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同时也发现了古巴,当时岛上的土著印第安人有6万多人。然而仅40多年后,古巴印第安人就在西班牙人的屠杀和瘟疫下基本灭绝。
古巴印第安人的灭绝是一场惨剧,可令人讽刺的是,西班牙国王当年甚至曾下令“善待和保护印第安人”。这种矛盾又荒诞的历史,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
三百人的殖民武装团伙
当哥伦布发现美洲后,西班牙各路探险家接踵而来。1508年,西班牙航海家塞巴斯蒂安·奥坎波花费8个月时间环绕古巴,证明这是一个大岛。不仅如此,奥坎波还敏锐发现了古巴的经济价值——优良的海港、大量近海鱼类、肥沃的土地以及多种矿石。回到伊斯帕尼奥拉岛(西班牙最先殖民的西印度岛屿之一)后,奥坎波开始大肆鼓吹对古巴的殖民。
然而,西班牙王室却对征服古巴不太热心,王国议会甚至没有提出过武装远征的问题,蜂拥而上的是盘踞西印度群岛的冒险家们。伊斯帕尼奥拉岛很快组成了一支半官方的古巴武装殖民队,领队的是伊斯帕尼奥拉岛副长官迭戈·维拉斯奎兹·德奎利亚尔(DiegoVelasquezdeCuellar)。
迭戈·维拉斯奎兹,于1464年出生于西班牙小镇奎利亚尔的贵族家庭。这个贵族家族有不少从军,或者任职宗教裁判所,迭戈·维拉斯奎兹也曾经从军参战,但并没有什么建树。直到1493年,他参加了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海,从此迅速发迹。
维拉斯奎兹首先在伊斯帕尼奥拉岛开采金矿,并成为当地的副长官(长官是哥伦布之子迭戈·哥伦布)。得知奥坎波的事迹后,他在野心的驱使下拿出大量金钱资助殖民队的成立,并因此当选了队长。
应召而来的武装殖民者很快达到了三百多人,包括雇佣兵、方济各会教徒、小官吏、种植园主等等各色人士。其中有一人叫做埃尔南·科尔特斯,就是后来大名鼎鼎,征服了阿兹特克帝国的科尔特斯。
1511年,迭戈·维拉斯奎兹率领的西班牙武装殖民队登陆古巴东北部的一个小半岛。从此开始,岛上的土著印第安人的末日降临了。
火、十字架和剑
殖民队登陆古巴后,首先建立了一个小据点,命名为圣亚松森·德巴拉科阿,领队的维拉斯奎兹自然也成为了古巴的首任殖民长官。
随后的四年里,维拉斯奎兹先后指挥建立了巴拉科阿、巴亚莫、圣地亚哥和哈瓦那等据点,后来都发展成为古巴的重要城镇。但是,这些据点的建立,也伴随着对当地土著的屠戮。
维拉斯奎兹在建立第一个据点圣亚松森·德巴拉科阿的同时,就迅速“清除”了外围的印第安部落,并俘虏了当地人的酋长卡西克·哈撒威。
西班牙人在处决这位酋长的同时,却假惺惺建议卡西克·哈撒威皈依基督教,以得到“和基督徒一样有尊严的死亡和葬礼”,从而体现文明社会的“人性”。
酋长卡西克·哈撒威的回答非常简短——如果皈依基督教意味着“在西班牙人陪伴下在另一个世界获得永生”,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于是,西班牙人用火刑柱活活烧死了印第安人的领袖。
纳尔瓦兹先遣队
建立最初的殖民据点后,武装殖民队开始迅速向岛上扩张。经过短暂的军事会议后,维拉斯奎兹派纳尔瓦兹带领一支先遣队,包括一队火绳枪手和十几名骑兵(总数大约一百多人)向岛的西南部进行侦察。在这里,先遣队再次发现了一个大型的印第安人聚居点,估计有数千人的规模。
这一次,西班牙人再次玩起了“和平手段”。纳尔瓦兹与当地人谈判,宣称他们只是航海来的旅行者,并不想打仗。但是纳尔瓦兹却“友好地建议”印第安人皈依基督教,并且宣誓成为西班牙国王的臣民。
面对这种“神经病式”的交流方式,印第安人自然不感兴趣。但土著居民有一件事却看得清,那就是西班牙人试图奴役他们,于是居民们进行了武装反抗。但是,西班牙人凭借武器优势镇压了这些反抗,土著居民大量被杀害,幸存者也被迫逃离家园。
随后,纳尔瓦兹先遣队继续进行武装侦察,并且在周边征召了一千名印第安土著作为仆从军。在没有任何抵抗的情况下,这支颇具规模的杂牌军很快抵达古巴岛中部,在卡马圭附近又建立了一个据点。
殖民者屠村的原因,只因不让进一间屋子
就在此时,纳尔瓦兹先遣队实施了一场令人发指的暴行。西班牙殖民者在一个印第安人大村镇,这里住着大约3000名土著居民。最开始,殖民者和土著居民似乎很融洽,印第安人友好地邀请客人一些吃木薯和烤肉。
但是,宴会中一名西班牙人突发奇想,非要进入镇内一座紧闭的大房子。当地居民坚决反对,双方发生了争执。这名西班牙人二话不说,拔出佩剑就开始在人群中砍杀!随后,其他西班牙人也纷纷掏出武器,一场盛大的宴会瞬间变成了大屠杀,3000多名居民几乎被杀光。
后来分析,这间禁入的房屋可能是当地人祭祀的场所,平时不对外开放。西班牙人大开杀戒闯进这间屋子,却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物品。随队的牧师拉斯卡萨斯表示非常愤怒,他对纳尔瓦兹只说了一句:“我应该把你们都送去地狱。”
这场骇人听闻的大屠杀迅速传遍了整个岛屿。从此,西班牙人再也没有遇到有组织的抵抗。许多岛上居民开始逃离古巴,跑到邻近岛屿或者大陆上,剩下的居民也不敢再反抗,只能惶恐地顺从西班牙殖民者。
西班牙国王下令“保护印第安人”
从此开始,西班牙人可以随心所欲地在古巴岛上定居。岛上原有6万多名居民,在屠戮和逃亡后空出了大片土地。西班牙移民在岛上寻找黄金,但更有价值的经营活动还是农业和畜牧业。
西班牙移民大量种植热带作物,包括木薯、红薯、马兰加根和稻米,还积极饲养牛和猪。在古巴空旷的田野里,家牛和家猪几乎不需要费什么劳动,就能大量繁殖。其中,猪在短短三年内就增长到了3万头。古巴变成了西班牙殖民者主要的食品基地。
这时,古巴岛上残存的印第安人成为了一个问题。新来的西班牙移民,不断要求古巴总督迭戈·维拉斯奎兹(1511年-1524年任职)在岛上引入海外属地惯有的土地赠予制度,即无条件将土著居民的土地分配给殖民者使用,甚至还包括土著居民自身,也就是充当奴隶。这项“改革”的主要支持者,就包括了埃尔南·科尔特斯。
迭戈·维拉斯奎兹还算要脸,在表面上拒绝了这个提议,也因此和科尔特斯等人产生了矛盾,后者甚至一度想以“叛国者”的理由杀死总督。尽管如此,古巴印第安人的待遇,这时候已经和奴隶没什么区别了。
关于印第安人,西班牙国王还专门给迭戈·维拉斯奎兹发来亲笔信,信上要求让印第安人皈依基督教,并且任命审计员保护印第安人“不受虐待”,并教导他们为新主人的利益而“工作”。
按照国王的“善意”要求,印第安人每年要为西班牙人无偿劳动一个月,但西班牙人必须为土著劳工提供衣食,其中包括从边远村落赴工作地点的途中食物。为了避免这个麻烦,西班牙殖民者干脆强迫土著居民迁离家园,搬到殖民城镇的郊区。
最后,西班牙国王所谓“善待印第安人”的政策,进一步加快了土著居民的灭绝。岛上残余的印第安人只能丢弃家园,背井离乡移居到西班牙的城市。生活环境的不适应,再加上天花、麻疹等欧洲传染病大肆传播,印第安人的人口在短时间内迅速减少。
古巴印第安人的最后灭绝
值得一提的是,天花病毒不仅杀死了古巴的大量印第安人,而且随着岛上土著居民的逃离,还传播到了美洲大陆上。以至于科尔特斯等人远征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的时候,发现天花已经比西班牙人更早到来当地,造成了灾难性的死亡率。
时间到了1540年左右,古巴的土著印第安人几乎完全灭绝,只有一些与欧洲人的混血后代幸存下来,严格意义上的“土著居民”已经完全消失。到了现代,古巴印第安人的踪迹只能从博物馆里找到。
令人讽刺的是,此时的古巴却成为了欧洲人心目中的天堂。欧洲移民在岛上的生活越来越舒适,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而且人烟稀少,几乎不存在生存竞争,甘蔗和烟草等高价值经济作物还让种植园主们发了大财。
唯一的缺点,就是在种植园工作的印第安人死光了,让殖民者很头疼。西班牙国王和官员也很遗憾,认为“保护和鼓励土著人口劳动”的措施没有产生效果。
很快,殖民者们就找到了解决办法——从非洲贩运的黑人奴隶,这时开始大量被运到古巴,被驱赶进入种植园工作。(作者:陶慕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