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15轮宫斗,麦肯锡终于当选。这个蓄谋幕已久的反华政客上任后就公开叫嚣,对于未来,他们最大的担忧是落后于中国,过去数十年来,他们通过了许多政策让中国加入到国际体系,但作为回报,中国输出了咄咄逼人的行为和反美主义。
按着他的说法,中国就今天的发展成就,是美国所赐,是对我们的施舍,我们得对他们感恩戴德,永远当上帝供着才对,不供着美国就是我们的忘恩负义,这简直就是狗屁逻辑,我怀疑美国人不学历史!
而事实是我们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大家都是在互惠互利,各取所需。
就拿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来说,美国如果没有需要,会同意中国加入吗?只是中国的发展速度和规模让美国没有想到,没办法像控制别的小国那样去控制中国。我们可以让历史来说话。
回到1944年7月,二战同盟国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开会,讨论战后的经济格局,决定在1947年成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来维护国际正常的贸易。而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自然是发起国,中国本身就是成员国,可是我们为啥又不是了,还是费尽周折的再加入,还有美国从中作梗。
因为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拒绝承认新中国,也就说不承认我们是合法政府,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被世贸组织抛弃了。
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一穷二白,我们急需把国内的事情搞好,走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直道1978年中国对外贸易额在全国经济中所占的比例是非常低的,是否恢复加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无关紧要。
但是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摸索,迫切需要打开对外经贸的新局面。二战之后的许多的新兴国家都是通过出口导向型经济而飞速发展的,像亚洲四小龙。
当时我国的局面是想进口国外的先进设备就必须有外汇,要想获得外汇就只能努力的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简单的说,就是吸引国外的资本家来中国建立工厂,然后呢,出口廉价的衣物等产品来换取外汇,然后国家再拿这些外汇去西方国家引进先进的设备。如果换不来外汇,那么我们接下来就是整个经济建设全部变成了无源之水,只要加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就可以。你在进出口贸易当中取得很多的优惠,反之就会遭遇其他国家的关税壁垒,这是对发展外贸的迫切需要。
1985年,中国重新成为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观察员国,在整个复关和入世谈判当中,最困难的就是同美国的谈判,美国不断刁难中国,最希望中国能够成为其经济上的一个附庸,也就是中国一切的政策都要服从于美国的需要。正是由于美国的刻意的刁难,导致中国未能在1994年之前恢复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地位。
接下来又是一轮又一轮的艰难谈判,在1999年11月最后一次进行谈判的时候,没按美国的意思,谈得很不愉快,美国代表团干脆威胁说要提前回国了,行李都搬上大客车。当时龙永图态度非常坚决,对身边人说,我们谁都不要单独给他们去电话,看谁能熬得住。果然,美国代表团又把行李搬下了车,又出现在了谈判桌上。
为什么在当时中国国力远不及美国的情况下,中国代表还敢应对美国代表呢?根本原因是中国当时还是有相当实力和潜力的。当时我们国家领导人定了调,中国人想加入世贸组织,但也不是没了世贸组织就不能活。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发展出口型经济也是满足于国内的发展需要。中国的经济发展大头呢是国内的投资和消费,不存在严重依赖对外贸易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并不富裕,但是人民拥有朝气蓬勃的热情,为了改善自身的经济条件,干劲十足。这种人文环境高度一致性的国家,在世界上真的找不出几个。
虽然在90年代中国的国力尚无法同美国相提并论,但是我们的发展潜力全世界都看在眼里。
从1978年到1997年,中国经济年增长率高达9.8%,人均GDP增长8.4%,对外贸易额年增长15.6%,外汇储备从1.67亿美元增加到了1398.9亿美元。西方非常清楚,只要投资把中国变成一个巨大的工厂,他们就能够赚取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样,只要能够让中国变成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那么他们同样能够获取巨额的利益。
资本家是从来不会跟钱过不去的。事实上,促使美国能够最终同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也是基于他自身的需要,美国资本在全球扩张,要把二战以后过剩的产能、淘汰的产业转移出去,去工业化之后,美国需要中国作为其廉价商品的来源地。还有美国的农业财团也想打开中国这个广大的市场。
美国从自身利益考量,最终同意中国入世。就是想要架构一个让中国生产低价值的轻工业品去换取欧美生产的高精尖工业品的世界贸易体系。但是美国当时根本没有想到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中国根本就不满足于制作西方国家的代工厂,反而利用加入世贸之后的有利条件,实现了超越式发展。
中国加入国际体系,是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不是哪一个国家的施舍和恩赐。所以当我们对历史了解的越深越细,就越能看清当下的一时一世。今天看麦卡锡的叫嚣就是一个毫无办法人的一种乱吼乱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