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西方不服气,为何中国没发动任何战争,却成为世界一流经济强国
创始人
2025-07-22 03:33:16
0

对于西方世界,他们以侵略扩张的方式发展壮大,对此他们感到困惑的是:为何中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尽管未曾发动任何战争,却也能像他们一样成为强国之一,并且似乎持续地呈现出强盛的势头?这是他们最难理解的。在他们眼中,不发动战争的国家似乎是不可能与他们齐头并进、在同一个地位的。因此,这个问题在他们心中长久困扰,一直想不明白为何中国能在不靠战争的情况下崛起为强大的国家。

接下来,我们谈谈中国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靠战争,而是通过和平的方式,逐步走向世界一流强国的道路。在对比中西方不同的发展模式时,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这一过程。

【西方的“暴力崛起”】

在说到西方时,大部分人自然而然地会想到“现代化”、“发展程度高”的印象,并且经常会想到与之相伴的“冲突或冲突事件”。这种观点让人有关于西方特定的普遍理解。

的确,西方社会的进步与战争密不可分,因此他们的成长史可谓是充斥着力量与冲突的过程。这样的历史使他们取得了迅猛的崛起。

从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人类的历史进程有了巨大的变化,这是近代史的起点。这一变化不仅涉及了社会、经济和政治方面,而且也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总的来说,这些变化导致了人类历史上的大转折。

在历史的长河中,西方文明逐渐随着资产阶级的革命浪潮传播至全球,其中“扩张”成为了那个时代最为明显的特征之一。

西方国家经常被冠以“国家”之名,而“帝国”这个词通常让人首先想到的是强大的力量和潜在的霸权,这也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在这之中,它的含义通常指统治力量较强、拥有广泛影响力和资源的国家。但需要明确的是,虽然这并非全然如此,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西方国家的部分特点。

英国历史学家拉姆齐·缪尔在他的著作《帝国之路:欧洲四百年扩张史》中提到,罗马帝国的存在为欧洲的统一生活铺平了道路,而欧洲帝国的持续扩张则令未来全球秩序变得切实可行,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西方国家扩展的主要目标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简单来说,各国增强自身实力,就是为了在资源分配中占得更多优势,获取更多利益。这就像是在一个大的“蛋糕”分配中,能够抢得更多份额。这其实就是一种经济上的竞争和争夺。

在过往的时期,由于交通并不便利,运送来自印度及亚洲其他地区的珍稀资源如黄金、象牙、宝石、香料和糖等至欧洲,是需要极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才能实现的。那个时代,要获得这些宝贵资源并非易事,只有少数强大的势力方能胜任此项重任。

资源在今天也变成了身份和地位的标志。简化后的说法:资源,它现在就是一个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为了获取资源,西方国家开始进行对外扩张,这种扩张实质上可以被视为一种侵略行为。

由于航海技术于15世纪的飞速进步,众多葡萄牙与西班牙的航海者及探险家陆续展开了他们的发现世界之旅。这期间,葡萄牙被称为"第一个世界性的大帝国"。

在全球范围内,很多地区和国家被发现或浮现出来,相应的土地资源也因此被众人瞩目和垂涎。由于对资源的渴望和扩张的欲望,战争也由此开始不断发生。在人类历史中,不少国家逐渐浮出水面,它们的土地和资源自然成为焦点。人们为了获取更多资源,开始发动战争以实现扩张。这种争夺资源的战争从古至今一直存在。

在历史的长河中,当势力范围扩张时,冲突与对抗也随之而来。荷兰、法国和英国都曾积极参与对抗西班牙的霸权,这一过程持续了近两个世纪。经过激烈的竞争和角逐,英国最终成为西方世界的领导者,并开始系统地实施殖民统治。这种斗争和演变,使得英国逐渐巩固了自己的地位,成为世界强国之一。

历史总是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美国是在美洲人民团结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过程中建立的,这就是世界历史上著名的“独立战争”事件。

后来,美国领导人认识到英国之前实行的海外扩张策略具有其优势。于是,美国也开始实施自己的对外侵略扩张策略。这种策略对于美国来说也很有用,他们开始积极向外扩张领土。这种做法一直延续至今,成为美国历史上的重要一环。

在从殖民时代过渡到新帝国时期的过程中,美国逐渐展现出强大的综合实力,逐渐超越了英国的地位。于是,英国抓住了这个机会,与美国进行了“联合”。这种联合,更多的是出于英国想要获取一些利益的想法。虽然双方各怀心事,但最终还是成为了所谓的“朋友”。

全球各大国都看到,最强两国已达成共识并合作,如果各自再独立行事,便难以再崭露头角。因此,许多国家决定联手合作,通过集体的力量,大家共同分享利益。这样的合作方式,更有利于各国共同发展。

对于美国而言,它倾向于通过军事力量来巩固其地位。现今,许多国家都乐意与其结盟。这种情况下的“依附”关系也被认为不错。在这种模式下,西方世界逐步形成了一种共同抢劫以实现共同繁荣的模式,逐渐发展起来。简而言之,就是各国在强大势力的庇护下一起富强起来。

掠夺资源相较于自主生产确实更加迅速,这也是西方国家在历史上快速崛起成为全球强权之一的原因之一。他们之所以能快速发展,利用资源的便捷性是关键因素之一。简单来说,资源的快速获取加速了他们的现代化进程。

【中国的“勤劳致富”】

"深入到每一个中国同胞的心灵中,富由勤来的信念像座座深刻的刻痕一样被铭记着。"

中国史前的历史文献里,经常传唱着一些赞扬辛勤努力的神话故事。其中就包括了被尧所奖励土地的后稷,他是由于辛勤能干而被赞扬的;夸父的故事也是其中的一例,他努力争取更多的工作时长,不断追逐太阳;再如燧人,他们不辞辛劳地以木取火,从黑暗中拯救了人类。这些神话都体现了勤劳和努力的价值。这些故事都强调了勤劳的重要性,无论是后稷的勤劳能干,还是夸父的追求进步,亦或是燧人以智慧与努力点燃了火种,都在我国的史前文明中得到了传颂。他们的事迹彰显了人类的奋斗精神。

中华儿女的成长故事都传递着一个信息,那就是我们要发扬自己的勤劳和勇敢精神,勇敢面对各种艰难险阻。这些故事都是我们不断追求进步、勇敢克服困难的宝贵动力。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勤劳和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努力培养的精神。

即使现今华夏文明已经进入了封建社会的时代,但我们在流传下来的历史书籍中,仍然能看到赞美勤奋努力的精神。这些历史著作在如今仍被传颂着。古代时期虽已过去,但华夏民族始终将勤劳作为美德加以赞扬。在历史长河中,勤劳的赞歌从未消失。在封建统治的时期,华夏文明依然不忘勤劳的价值,这在历史书籍中得以体现。那些历史的篇章中,仍充满着对勤劳的颂扬和敬意。这些文献见证了华夏文明的发展,也证明了勤劳一直被世人所珍视。即便时代变迁,勤劳的赞美仍旧存在,在众多著作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这些传统的思想理念在中国的古籍中有着深厚的体现。如《经典传说》中的“节俭是一种德行的共有体现,奢侈则是最大之恶行”的观点,还有《墨子》一书中提到“务必保证饥饿者能获得食物,寒冷者有衣穿,辛劳者得到休息”的理想。这些文化传统歌颂了勤劳精神,通过代代相传的洗礼,已经成为我们古代人民在创造生活和文明时的重要动力和核心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它让我们明白了勤劳的力量和价值。

对于中国人来说,赞扬一个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说他“勤奋努力”且“坚韧不拔”。这两个词不仅是对个体品质的肯定,更是对中华儿女精神面貌的写照。

因此,自古以来,不论在哪个行业,人们都在竞相比拼着谁的勤奋程度更高。这从我国古代就开始了。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们通过无数个日夜的辛勤劳动,构建了封建社会的伟大象征——万里长城。而今,我们这个时代的科技进步,也是由人们持续不断的研发努力所取得的。这种全身心投入工作,无论昼夜,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和勤劳精神,就像古诗中描述的“清晨起身整理田地,带着月光扛着锄头回家”一样,已经穿越了千年的时间,被我们继续传承。我们的先辈们用他们的汗水建设了长城,而我们的时代则用智慧和努力推动了科技的进步。这种对于工作的热情和投入,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我们人类精神的重要体现。这种精神,我们一直在学习,一直在传承,成为了我们今天的精神财富。无论是过去的万里长城,还是现在的科技创新,都体现了人们的努力和奉献。这种精神,是穿越了时间的长河,被我们一直保留并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

回想过去,新中国刚刚建立的时候,我们的生产能力还很有限,主要能大规模生产一些基础的产品,比如布料和椅子。至于飞机、大炮和汽车等复杂产品,当时我们只能望洋兴叹,无从制造。

在西方世界,先进技术对我们总是守口如瓶,不愿轻易传授。然而,我们的中华儿女们凭借着勤劳、勇敢和踏实的精神,积极冲破束缚,投身学习新知。他们以微小的步伐,逐渐构建起强大的中国。我们用算盘计算出了原子弹的原理,从废弃的半成品旧舰中完善了航空母舰的技术,武器的更新换代也是我们脚踏实地、一步步研发升级的结果。正是这些勤勉努力的中华儿女们,塑造了一个日新月异、逐步壮大的中国。

在这个历程中,不少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比如赵忠尧,人称“乞丐教授”,他在赴美留学期间,勤奋钻研学术,为了将最先进的科技带回自己的祖国而努力。他的付出和牺牲,值得我们铭记。

因为赵忠尧具有出色的科研才能,他收到了美国教授的珍贵礼物——50毫克的镭。这种元素在当时的全球范围内都非常稀有,对推动核事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美国不仅不愿让他离开,而且还不愿让自己缺乏这种关键的镭元素。

赵老师想带回重要的镭元素,所以他想出了一个聪明的办法。他弄脏了自己的身体,装成一个普通的流浪者。他拿着装有镭的罐子,假装是一个普通的难民,成功混入了难民队伍里回国了。这种机智和努力,使他成功地把镭元素带回了中国。

中国的发展成就,是众多无私奉献的代代相传者共同努力的结果。简而言之,中国的伟大进步正是在这种代代相传的无私奉献中逐渐积累起来的。

【国家的道义】

在政治格局中,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对其国际地位具有重要影响,这一点无可置疑。军事力量是衡量国家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确实对其国际地位有着决定性作用。这句话是正确的,不能被否认。简而言之,国家的军事实力对其在国际上的地位有着重要的影响,这是公认的事实。

美国虽然军事实力强大,但经常使用武力来压制其他国家并不明智。对于那些无法反抗的国家来说,他们似乎只能选择妥协。然而,这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国际关系应该建立在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而非单纯的武力威慑。应该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通过对话和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然而,军事力量的强弱只是表象的体现。

现今,许多人已经明白,当美国的实力开始下滑时,他们将失去许多所谓的支持者和特权地位。这个趋势已为大多数人所觉察。

然而,中国的情况与此不同。

在过去的岁月里,中国始终秉持和平发展理念,从未对外扩张。因此,许多国家在我们建国之初就愿意与我们建立友好关系。比如,巴基斯坦这个深受我们尊重的友好邻邦,从一开始就与我国保持着坚如磐石的“国际友情”。这份友情经过七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历经了时间考验,与某些基于利益结合的美西方国家的关系大为不同。中国一直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未有过向外扩张的举动。

当前,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正在不断进步与成熟。过去,我们主要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等传统领域与各国合作,而今已扩展至科技、军事等高端领域。中国的发展壮大速度之快,令美国等国家感到惊讶。这种发展不仅使我国自身更加强大,也促进了全球的交流与合作。

在西方世界中,有些国家如美国和英国可能因为内心的“自负”而不愿接受“人类需要共同进步、互惠互利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这一理念。他们更倾向于保持由霸权带来的利益,而不愿意与其他国家合作共进。

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大潮无法阻挡地冲击着每个国家时,那些曾经被视为“霸权”的力量似乎只能逐渐走向衰落,向着消亡的坡路滑去。

相关内容

原创 ...
李元霸太厉害了,尤其是在《说唐》中,他是没有敌手的。自从他在晋阳宫...
2025-07-22 04:33:29
原创 ...
作为历史上元末明初数一数二的猛将,常遇春在单老经典之作《明英烈》中...
2025-07-22 04:33:21
中国为何很少拍摄元朝历史剧...
中国为何很少拍摄元朝历史剧:多维度解析 在中国丰富的历史长河中,元...
2025-07-22 04:33:07
原创 ...
在那遥远的大清王朝,紫禁城内的故事如同一幅幅画卷徐徐展开。在这金碧...
2025-07-22 04:33:01
澎湃气候国际论坛探讨南南合...
9月22日,第79届联合国大会在纽约召开。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
2025-07-22 04:33:00
原创 ...
明末时期,天下大乱,此时的明朝已经是风雨飘摇,没有了往日的辉煌。这...
2025-07-22 04:32:58
原创 ...
赵云是一位低调严谨的战将,面对刘备也只会有服从与谨慎,但是在绵竹城...
2025-07-22 04:32:57

热门资讯

原创 苏... 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戈尔巴托夫,1891年3月21日(俄历3月9日)—1973年12月7日,俄罗...
原创 志... 60多年前,志愿军入朝作战,用很落后的武器装备御敌于国门之外,把美国组织的16国联军赶回了三八线。 ...
原创 老... 老人双目圆瞪,却呆滞无光,难掩疲倦之色。也就在拍下这张照片不久后,老人离开人世。老人去世的前一年,执...
原创 晚... 妻与妾生的小孩也是有显著区别的,正室生的孩子叫做“嫡出”,而小妾生的孩子叫做“庶出”,地位相对比较低...
原创 明... 我国的历史上人才济济,无论是谋士还是武将辈出,他们以自身的能力在历史上留下精彩的瞬间,每一个朝代都有...
原创 明... 其实,这是明朝最让人不齿的污点,也是一项非常残忍的荣誉,虽然“朝天女户”世袭官职,享尽荣华富贵,但这...
原创 假... 以色列,这个世界上面积最小的超级大国,长期处于一个极其复杂危险的地缘政治环境,几乎时刻面对来自周边地...
带你了解“绚烂韩韵”的背调,韩...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觉得本文还不错,点“在看”支持一下 谈及韩国,我们便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许多信息,...
原创 同... 在国军中,派系林立,很多将领之间存在不小矛盾,甚至直接影响战场局势。但是在这些人中也存在清流,就比如...
原创 几... 历史的铭记与前行的交响曲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历史如同一本厚重的书,每一页都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