作战英勇,有勇有谋,后来当了刘邦的车夫,数次救刘邦于危难之中。

刘邦在彭城大败后,

夏侯婴驾车在乱军之中将刘邦救出,冲出重围,

同时因为马车不堪重负,刘邦连续两次将自己的孩子(日后的汉惠帝和鲁元公主)踹下车,夏侯婴又连续两次把两个孩子拉上车,救了他们一命,后来夏侯婴被刘邦封为汝阴候。

曹参原本是一名小吏,在刘邦的创业团队当中算是有点文化的。曹参跟随刘邦起义后,在楚汉争霸时期,率军攻灭了两个国家,夺取了122个城池,曹参的军功在刘邦的阵营当中仅次于韩信。

刘邦称帝后,鉴于曹参忠心耿耿,战功赫赫,于是将曹参封为平阳侯。汉惠帝时期,曹参接替萧何的位置被封为相国,

“萧规曹随”的典故说的就是这个曹参。

由此可见,刘邦身边的酒肉朋友,他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身处乱世,又跟对了人,给了他们一个平台,他们在不断的战争当中学习经验,最终都成为了一代良将。

这体现了团队和平台的重要性,其实如果换成我们普通人,也一样可以做到。

相关内容

原创 ...
李元霸太厉害了,尤其是在《说唐》中,他是没有敌手的。自从他在晋阳宫...
2025-07-22 04:33:29
原创 ...
作为历史上元末明初数一数二的猛将,常遇春在单老经典之作《明英烈》中...
2025-07-22 04:33:21
中国为何很少拍摄元朝历史剧...
中国为何很少拍摄元朝历史剧:多维度解析 在中国丰富的历史长河中,元...
2025-07-22 04:33:07
原创 ...
在那遥远的大清王朝,紫禁城内的故事如同一幅幅画卷徐徐展开。在这金碧...
2025-07-22 04:33:01
澎湃气候国际论坛探讨南南合...
9月22日,第79届联合国大会在纽约召开。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
2025-07-22 04:33:00
原创 ...
明末时期,天下大乱,此时的明朝已经是风雨飘摇,没有了往日的辉煌。这...
2025-07-22 04:32:58
原创 ...
赵云是一位低调严谨的战将,面对刘备也只会有服从与谨慎,但是在绵竹城...
2025-07-22 04:32:57

热门资讯

原创 哥... 一场战争的爆发是由内因和外因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而爆发的,例如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主要原因就...
原创 清... 在我们观看清朝电视剧时,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影视剧中经常出现身穿胸前的“兵、丁、卒、勇”字样的士兵,...
原创 成... 近日电视剧《大秦赋》正在热播,抽空瞅了两眼,暂且不说这部剧如何,这里只聊一聊秦国历史上的一位重量级人...
在汉简故乡读懂丝路故事 【深圳商报讯】(记者 李克强)天水放马滩秦简、居延新简、肩水金关汉简、地湾汉简、敦煌马圈湾汉简、悬泉...
原创 牺... 编者按 :在抗日战争中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抵抗外来侵略者,捍卫国家尊严,哪有什么岁月静...
原创 曹... 在魏晋更替的历史长河中,曹髦的故事如一朵绽放的昙花,短暂而璀璨。作为魏国的第四位皇帝,他本应享有至高...
原创 “... 未来是某种每个人都会以每小时六十分钟的速率达到的所在,无论他干些什么,无论他是谁。--刘易斯 未来一...
党史故事 | 两本册子的历史见... 1951年1月,第18军政治部编印的《进军守则》和常用会话汉藏双语册子。西藏军区军史馆供图 在西藏军...
原创 项... 延安最初就给新四军定下了基调:北上、东进! “北上”是指渡过长江,向苏北发展;“东进”指“向海边发展...
原创 1... 1957年,一场严重的政治风暴席卷了苏联,赫鲁晓夫差点因此下台,事后苏联高层更是被清洗了大半。 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