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甲午战争炮弹掺沙?参战将士被诋毁上百年,又有新证据出水
创始人
2025-07-17 03:03:27
0

1894年,按照我国的传统纪年,这是一个甲午年。7月,由日本挑起战争,大清帝国被迫与其开战。两个月后的1894年9月17日,其中的一场黄海海域战斗打响,自12点50分海战至下午5点半结束,历时5个多小时,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以至于在世界海战史上都极为罕见。

最终的战果是,大清帝国海军惨败,号称亚洲最强的北洋舰队遭遇重挫。消息传开,国内朝野震动。

大清的群臣可能当时并不清楚,这场被日后称为“甲午战争”的失败,会成为大清帝国乃至整个东亚历史的拐点。

当时,北洋舰队的7艘主力舰总吨位为27000吨左右,而日本海军的五艘主力舰吨位为14000多吨,前者几乎超过后者一倍,实力遥遥领先。

以当时的情况来说,北洋舰队旗舰“定远”号排水量7340吨,而姐妹舰“镇远”实力同样相当,两艘军舰于1881年开工建造,三年后完成,定远号花费140万两白银,镇远号花费142万两白银。两艘姐妹舰船号称“亚洲第一巨舰”,为北洋舰队主力舰。

北洋舰队的实力亚洲第一当之无愧,但这种情况在这次大战后悄然转变。

激战了整整5个多小时。海战战果以北洋舰队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5艘军舰,死伤官兵千余人;日本舰队“松岛”、“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5舰受重创,死伤官兵600余人。

这次战役被后世定性为“惨败”,大清帝国被迫赔偿2.3亿两白银,相当于清王朝3年财政收入,洋务运动三十年的收益一朝变成日本的大礼包。为何北洋舰队实力亚洲第一却遭到惨败,原因相信大家已经讨论了很久。

这场在19世纪末的海战影响至今仍在持续,许多人一直没搞懂,甲午海战为什么会输掉。由于当时各种形势复杂,事务繁乱,这场被称为耻辱的海战被误读,100多年来各种奇谈都出来了,其中有人提出了战舰沉没原因的分析,其中一个观点颇为引人注目:这些沉舰是由于使用了掺沙的炮弹所致,并且流传甚久。这直接导致那些英勇作战、为国捐躯的参战将士们被责骂和诋毁了上百年。

历史原因我们无法深究,距离现代较远的是1962年上映的老电影《甲午风云》,该片讲述了邓世昌在中日甲午海战中反对李鸿章主和,指挥北洋舰队英勇抗击日本海军,在弹药用尽后,率领致远号战舰硬撞敌舰吉野号,不幸被鱼雷击中以身殉国的故事。电影中有其中一幕:战士们拿起火炮弹药倾倒,倒出的不是火药而是沙子!那一瞬间,观影者心中充满了愤怒,纷纷把矛头对准购买炮弹的军官。

大连庄河海域的一艘沉船,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甲午海战中沉没的“经远”号,但一直没有确凿的证据予以证实。2018年,这艘沉睡在海底124年的舰船被国家文物局证实,它就是124年前中弹沉没的“经远”号。

到了2023年的近日,甲午战争沉舰又添加了不少实证,直接辟谣炮弹掺沙一事。随着山东威海“靖远”号遗址水下考古调查揭露,“炮弹掺沙”并无实证,得出的结果反而证明了大量弹药是比较先进的,有许多都是从英国直接订购的。在现场也发现大量弹壳,这可以充分说明在海战中存在大量反击行为。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实际上炮弹里面装沙子在19世纪很常见,这种炮弹是实心弹的一种,击中敌舰后不会爆炸因此威力不大。需要和另一种炮弹配合使用,才能达到效果。因为当时各国主力舰火炮的命中率低得可怜,只有3.5%-—4.7%,要想击沉一艘舰船就需要有足够数量的炮弹击中敌舰,没有个数百发想都别想。

另外,流传较大的也有主炮晾晒衣物这个说法,用这个证明北洋舰队那败坏到极点的军纪。

其实这些流言是日本人的策略之一,他们为了坚定的信念,提高作战信心,早在甲午海战之前几年就开始了舆论战,要先从心理上攻占优势。于是“北洋舰队在旗舰定远舰的主炮炮管上晾晒衣物”的大量信息开始传播。

不仅如此,为了将这个谎言彻底落实,日本在1899年大规模印刷了明信片,上面写着“东乡平八郎看到定远舰上晾了很多衣服”。实际上明信片上的军舰根本不是定远舰,只有一根桅杆、一个烟囱,而定远舰有两根桅杆、两个烟囱。

还有更多类似的坊间流言传:军舰大炮炮口都是灰尘;军舰上聚众豪赌;军舰的官兵们上岸进行集体招妓等。由于宣传得太过成功,不仅外国人甚至我们自己的学者都纷纷引用,用来说明北洋舰队官兵们的纪律败坏到极点。

所以,到底是大清的官员徇私舞弊中饱私囊,还是西方列强狡猾阴险坑了我们一把?就由读者思考了。

要想完全揭示历史事件的真面目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很多人已经过世,留下的只是代代相传,不敢当作信史。这次“靖远”号遗址发掘出水的大批文物,为甲午战争研究增加了实物证据,炮弹掺沙子、炮管凉裤衩这类历史流言,都被证实是子虚乌有的,被澄清了,根本没那回事!

随着考古的不断发现,将让我们更加接近真实的历史,通过这种历史事件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历史的真相,尽可能还原真实的历史,这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意义之所在,从而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历史也是一面镜子,通过研究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更好地认识到我们应该走向何方。

相关内容

“首发”“首秀”“首展”落...
贝特瑞发布行业首款硅负极专用石墨材料、朗新科技集团发布AI能源大模...
2025-07-17 00:39:49
两大板块短期销售承压,新疫...
7月14日,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泰生物”)发布公...
2025-07-17 00:38:57
机构席位卖出469.57万...
每经讯,2025年7月16日,北交所上市公司方盛股份(832662...
2025-07-17 00:38:35
原创 ...
7月12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荒漠见证了中国核工业史上最硬核的时刻...
2025-07-17 00:37:48
聚焦主业 紫江企业筹划转让...
7月15日晚,紫江企业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向上海威尔泰工业自动化股份...
2025-07-17 00:37:48
供应链里看共赢丨从滚烫炉火...
链博会的“链”,是全球伙伴手拉手的纽带。这条看不见的“链”,一头扎...
2025-07-17 00:37:14
原创 ...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日本,经历过一个 经济过热 的时期,彼时豪横...
2025-07-17 00:33:55
原创 ...
文|嘉生 编辑| 木易历史 ?——【·前言·】——? 缅甸殖民时期...
2025-07-17 00:33:50
原创 ...
引言 衣冠南渡的历史背景包括南北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2025-07-17 00:33:46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现如今,冷兵器的时代已经成了过去,冷兵器也不再作为一种实战中的工具,但还是有不少人愿意收藏研究,更多...
原创 汉... 我常说,一个人不要轻易、随便去给自己找标杆,假如你一不小心给自己找了一个你一辈子也超越不了的坐标,那...
原创 苏... 俄罗斯在波罗的海飞地加里宁格勒,二战前属德国,在如今俄乌战争之际,俄罗斯与北约对立,德国有无可能收回...
原创 李... 公元630年,李靖以3000轻骑夜袭阴山,取得阴山大捷;随后其徒苏定方以200死士突袭东突厥大营,彻...
原创 秦... 大多数人的历史观都是标签化的,也就是我们在评判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时候,都是带着先入为主的情绪的。这...
原创 清... 清朝虽然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封建皇朝,但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来说,了解程度只有一知半解。平常除...
原创 为... 同样能征善战,同样英勇神武,为何李世民敢造他爹的反,而朱棣却不敢在朱元璋活着的时候造反呢?李世民为何...
原创 东...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之一,西晋王朝的名声无疑要恶劣甚至败坏得多。在终结三国乱世之后,西晋不仅没...
原创 毛... 文 扬名历万 编辑 扬名历万 前言 对于那些受邀参加开国大典的人而言,能见证新中国的成立,那将会是一...
原创 为... 明清这套制度,只要皇帝愿意,完全都可以把文官宦官外戚压的死死的。 明朝就不说洪武永乐这些创业的了,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