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3年夏季,刘备的逝世对整个蜀汉的局势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三国鼎立时,刘备的离世打击了蜀汉的实力。蜀汉此时正遭受着各种压力和挑战,夷陵大败使得兵力严重受损,同时,关羽和张飞也相继离世,这令素有卧龙之才的诸葛亮在艰难的局势下难以承担起蜀汉的重任。这时,赵云成为了尤为重要的一员。
赵云不仅是一位备受瞩目的武将,还是刘备近三十年的亲信护卫。他在多次战斗中展现出卓越的战斗经验和出色的指挥才能,比如在长坂坡上的单骑救主,以及其他战役中的出色表现。然而,随着刘备、关羽和张飞的相继离世,蜀汉缺乏可用之人,诸葛亮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有人不解为何诸葛亮没有立即重用赵云,而是派遣其他将领,比如马谡,去执行重要任务。然而,这并不代表诸葛亮对赵云有所偏见。相反,诸葛亮非常赞赏赵云的能力。但是他之所以没有立即让赵云承担重任,而是将他留在后方,实际上是出于深思熟虑的考量。
诸葛亮深谙国家大局和政治局势,他明白赵云的重要性。刘备的嫡系和亲信几乎都已经不在了,唯一留下的,就是赵云这位老将。因此,赵云承担了保护年幼的刘禅的特殊使命。在诸葛亮看来,每个人都可以为国捐躯,可是赵云不同。他的死亡不仅可能导致刘禅处境危险,还会让刘禅产生怀疑和猜忌,甚至对诸葛亮的忠诚产生质疑。
诸葛亮明白,如果赵云置身于战场,一旦发生不测,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他决定不让赵云冒险征战,而是将其留在后方守护刘禅,维护着蜀汉的未来和政治稳定。
这种决策,是基于对国家和政治稳定的深刻考虑。诸葛亮绝非不待见赵云,相反,他非常重视赵云的忠诚和能力。然而,在这个困难的时刻,诸葛亮做出了不受重用赵云的艰难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