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功臣们就不反对吕后啊——不是“不敢反对”,是“不想反对”。
功臣是谁?张良、萧何、陈平等等。张良是谁?当初刘邦想废刘盈、立如意,吕后母子地位岌岌可危,于是张良给出了主意,去请了刘邦想请、却请不动的商山四皓来为太子刘盈站台,最终稳固了刘盈的地位。
萧何是谁?当初刘邦忌惮韩信的军事天才,吕后想除掉韩信,就趁刘邦出行的机会,布置了陷阱,召韩信来议事。韩信也多疑,托病不肯前来。萧何亲自去请韩信:“这么大的喜事,你就是身体不舒服,也应该去支撑着去吧。”这一去,就被“缚”而“斩之”了。
陈平是谁?刘邦临死,已经料到吕氏将会专权,所以派陈平去杀掉樊哙。樊哙这个在鸿门宴上吃生猪肘子的壮士,原来是吕后的妹夫,一定会成为吕氏家族的生力军。可是陈平奉命前往,抓了樊哙,却不急着杀掉,而是押着他慢吞吞地来见刘邦。人还没到,刘邦就死了,樊哙逃出生天。
对于功臣来说,吕后不仅是刘邦的皇后,也是功臣集团的一分子——当初刘邦还没有起事,吕后就散布“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的舆论,为刘邦造势;刘邦起义,吕后又带着刘太公和儿女坚守后方,稳固刘邦的大本营;吕后还曾被项羽俘虏过,做人质,九死一生。所以吕后与功臣集团早就是浑然一体,与功臣个人也有深厚的传统友谊。
刘邦生前为什么没有除掉吕后?因为他很清楚,天下初定,战乱未止,这个烂摊子可不是刘盈这个十六岁少年能支撑的。吕后,只有吕后,作为大汉的实际女主人,才有可能让大汉度过艰难,勉力支撑。
刘邦知道,大臣们也知道。不管是戚夫人刘如意母子,还是大臣中任何一人,都不可能取代吕后,更好地统治这个新生的王朝。而汉朝的存在和繁荣,就是每一个大臣荣宠的基础。他们与吕后,是一荣皆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他们为什么要反对吕后?
可是,等到吕后一死,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女政治家吕后在继承人的问题上,也犯了一般妇人眼光狭隘的错误。她过分重用吕氏族人,排挤刘氏宗亲。这为汉朝的稳定埋下了巨大隐患。
为了大汉地稳固,为了每一个人的荣华富贵,功臣们决定推翻吕后的愚蠢布局。这才有了“诛杀诸吕”、还政刘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