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大清时期的历史名人,人们常常提及那些励精图治的好皇帝,如康熙和雍正。然而,大清历史上也有一些命运多舛的傀儡皇帝,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光绪帝和溥仪。慈禧太后在临终前曾下达一道密旨,引发了光绪帝的死亡,这是否真的与慈禧的意愿有关?今天我们将探讨一下与慈禧相互“折磨”的光绪帝。
光绪帝,即爱新觉罗·载湉,生于公元1871年,是醇亲王爱新觉罗·奕譞之子。在他年仅4岁的时候,于公元1875年1月被立为光绪帝。然而,在成年之前,朝政一直由慈禧太后牢牢掌握,直到公元1887年,光绪帝刚满十六岁时才得以还政。然而,还政并不意味着慈禧真的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力。在此后的几年中,光绪帝一直在慈禧的影响下度过,感到十分的束缚。
公元1889年,慈禧太后因祖宗礼法的限制,被迫离开皇宫去颐和园养老。然而,她在朝廷内部设置了大量眼线,要求光绪帝每日向她请安,以便了解皇帝的一举一动。朝中大事都需征求她的意见,使得光绪帝实际上在慈禧的控制下换了一种方式被操控。这一时期,光绪帝一直感到非常郁闷,尽管他尝试推动一些有益于国家的事务,却都无法抵挡慈禧的强大力量。
公元1894年,甲午农民战争爆发,光绪帝决定迎战日本,多次下令筹措军饷。然而,慈禧太后一直主张求和,与光绪帝的政治主张形成鲜明对比。此外,光绪帝还曾要求停止修建颐和园,退还海军军饷,这让慈禧感到非常不满。在列强的压力下,慈禧不得不暂时妥协,光绪帝的变法图强计划也被迫搁置。
公元1898年,光绪帝下令革除了礼部尚书怀塔布等六人的职务,并任命谭嗣同等人为军机章京,封官四品参与新政。这一事件引起了慈禧太后的极大愤怒,甚至使得她计划废掉光绪帝。同时,一场由康有人等人发起的慈禧太后捕杀行动也引起了慈禧太后的注意,促使她加速废黜光绪帝的进程。
公元1898年,慈禧太后正式夺回政权,并将光绪帝软禁于宫中。此后的岁月,光绪帝一直受制于慈禧,逐渐失去了政治斗志。到了公元1908年,光绪帝病重,而慈禧的身体状况同样堪忧。尽管两人之间原本是相安无事,互相等待对方的离世,但一切在李莲英向慈禧报告光绪帝的一些举止之后发生了变化。
据说光绪帝在病中常常盼着慈禧早点去世,并在日记中写下:“只盼着老佛爷能死在我之前,如此一来我便也可以在临死前做一些有益于国家的好事,并将袁世凯和李莲英处死。”这些言论被李莲英知晓并告知了慈禧太后,为光绪帝的早一步死亡埋下了伏笔。
关于光绪帝的死因,长期以来一直有各种说法。直到2008年,通过对光绪帝残留的一根头发的鉴定,被证实是砒霜中毒,这终于坐实了光绪帝是死于慈禧之手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