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一位老部下来找邓小平,有事请他帮忙。邓小平看到当年的警卫员成了大将军,非常高兴,了解了他的来意后,邓小平指出:内部不团结很不利于工作,这样吧,我请几位老总开个会。
这位老部下到底是谁呢?
他就是开国上将韦国清,广西东兰人。1929年,邓小平和张云逸领导了著名的百色起义,年仅十几岁的韦国清参加起义,并给两位首长站过岗,可不就是他们的警卫员吗?
红七军离开广西,一路辗转北上,经历了一次小长征,汇入了中央苏区,韦国清后来担任干部团代理团长。到解放战争时期,韦国清已经是指挥千军万马的苏北兵团司令员、第十兵团政委了。
那么,韦国清来找邓小平所为何事呢?建国后,中央准备让韦国清离开军队,改任外交工作。正好,越南领导人胡志明来到北京,请求派军事顾问团帮助他们打仗。
中央就想到了韦国清,他是广西人,广西和越南相邻,让韦国清去,最合适不过了。韦国清就被任命为军事顾问团团长。刘少奇专门和他谈话,指出,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提出来。
当务之急是要组建顾问团的机构,选调干部。刘少奇亲自给韦国清写了一封介绍信,拿着这封信,韦国清可以去找几个在京开会的野战军负责人要人要干部。
也就是说,顾问团的人员需要从各个野战军中挑选。虽然有刘少奇的介绍信,可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韦国清是第三野战军的将领,对陈毅他是熟悉的,可是对其他野战军的首长他不熟。
正在犯难之际,韦国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老首长邓小平,那是他在红七军中的老首长,老政委,如今邓小平已经是第二野战军、西南军区的政委了。
说到这里很多人会有一个巨大的疑问,1950年的时候,邓小平不是应该在大西南吗?他是西南军区的政委。这一年的3月底到4月中旬,邓小平进京参加由毛主席主持召开的中央会议,开完会才返回大西南。
韦国清就是在此期间见到邓小平的。当年的警卫员,已经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上将军,邓小平感到非常欣慰,仔细聆听了韦国清的汇报,邓小平迅速理清了思路,他一针见血地指出:
你担负的这个任务非常重大,顾问可以从各个野战军选调,但是你的几位助手和团部工作人员应该都由第三野战军配备,我们在国内,团长和政委还闹不团结呢,你到了国外首先要搞好内部的团结,不然对工作很不利。
邓小平高屋建瓴,高瞻远瞩,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韦国清是第三野战军的将领,他的主要助手当然要从最为熟悉的第三野战军中选拔,这样有利于团结,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接着,邓小平又说,与其你一处一处地跑,倒不如我请几位老总聚在一起,开个会,由你当面说说更好。
这可是帮了韦国清的大忙了。他一个一个地去找,需要耗费时间不说,肯定也会遇到很多麻烦,甚至阻力。邓小平的这个主意很好,把韦国清需要找的人请到一起开会,那真是求之不得了。
第二天,邓小平亲自出面,邀请彭老总等几位野战军的首长聚到一起,韦国清出示了刘少奇的亲笔信,并说明了需要选调干部的情况。几位首长都表示:
支持兄弟国家,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履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义务,任务重要,意义重大,坚决支持,要人给人,要装备给装备,需要什么给什么,需要多少给多少。
如此棘手的问题,居然这样顺利地解决了,还是邓小平有办法。韦国清真是十分感谢,并十分佩服老首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