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乡下郎中为慈禧看病,慈禧大叫:好痒,郎中阻止:别动,否则不灵
创始人
2025-07-16 20:32:46
0

慈禧大叫:“好痒”,乡下郎中禹会元阻止:“别动,否则就不灵了”。清光绪28年,慈禧太后脖子上长了疮,久治不愈,最后被禹会元用蚂蝗和蛆治好。

慈禧的升迁之路

慈禧刚进入皇宫时,只是一个普通的妃嫔,但她不急不躁,一点一点的努力,不断学习、不断积蓄力量,后来她等到一个机会。

咸丰皇帝体弱多病,甚至连批阅奏折都成了问题,而慈禧太后却能写得一手好字,因此她等来了机会,奏折批示由咸丰口述,慈禧书写。

有人会问,写几个字又能怎样?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

:在奏折上写的每一个字,都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生杀予夺、贫穷富贵都在转笔之间,书写奏折就相当于进入了权利的核心。

二是

:慈禧能为皇帝书写奏折,表示得到了皇帝的充分信任。

三是

:熟能生巧,批复奏折时可以在不违背咸丰意思的同时,加入自己的想法,甚至咸丰有时也会征求慈禧的意见。

很快,慈禧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机遇,掌握了处理国家大事的方法,而且自己上位成为贵妃,甚至太后。

慈禧的成功离不开两大亘古不变的因素:

一个是自身努力,一个是机遇。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就是要努力提升自己,然后抓住机遇。

慈禧太后脖子长疮

掌握了权力之后,慈禧太后非常注重享受,生活十分奢侈,不知道是不是好东西吃多了,光绪28年,脖子位置长了疮。

而且是较为严重的对口疮,在后颈部,对着口部,所以称为对口疮。

太医们看了很久,病却没有控制住,甚至还有加重的趋势。此外,这个疮让慈禧睡不好觉,胃口也不好,吃不下什么东西。

慈禧的脾气逐渐变的暴躁,伺候她的宫女太监们稍有不慎,就会被斥责打骂,甚至棍棒交加。

有一次,一个宫女不小心碰到了慈禧颈部的疮,慈禧大怒,最后被活活打死,一时间宫中人人自危。

大太监李莲英知道必须尽快治好慈禧的病,否则自己也免不了倒霉。他明白,明哲保身的太医们是靠不住的。

因此,李莲英放出消息,让人寻找能够治疗对口疮的乡下郎中。此时,正在京城附近游医的禹会元被带到皇宫为太后看病。

御医们为何不治慈禧的病

禹会元是一个乡野郎中,但他医术高明,有神医之称,具有相当高的名气,而且医德很好,常常免费为贫穷百姓治病。

禹会元进宫,与其说是被请进皇宫的,倒不如说是被抓进皇宫的。不分青红皂白,突然被侍卫强行带进皇宫,禹会元被吓得面如土色,浑身颤抖。

要说找自己来看病,宫中太医众多,而且医术高明,显然说不通,要说不是来看病,也说不通,因为自己只会看病,禹会元像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到了皇宫之后才被告知,是为慈禧太后看病,当他详细了解了慈禧的病情之后,才明白为什么御医们“束手无策”。

对口疮是一种恶疾,民间相传,一旦与嘴巴双向贯通,人就会有生命危险,但是这种病并不难治。

只需要切除疮口腐肉,排出内部脓血,然后用草药外敷加内用,精心调养一段时间就能痊愈。

可问题就在这里

大权在握,九五之尊的她是不可能让人在身上动刀子的。

此外,慈禧太后十分注重自己的容貌,包括头发和皮肤的保养不仅奢侈,而且非常尽心。

但是用刀子剜肉,疼就不说了,还会损伤大面积皮肤,即使治好了,也会有一个大大的疤痕,所以太医们迟迟治不好的原因,不是不会治,而是不敢治。

禹会元用水蛭(蚂蝗)蛆虫治病

太医们虽然不敢动刀治疗,但也不是没有行动,毕竟吃着皇家饭,保住饭碗最重要,他们采取了非常保守的治疗方法。

禹会元看到,太医们只在疮口处下了一个捻子吸取脓液,想到太医们的担忧顾虑和自己一样,而且自己也没有更好的方法,他禁不住愁上眉梢。

事到如今,禹会元思考的不是如何为慈禧治病,而是如何脱身,如何尽快离开这个危险之地。

禹会元看着疮口,装作若有所思的样子,然后郑重的说:“回禀太后,请太后安心,您的病不难治,草民保证药到病除。”

慈禧太后露出疑惑的神情,有点不太相信,禹会元接着说:“只是草民缺一样趁手的工具,等草民回去取来,定能让太后身体痊愈。”

一旁的李莲英是何等人物,他阅人无数,是个顶级老油子,看人非常准,已经看透了禹会元想开溜的心理。

况且人是他找来的,治好治不好总得有个结果,如果病还没有治,人已经溜走了,他也难逃责任。

李莲英赶紧插话道:“禹郎中,太后凤身玉体,为太后诊病是你天大的造化,你要珍惜这个福分,若是不尽心治病,咱家定要吃不了兜着走。”

听了李莲英的话,禹会元明白对方已经看透自己的想法,但是要回去取工具的话已经说出口了,他又不得不硬着头皮接着说。

禹会元道:“太后福泽安康,定能万寿无疆,身体只是微恙,待草民取来治病的东西,定能药到病除。”

李莲英早就想通了禹会元的心理,更关键的时,他也想出了对策,当禹会元准备退走时,李莲英随手招呼了两个太监和两个侍卫跟着禹会元。

并不是为了拿工具的禹会元非常紧张,这下肯定逃不掉了,必须真的去拿工具,怎么办呢?他紧张的冒出一身冷汗,思考该如何应对。

在回去的路上,他们路过一个小池塘,禹会元并没有心情欣赏池塘中绿色的荷叶和绽放的荷花,却急中生智想到了一个办法。

他立刻让小太监下池塘捉了几只水蛭(蚂蝗),看到那几只生龙活虎的水蛭,禹会元仿佛看到了救命稻草,立刻返回皇宫。

李莲英看到禹会元很快回来,也非常高兴,只见禹会元把几只水蛭放到慈禧的疮口处,他非常紧张,手里捏了一把冷汗,但是又不能贸然拆穿,只能看结果。

水蛭闻到脓血的味道,非常活跃,大口的吮吸脓血。这时,被蒙在鼓里的慈禧太后感觉到后颈部奇痒难忍。

当慈禧太后大喊好痒,并准备用手去抓时,禹会元赶紧制止了道:“太后,断不可用手去抓,否则就治不好了。”

太后强忍住痒,很快几只水蛭就把脓血吸干净,禹会元把水蛭一只只的拽出来,一旁的宫女太监看的清清楚楚,却都装作没看见。

令众人惊奇的是,慈禧感觉疮口处非常轻松,心情很好,不断称赞禹会元医术高明。

到了第二天,禹会元又找来了几条吃腐肉的蛆虫,疮口处的腐肉被清除干净,然后又在伤口处上了草药,没过多久,病就痊愈了。

身体恢复如初,慈禧非常高兴,她难得动笔,却挥手写下了“

御医神手

”四个字,送给了禹会元。

给我们的启示

禹会元是清代的一位名医,他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非常受百姓的尊重。我们可能成不了像禹会元这样的名医,却可以不断提升自己,成为自己所在领域的能手。

?参考资料:《清人逸事》

相关内容

墨加两国加强贸易合作应对美...
墨加两国深知美国关税带来的挑战,积极加强贸易合作以应对。双方意识到...
2025-07-17 12:39:08
某科技公司未落实网安保护义...
某科技公司因未落实网安保护义务而遭受重罚。该公司在网络运营过程中,...
2025-07-17 12:38:55
央视关注福州:高温酷暑持续...
近期,央视将目光聚焦于福州。在这高温酷暑持续的时节,福州的亲海游却...
2025-07-17 12:37:37
原创 ...
中国几千年来,英雄辈出,却唯独项羽一人独占鳌头?在历史上,他是唯一...
2025-07-17 12:33:49
原创 ...
文|a龙景生 编辑|a龙景生 前言 英帝国是历史上最为辉煌和强大的...
2025-07-17 12:33:47
原创 ...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
2025-07-17 12:33:44
原创 ...
1398年6月24日,开国皇帝朱元璋驾崩,就在那年的5月13日,一...
2025-07-17 12:33:44
原创 ...
齐国做为春秋五霸的首霸之国,其崛起之势如火箭,陨落之势也如流星。强...
2025-07-17 12:33:34
原创 ...
清朝末年的人民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真的像宫斗剧里演的那样吗?电影...
2025-07-17 12:33:26

热门资讯

原创 借... 无论城市运动生活如何更迭,跑步始终是城市人最本真的生活仪式——简单,却充满力量。 进入「体重管理元年...
原创 是... 中国几千年来,英雄辈出,却唯独项羽一人独占鳌头?在历史上,他是唯一一个没有成为皇帝,但被载入史册本册...
原创 英... 文|a龙景生 编辑|a龙景生 前言 英帝国是历史上最为辉煌和强大的帝国之一, 自16世纪初开始, 英...
原创 毛...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
原创 1... 1398年6月24日,开国皇帝朱元璋驾崩,就在那年的5月13日,一个小男孩在浙江钱塘出生。 你可能想...
原创 浅... 齐国做为春秋五霸的首霸之国,其崛起之势如火箭,陨落之势也如流星。强盛时足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诸...
原创 二... 清朝末年的人民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真的像宫斗剧里演的那样吗?电影的晚清都穿现代的时装,辫子油光发亮...
原创 从... 纵览整个大明王朝“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是他们永不改变的原则,所以明朝也被后人称之为“铁血大明”,...
原创 装... 痴呆三十多年,历经三朝的老皇子,被太监控制后扶植登上皇位,却在上位后下了一道圣旨,让所有太监都后悔不...
原创 雍... 在中国数千年的的历史长河中,自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称“皇帝”起,至1912年的清朝最后的末代皇帝溥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