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是东周时期的诸侯国,也是战国乱世的七雄之一。
公元前438年,晋幽公即位,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了晋国的剩余土地,史称“三家分晋”。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魏桓子、赵襄子和韩康子三家为诸侯国,魏桓子成为了古魏国的创建者。
魏桓子
魏国在三家分晋后,魏桓子稳打稳扎地建设魏国,为魏国完成了厚积薄发的使命。到了魏桓子的孙子魏文侯手里时,虽然魏国已经在各大诸侯里名列前茅了。
但魏文侯考虑到魏国国土比较分散,容易被别人分而吞之。且赵韩都是自家兄弟,领土的扩张反而还受到联盟的制约,西面是猥琐发育的秦国,是自己河东片区领土的一大威胁。东面的齐国,实力强大,不但占据了华北平原地区,物产丰富,粮食充足,是战国初期最富裕的国家。南面的楚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而且地处南方战略位置,可攻可守。
魏文侯心生忧患,居安思危。决定第一个实施变法改革。
魏文侯
首先魏文侯推选贤才,任用李悝,主持魏国的变法工作。改革政治,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封建经济。同时他还拜儒学家子夏为师把儒家的地位提到了从来未有的高度,各界有识之士都到魏国来投奔。魏国俨然成了战国时期人才的聚集地。吴起、李悝、任座、魏成、乐羊、西门豹等等,个个都是独当一面的大佬。至此,魏文侯组建起了历史上最强的领导班子。
其次,魏文侯奖励耕种,魏国的地盘虽然不是最大的,但他的土地最肥沃,魏文侯大力奖励耕种,使魏国短时间内富得流油,为魏军的南征北战做了最有力的保证。
最后,魏文侯大力进行军队建设,他启用战神吴起,训练兵卒,他采取武卒制,士兵都要进行层层考核,精挑细选。最终建成了一支,高度职业化的军事力量,对魏国初期的强盛发挥了重要作用。魏国逐渐成为了战国最强的存在,在诸侯遍地的战国时期横绝一世。
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卫国,并夺取了漆及富丘两地,因为卫国是跟魏国混的,赵国打狗不看主人的行为让魏国很是恼火。于是,魏国叫上小弟宋国一起和卫国组成了三国联军,一直打到了赵国首都邯郸,赵国在后悔之余向齐国和楚国求救,齐国大将孙膑出计攻打魏国大梁城,魏联军无奈进行回防,解了赵国的围城之难。史称围魏救赵。
公元前343年,魏国想收韩国为小弟,韩国不服,于是出兵攻打韩国,韩国在五战五败后,向齐国求救,孙膑率领齐军直逼魏国首都大梁。魏国为避免重蹈覆辙,转而与齐国决战,为了避免和强大的魏军硬碰硬,孙膑用"减灶"之策诱敌,并击败了魏军,歼灭魏军10余万人,主将庞涓自杀。这里的
孙膑
曾是魏国人,和庞涓是同窗,因庞涓嫉妒其才能,遭到迫害,被处以了膑刑,却最终还是被
孙膑所败。史称
马陵之战。马陵之战后魏国实力受到一定的削弱。
公元前323年,楚国向魏国发起进攻,在襄陵打败魏军。
公元前293年,秦国派大将白起率军在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镇)发动了歼灭韩魏联军的战斗全歼韩魏联军24万余人。韩魏元气大伤。
公元前257年,秦国的军队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多次向魏国求救,魏安厘王惧怕强大的秦军,始终不肯出兵,魏国公子信陵君,假传魏安厘王的命令取得了魏国兵符,率领8万魏军开拔前线,并与前来支援的春申君黄歇部队会合。在楚魏赵三国的联合下,一举击溃秦国,解除了邯郸之围。
秦王嬴政即位后,不断攻伐魏国。
公元前245年,秦军攻打魏长城以内的区域,杀魏军三万余人。
公元前244年,秦军攻打并占领了魏国畼、有诡两地。
公元前242年,秦军攻伐魏国,占领了酸枣、长平、燕、虚等二十城。
公元前241年,秦军攻打魏国,占领了濮阳区域。
公元前240年,秦军攻打魏国,占领了汲地。
公元前238年,秦军攻打魏国,占领了垣、蒲阳,衍三城。
公元前231年,魏王假大概被打怕了,主动将丽邑献给嬴政。
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以水淹之计攻破大梁,魏王假投降。
至此,魏国灭亡。
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第四个落下了帷幕。
下一篇:原创 空城计中,司马懿的得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