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什么说左宗棠近妖?
创始人
2025-07-18 19:33:25
0

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领土,

班师回朝

,仿佛给积重难返的晚清注入了一针有力的强心剂。如此贪天之功,放在晚清饱受列强蹂躏的历史时期里,已经没了

功高震主

的顾虑。

捷报传回朝廷

,即便是慈禧听了也不禁舒展了紧锁的眉宇,脸庞升起了一抹久违的喜悦之色。

慈禧的恩赏

彼时,左宗棠已经年过花甲,虽然仍然精神矍铄,却也没了往昔年轻时的体魄。但左宗棠依然忧心忡忡,伊犁一日不划入疆土,他便寝食难安。为此,年事已高的左宗棠继续为伊犁奔走,与沙俄交涉,

夙夜忧叹,却坚决不肯退让半步。

左宗棠积极备战,一手抓军队,一手抓补给,兴修水利、开垦农田,富民强兵,对伊犁势在必得。沙俄闻讯,甚为慌乱,

急调大军增兵伊犁

,又调集舰队游弋海上,摆出一副要与左宗棠生死相决的姿态。

然而,左宗棠老则老矣,收复伊犁之心却极其坚定,即便天津、山东、奉天全都受到了沙俄海军的威胁,依然半步不退。

两军相持之际,左宗棠突然返京

,这样的举动令沙俄也不禁为之一颤,担忧清廷下定决心,召左宗棠返京商议全面开战事宜。

清廷固然腐朽不堪,沙俄固然强大,但当时的沙俄

顾虑颇深

,刚刚结束俄土战争的沙俄,实在是不愿在此时与清廷全面开战。此前的种种,皆是沙俄外强中干的震慑之举,意在吓退清兵,却遭遇决心极大的左宗棠,

令沙俄的诡计未能得逞。

与其说左宗棠其智近妖,不如说左宗棠

其志似金

,若非他在清廷力排众议,坚持己见,或许这伊犁,乃至整个新疆,都会断送给沙俄,再无重纳版图之时。尽管限于条约,最终伊犁归还时留下遗憾,令左宗棠留下了

“言之腐心”

的遗憾。

然而,西北大局已定,左宗棠当居首功,这一点断无争议。但左宗棠此时已经年过古稀,拥有一身荣誉,

高官厚禄、金银富贵皆是浮云

,慈禧想要以示恩宠,竟然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

最终,慈禧将目光投向身边的婢女章仪,下令将她赐给左宗棠为妾。章仪年轻貌美,是慈禧的贴身宫女,身份特殊。慈禧此举,表达的是对左宗棠的格外恩宠,左宗棠自然不能拒绝,

在一个静谧的夜晚,与这位素未谋面的年轻女子,开始了第一次交谈。

不得志的年轻人

左宗棠称不上是一个聪明人,他甚至还有些执拗,在年轻时更是

郁郁不得志。

左宗棠是湖南人,少年时期就已经表现出了超过常人的聪明才智,用八个字评价少年时期的左宗棠,那一定是

“生性颖悟,少负大志”

左宗棠新婚之夜,讲的不是风花雪月,也不是什么“春宵一刻值千金”。

他在自己新婚的房间里,写了一副联表达志向:

心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事实上,左宗棠也并未吹牛,他一生博览群书,在长沙府应试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只不过因为双亲相继病重、去世,丁忧在家,这才延误了一些时日,未能及时参加科考。但左宗棠当时也已经闯出了名气,即便是贺长龄见了年轻时的左宗棠,也是以

“以国士见待”

了。

遗憾的是,左宗棠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虽然起初如愿考取举人,但之后接连三次会试全都落选。这样的结果对左宗棠打击很大,毕竟他少年成名,心怀大志,又得到了当朝大臣和一众文人名流的认可,却

始终未能考取进士。

此后,左宗棠继续潜心研究学问,尤其对施政理财和统兵征战方面十分有兴趣,对当下的国家局势也非常有见解。其实,左宗棠在后来的会试中也取得过湖南省第十五名的好成绩,却因为“超额”的原因给拿下来,仅取为

“誊录”

或许,换成其他人对待这样的情况,会选择隐忍。但左宗棠的

性格刚直,自然不愿受屈,果断选择弃职返乡。

左宗棠不仅年轻时如此,即便日后当官,在群臣面对洋人卑躬屈膝时,仍然保持了这样的姿态,惹得英国领事贾禄怒告朝廷,却因为左宗棠办事

有理有据

,称“领事”级别没资格用“照会”,

搞得了贾禄灰头土脸。

事后,左宗棠向慈禧解释了用意,他此举并未意气用事,而是担忧自己步步退让,会助长了贾禄之流的嚣张气焰。

“恐我愈谦,则彼愈亢;我愈俯,则彼愈仰,无所底极。”

左宗棠返乡以后,在夫人的鼎力支持下,继续研究学问,夯实自己的学识。事实证明,左宗棠这样做是对的,

为他日后与林则徐的相遇,埋下了伏笔。

湘江夜话

1848年,胡林翼将左宗棠推荐给林则徐,林则徐因有事耽搁,这一年未能与左宗棠相见。两年以后,林则徐返乡,终于有了与左宗棠见面的机会,

两人泛舟湖上,彻夜长谈。

左宗棠的独到见解令林则徐事后赞不绝口,称左宗棠为

“旷世奇才”。

左宗棠多年潜心研究,对清廷利弊了然于胸,这是左宗棠能够与林则徐长谈的基础。同时,左宗棠此次与林则徐见面,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他与林则徐却神交已久,对林则徐十分敬仰,并在研究改善清廷现状时,与林则徐不谋而合,产生了同样的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

彼时,左宗棠37岁,林则徐与左宗棠在这次湘江夜话中,

“宴谈达曙,无所不及”

,以左宗棠的年纪,却能与林则徐互相响答,令林则徐

啧啧称奇

,对面前这位布衣,“一见倾倒”。而左宗棠也被面前这位65岁的前辈所折服,

惊为天人

,两人相见恨晚。

这次见面,是他们的第一次见面,也是他们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见面。

湘江夜话

,仿佛是新老传承,林则徐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左宗棠,将自己整理的有关西北的资料交给左宗棠,

将自己一生强国富民的希望寄托给左宗棠。

而左宗棠呢?不负众望,背负起国家和民族众望,此后戎幕坐啸、西靖陕甘、收复新疆,成为晚清重臣。在清廷垂暮时期,左宗棠的出现,给了慈禧太多的欣喜和欣慰,她又如何能够不赏呢?贴身婢女章仪,赐给年过古稀的左宗棠,

这是天大的恩赏。

但左宗棠一生刚正,更加爱护百姓,被慈禧赏赐贴身婢女这种让别人引以为傲的荣誉,却令他忧心忡忡。慈禧的恩赏固然重要,但章仪只是一个年轻女孩子,

嫁给自己这个老头子,实在是毁了她的青春。

章仪貌美、年轻,虽然久闻左宗棠

英明神武

,但第一次见到70岁的左宗棠,还是有些难以自处,她向往的爱情断然不是如此。只不过命运使然,她一个婢女在如此浪潮之中,没得选择,

只能认命。

就在这个时候,左宗棠表露心声,不愿意让章仪牺牲自己的青春。他对章仪说道,等过几日慈禧太后忘了此事,就送她离开自己的府邸,

还她自由

。一句话,令章仪错愕,或许这样的情况她想过,却不敢相信会真的发生。

直到这一刻,章仪终于明白了,她之前听说了太多与左宗棠有关的事迹,但直到这一刻,她才真正认识左宗棠,所有人即便对左宗棠再赞誉有加,

却还是小看了他。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其智近妖”的说法,便大肆流行开来,许多有智慧的人,都被这样形容,左宗棠就是这样一个人,

被后人称之为“近妖”的晚清重臣。

左宗棠拥有大智慧毋庸置疑,但左宗棠走的却是一条孤独的路,与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着截然不同的境遇。但因为这样就称左宗棠近妖,

似乎太不妥当了

,这“妖”字在中国文化中终究带有一些贬义,将这个字放在左宗棠这位独秀于晚清之人身上,少了一些敬畏。

相关内容

福州83名“三支一扶”高校...
福州 83 名“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即将奔赴基层。他们怀揣着梦想与...
2025-07-18 08:38:11
原创 ...
2025年开年谜案:张子枫去哪了? 张子枫,消失得如同人间蒸发,连...
2025-07-18 08:37:04
原创 ...
一、关羽的三个儿子 1、关平 在演义中是关羽收的义子,可以说和他...
2025-07-18 08:34:58
原创 ...
内部原因导致的衰落 锡兰王国是位于南亚的一个古老国家,其历史可以追...
2025-07-18 08:34:54
原创 ...
秦始皇的生平充满了传奇和谜团,尤其是他在平原津生病一事更是引发了无...
2025-07-18 08:34:53
原创 ...
引子: 观看完《武状元苏乞儿》后,或许你对武状元的身份和地位产生...
2025-07-18 08:34:47
原创 ...
范进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
2025-07-18 08:34:25
原创 ...
阿根廷,这个南美国家,或许被大多数人认识的原因主要是足球,马拉多纳...
2025-07-18 08:34:12
原创 ...
清朝末年,国家陷入混乱,清政府腐朽无能。在这个动荡的时刻,洪秀全等...
2025-07-18 08:34:02

热门资讯

原创 1... 在之前的日子里,一个年仅14岁的中国围棋天才,田沐沐,以五段的身份在第3届衢州烂柯杯公开赛中披荆斩棘...
南北朝:梁朝18位名将之结局! 阅读本文前,各位官人,对小女子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私信我呦。 南梁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第三个朝代,雍...
原创 为... 因为功臣们就不反对吕后啊——不是“不敢反对”,是“不想反对”。 功臣是谁?张良、萧何、陈平等等。张良...
原创 帮... 荀彧(163-212年),字文若,汉末至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战略家,自小被世人称作“...
原创 商... 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我将带您系统性(拒绝碎片化)的梳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原创 东... 上篇文章谈到了史上最弱的开国皇帝司马睿建立政权,史称东晋,奈何自己势力弱小“王敦之乱”延续到儿子晋明...
原创 南... 文/青山独往 南宋时期,“禹王碑”现世,上面只刻了77个字,至今都没人看得懂 古时候,黄河泛滥是一个...
原创 不... 胡适一生共获得32个博士学位,可是,竟有人质疑其中正经学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的真假问题。 还有...
原创 为... 朱元璋和曹操两者一个能够统一天下,一个却只能三分天下,主要的原因并不在于两者的政治水平和精神能力不同...
邹忌讽齐王纳谏:智慧的力量与国... 在古代齐国,邹忌以其卓越的智谋和巧妙的言辞,成功劝谏齐王接纳他的建议,这一历史事件不仅展示了个人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