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9月6日,麦金莱总统被无政府主义者刺杀,9月14日不治身亡。副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补位登上总统宝座,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
当时的美国社会矛盾尖锐,大资产阶级组成的垄断
托拉斯给美国社会带来经济飞速的同时使得美国社会各阶级之间的矛盾迅速激化,大资产与中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矛盾使得社会经常出现各种恶性事件,麦金莱总统遇刺是这种矛盾的集中体现。
罗斯福看到了托拉斯给经济社会带来的严重弊端。中小企业不断破产、公民生活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差,他下定决心要向托拉斯巨头们挥下了“大棒”。在1901年12月4日提交国会的咨文中,罗斯福提出了反托拉斯政策。他要求国会立法,对托拉斯的经营活动给予合理的限制。在他的努力下,美国北大西洋铁路公司、昆西铁路公司等遭到反垄断调查,并最终在最高法院以5:4的判决裁定该公司违反了《
谢尔曼反托拉斯法
》。之后,他先后对40多家大型公司提起诉讼,牛肉托拉斯、石油托拉斯和烟草托拉斯等托拉斯被强行拆分,罗斯福也因此获得了“托拉斯爆破手”的称号。
在罗斯福打击特斯拉的过程中,华尔街的控制者摩根跑到总统办公室,敲着桌子质问罗斯福,“摩根敲着桌子对美国总统说道,政府制定政策为什么没同华尔街商量?”罗斯福看着眼前这位华尔街巨头没有说什么。在这场斗争中,罗斯福赢了,他严厉的打击了美国的垄断寡头,缓和了美国社会的矛盾,但是摩根真的输了吗?
面对摩根的质疑,罗斯福政府及后续历届政府应当认识到,加强政府与华尔街之间的对话与合作,是维护经济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这包括但不限于:建立定期的沟通机制,邀请金融界代表参与政策讨论;设立专门的咨询机构,收集并分析行业意见;以及通过法律法规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确保对话的公平与有效。
1907年,美国再次爆发金融危机,恐慌在美国各行业延续着,白宫毫无办法。这时候摩根把华尔街银行家召集起来开会,但是讨论了半天也没有结果,摩根气冲冲的走出房间,抓住一位银行家的手,在协议上强行签字。最终这次危机被摩根化解。
1913年1月7日,摩根乘船前往
开罗
。出发前,他悄悄立下了遗嘱:“把我埋在哈特福德,葬礼在纽约的圣·乔治教堂举行。不要演说,也不要人给我吊丧,我只希望静静地听黑人歌手亨利·巴雷独唱。”
摩根去世后,美联储宣告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