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出身的皇帝。
他家里没钱,也没接受过高等教育,更没有什么资源。
但就是这样的人,在秦朝末年异军突起,不仅推翻了秦朝,还干掉了项羽,最终一统江山,创立了国祚210年的大汉王朝。
农民的儿子刘邦,凭什么这么逆天呢?
他又是怎么办到的?
事实上,刘邦能从社会底层翻身,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摒弃了这3种“弱者思维”。
01
不会自卑自怜
一个人,如果家庭条件不好,吃穿用都不如身边的朋友,那么很大概率,他会自卑。
这是通病,我们不必自责,该尝试着接受。
刘邦出身寒微,既没钱也没地位,但你绝对想不到,这些困境从没让他自卑过。
相反,他的志向高远,胸怀广阔,总能找到生活的乐趣和目标。
刘邦仰慕魏国的信陵君,甚至跑到大梁去投奔张耳(信陵君的门客),成了他的门客。
就在那个时候,他见到了帝国最高的统治者,秦始皇。
一个身无分文的年轻人,站在富贵和威严的秦始皇面前,却毫无惧色,更不随波逐流,反而豪气地说:
“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很多人或许觉得他在吹牛,但其实,更多人是连想都不敢想,更别做去做了。
不仅如此,刘邦在沛县当小官吏时,就敢和县里的大官们开开玩笑,调侃他们。
去吕公家做客时,他更是大胆,空着手去却自称送了一万钱的贺礼,还毫不客气地坐上了上宾的座位。
这样的自信和胆识(厚脸皮),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吕公是怎么看待这位不请自来的“贵客”呢?
他不仅没把他赶走,反而主动提出把女儿吕雉嫁给他。
史书上吕公嫁女的原因是他会看面相,觉得刘邦是贵人。
当然,这是瞎扯。
背后是利益交换。
第一,刘邦有胆,这能力确实很稀缺,而且难练。
第二,刘邦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就是刘邦在现场喝酒时,打压了所有的官员,调戏他们,但没有人敢说话。
换句话说,没人愿意惹刘邦。
这件事,给了吕公极大的震撼。
吕公初来乍到,急需一个靠山,虽然他认识当地的县令,但眼前这个人,虽然官职低,但任何一个高级官员都不放在眼里。
这是有多大的能量?
回看刘邦的种种事迹,你会发现他虽然出身底层,但丝毫没有普通人的那种自卑和怯懦。
02
没有拒绝新事物的思维
所谓拒绝新事物的思维,就是对于新鲜事物或变化持有消极、排斥或恐惧的态度。
说实话,这种思维在很多人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
面对自己不太了解的新事物,他们往往因为怕麻烦而选择回避。
但说到底,这其实不是怕麻烦,而是对未知的害怕。
这种心态,会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人的眼界和创造力,让人变得保守,不敢去尝试新的事物,更别提创新了。
但刘邦不会。
他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极强。
有一次,机缘巧合之下,张良给刘邦讲了几句《太公兵法》。
要知道,兵法这类东西一般都挺枯燥的,当时除了像张良、韩信这样的军事爱好者,几乎没人愿意去读,更没人愿意听。
可是,刘邦不仅耐心听了,而且还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张良大吃一惊。
因为之前他也给很多人讲过《太公兵法》,但从来没人能听懂他在说什么!
于是,张良觉得刘邦绝非等闲之辈,便决定留下来辅佐他。
后来,刘邦第一个打进关中的,他接受了秦王子婴的投降,并且废除了秦朝那些严苛的法律。
为了稳定关中的百姓和官员,他创造性的提出“约法三章”: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这样一来,法律条文变得简单明了,百姓的负担也大大减轻。
因此,刘邦赢得了好评。
说到底,正是因为刘邦没有排斥新事物的思维,他才能够吸纳各方面的优点,不断的拓宽自己视野,从而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
特别是对现代来说,这点更为重要。
接受新事物,学习新事物,让新事物为己作用,才能不被时代淘汰。
03
没有固执己见的思维
固执己见,就是对自己的做法过度自信。
这种心态,会让人失去自我反思和批判的能力,不愿听他人的提议。
在这一点上,刘邦就很值得我们各位学习。
刘邦的思维相当灵活,很懂得变通,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策略。
比如说,在选择西汉首都这件事上。
公元202年,刘邦打败了项羽,登上了皇位。
他原本打算把首都定在洛阳,毕竟那里是周朝的古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然而,他刚登基不久,就有个小兵给他提了个醒。
这个小兵叫娄敬,他曾在关中地区游历过,对那里的地理和政治环境有所了解。
娄敬觉得,洛阳虽然风景秀丽,但地势太平坦,容易受到攻击。
万一发生叛乱或外敌入侵,洛阳可就很难防守了。
相比之下,关中地区有天然的山川屏障。
如果把首都定在长安,不仅能利用秦朝遗留下来的基础设施和人才资源,还能随时调动关中的军队来应对各种威胁。
“如果天下有变,从关中出击山东,无人能挡。”
这句话,让刘邦心动不已,他觉得这位小兵的建议很有道理。
作为一国之君,刘邦并没有因为建议者的身份低微而漠视。
他决定采纳娄敬的建议,并问了张良。
张良也赞同娄敬的看法,并指出:“现在天下虽然名义上归刘邦所有,但实际上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和隐患。”
因此,刘邦应该把首都迁到长安,以此为基地来统一全国。
后来的事实证明,当各地诸侯纷纷叛乱时,刘邦从关中出兵,轻而易举地就平定了他们。
由此可见,刘邦的灵活变通确实超乎常人。
他既不会因为自己的想法而固执己见,也不会因为既定的计划而一成不变。
尽管我们经常调侃刘邦是个老流氓,但不得不承认,他确实有过人之处。
如果身为小兵的娄敬去给项羽提建议,大概率他是不会听的。
韩信就是例子。
写在最后:
综合来看,刘邦这人确实厉害,除了必不可少的运气外,他本身的能力是其逆天改命的核心原因。
他成功摒弃了三种“弱者思维”:不自卑自怜,不排斥新事物,不固执己见。
正是这一点,使他能够从社会底层脱颖而出。
最后,送给大家苏轼的一段话,愿我们一起共勉!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然人之自新,非易事也。犹如破茧成蝶,必经痛苦挣扎。然若持之以恒,则终能化蛹为蝶,翩翩飞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