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代镇守边关的大将,明明手握几十万大军,为何不敢造反?怕啥?
创始人
2025-07-18 00:02:20
0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如果喜欢本期话题,可以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按钮,你的支持是我创作路上最大的鼓励!

在古代,驻守边关的大将们往往手握几十万大军,要想造反根本就是分分钟的事情,但不管是史书记载还是影视作品中,都很少看到边关将士造反的情况呢?他们如此老实,究竟是实打实的忠心护主还是另有隐情,不敢造反呢?

边关大将为何不造反

大家好,我是小智!针对上面说的问题,其实从史料记载来看,造反肯定是想造反的。就算不是所有人,也一定是有人想的,毕竟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除此之外,在冷兵器时代,谁拥有了军队谁就拥有了话语权,再加上天高皇帝远的,在边关地区大家只见将军不见皇帝,因此要单论造反的硬件儿,那无疑是都具备了,那为啥造反只能是想法而不敢变成现实呢?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输不起,不敢造反。

在古代,皇帝要派谁去驻守边关,可不是说给你一队人马一笔钱,然后让你带着全家老小,上上下下,开开心心的就去了。而是你一个人去边关,家属什么的根本不让带,就算让带家属,也只可能是带儿子等小辈,数量也不可能多,并且去也是当劳动力。

虽然皇帝明面上说的是边关条件艰苦,家人们就留在皇城他给你照顾,实际上用意大家都懂,把家眷留下来就是来当人质的,防的就是你造反,毕竟皇帝也不是吃素的。

因此将军虽然在边关实力雄厚,手握几十万大军,但奈何一家妻儿老小的性命都被皇帝死死捏在手上,因此真要是揭竿而起造反了,九族估计都得整整齐齐去阎王殿报道,不管是风险还是代价都太大了。

而且造反这事儿还不一定百分百成功,事实证明也没几个人成功,但失败是常有的事情,而一旦失败又是全家掉脑袋的事情。因此这种几乎只赔不赚的买卖,如果没有万全的准备或者真正的雄才大略,真的没几个人敢做。

另外两大重要因素

在天高皇帝远的古代,边关将军手握重兵,制霸一方,历朝历代却为何少有造反之人呢?

边关将军手握重兵却鲜少有人造反,不是因为人人都对皇帝忠心耿耿,更不是因为对权利没野心,而是受到了各种因素的限制,比如前面我们提到的代价太大,输不起。其实除了这个因素外,还有另外两个重要因素,接下来我们说第二个。

造反夺权不是看谁嘴皮子利索,而是要看谁的拳头硬,因此武力值的对决是少不了的,简而言之,就是你得有军队有实力去抢去夺,那驻守边关的将领是否有这个实力呢?答案是没有。虽然他们手下确实有几十万的人,但不代表他们就能叫得动这些人,这和古代的调兵制度有关。

在宋朝,驻守边关的将军和工具人差不多,虽然挂着将军的头衔,但他们却没有调兵遣将的实权。就拿宋朝来说,调兵权在枢密院,领兵权在三衙,因此边关的将领其实就是个工具人,根本就没有调兵遣将的权利。

边关没事的时候,他们就是个闲职,等到边关有事儿的时候,他们也只能听从朝廷的安排,皇帝说这仗怎么打就怎么打,人员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将军只需要按指令执行就行,根本没有什么自主权。

另一方面,我们能想到的问题,皇帝也能想到,所以为了防止边关将领造反,宋朝建立了将领轮换的制度。领军隔一段时间就轮换一次,士兵和将领之间往往都还没有熟悉起来就又换人了,这使得将领想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军队根本就不可能,兵马都没有,即使想造反那也是痴人说梦。

纵观历朝历代,虽然其他朝代在调兵制度上没有宋朝那么严格,但都不相上下,因此多少从根本上打消了将领们造反的念头。即使有一两个天选之子掌握了调兵权,造反的可能性也不大,毕竟边关将领中少不了有皇帝的心腹。

这些人一般很难被收买,因此边关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肯定会第一时间上报给皇帝,造反这件事儿估计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后勤在朝廷手里

在古代,朝廷为了保证边关安全往往会派重兵把守,并且驻守将领全是悍兵强将,这些人手握几十万大军,却为何没人造反呢?

前面我们从调兵制度和家庭因素分析了为什么边关将领不造反,接下来我们看最后一个因素:后勤保障。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打仗都是靠人去实现的,是个人就要吃饭,因此后勤保障非常重要,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说法不是没有道理,尤其是在冷兵器时代,拼到最后基本上拼的都是后勤。

那边关是否有这个后勤保障能力呢?客观分析来看,也是没有的。边关后勤一般都是靠朝廷进行补给,朝廷就算是给迟了,温饱都成问题,更别提不给了。另外边关虽然也有地,但大多环境恶劣,想要自给自足都难,更不可能支撑军队发动战争。

很多时候朝廷想要发动战争都要掂量掂量国库是否充盈,就更别提边关了。

比如明朝在萨尔浒战役之前,光是准备工作就做了一年,为了凑够军费支出,几乎把能用的钱都用了,然而即便是这样,也只能维持几个月的时间。想想,朝廷举全国之力打仗都如此费劲,更何况本就靠朝廷养活的边关,只要皇帝一声令下,断了后勤,造反这事儿差不多就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

再大胆假设一下,有人非常幸运,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了,那造反成功的概率也不大。一方面从边关打到京城,中间有太多关卡要过,军队的补充就是一个大问题。在过去,除非朝廷已经腐败到极致,百姓生活民不聊生,不然普通人没几个人愿意跟着一起造反。

造反这事儿对普通人说,建功立业的可能性不大,横竖掉脑袋倒是有可能,输了脑袋被朝廷砍,赢了很可能被自己人砍。另一方面,就算成功打到了京城脚下,也还要面对数十万装备精良的中央军,最终的结果都可能是死路一条。

人都是贪生怕死的,既然造反十有八九都是死的,那还是算了,乖乖当个将军也挺好。好了,本期视频就到这里,如果喜欢本期的视频,给小智一个点赞关注,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我们下期再见!

相关内容

墨加两国加强贸易合作应对美...
墨加两国深知美国关税带来的挑战,积极加强贸易合作以应对。双方意识到...
2025-07-17 12:39:08
某科技公司未落实网安保护义...
某科技公司因未落实网安保护义务而遭受重罚。该公司在网络运营过程中,...
2025-07-17 12:38:55
央视关注福州:高温酷暑持续...
近期,央视将目光聚焦于福州。在这高温酷暑持续的时节,福州的亲海游却...
2025-07-17 12:37:37
原创 ...
中国几千年来,英雄辈出,却唯独项羽一人独占鳌头?在历史上,他是唯一...
2025-07-17 12:33:49
原创 ...
文|a龙景生 编辑|a龙景生 前言 英帝国是历史上最为辉煌和强大的...
2025-07-17 12:33:47
原创 ...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
2025-07-17 12:33:44
原创 ...
1398年6月24日,开国皇帝朱元璋驾崩,就在那年的5月13日,一...
2025-07-17 12:33:44
原创 ...
齐国做为春秋五霸的首霸之国,其崛起之势如火箭,陨落之势也如流星。强...
2025-07-17 12:33:34
原创 ...
清朝末年的人民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真的像宫斗剧里演的那样吗?电影...
2025-07-17 12:33:26

热门资讯

原创 这... 引言:“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都说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朝代,也是中...
原创 成... 成吉思汗一生奋战四方,但他的死引发了蒙古帝国的内讧,特别是在他的儿子们之间。这场家族之争不仅影响了整...
原创 楼... 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多次进入罗布泊进行湖底钻探取样,他们估计罗布泊的水量可能经历了多次干湿波动。 因...
原创 胤... 清朝有12位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其中又分为清初以战功分封的八大铁帽子王以及清中后期以恩封的四个铁帽子...
原创 圆... 圆明园十二兽首中的马首在时隔160年之后终于回归圆明园了,12月1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将圆明园马首铜像...
原创 欧... 一、波兰吉格蒙特三世时代的历史背景与政治制度 波兰历史的背景可以追溯到 公元966年莫什斯拉夫一世领...
原创 王... 走麦城与夷陵之战过后,三国前期众多的英雄人物相继陨落,到了后期王平的实力才逐渐显现出来了。征南之战中...
原创 怪... 夫子在《论语》中提到“温、良、恭、俭、让”,强调了为人处事的五个方面的品德。 而武则天在古代也曾强...
原创 唐... 文 / 子玉 有作业可抄确实是一件幸福的事,不管你作为参考的案例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 就像领导交给你...
原创 刘... 对于皇室而言,没有婚姻没有爱情,只有政治和利益。刘禅是蜀国的皇帝,他的皇后自然也是要刘备和诸葛亮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