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自成推翻明朝,但为何只当了42天皇帝?所作所为将他送上绝路
创始人
2025-07-16 16:02:41
0

崇祯十七年(即1644年),李自成推翻持续了276年的大明王朝,亲自称帝。

然而,这位开创天下的农民领袖,却没能成功治理天下。

仅仅42天后,李自成就无奈下线。

那么在这期间他究竟做了什么,竟把自己送上绝路?

命运多舛的无名小将

李自成的出身与朱元璋类似,自幼家境贫寒,祖辈依靠着给地主家打工来谋求生存。

他少年时尤其喜欢刀枪棍棒,父亲立志要将其培养成一名武官,砸锅卖铁也要供他习武。

但现实总是无比残酷,在他十几岁时,家乡陕北地区遭遇了一场千年难遇的灾荒。

彼时,正逢明熹宗朱由校在位,当政期间昏庸无道、剥削百姓、拒绝发放赈灾粮款,底层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李自成的父母双亲便在这场天灾人祸中早早离世,留下他一人孤苦飘零。

二十一岁那年,李自成凭借着少时的习武功底,应聘到驿站当驿夫,专门给各地官员遣送朝廷文书。

本以为在此地能大展拳脚,凭借自己的努力改善家境的贫苦。

但万万没想到,刚刚继位的明思宗(也就是明朝的崇祯皇帝),就对当时的驿站制度进行改革。

要知道,明朝的驿站制度世袭往朝,驿夫通常由平民百姓担任,这就会导致官民勾结,以钱买官等腐败现象的出现。

而且,民众一般没有受到过系统的培训,做事速率慢,极有可能导致文书不能准确送到,延误情报。

基于种种原因,明思宗决定将“民当”驿夫全部撤职,换为“官当”。

就这样,李自成彻底失业,丧失了一切收入来源,只能向豪绅借高利贷度日。

家里穷的揭不开锅,又欠了一屁股外债,无力偿还的李自成只能任由豪绅拉自己去报官。

坐牢期间,他的妻子又因嫌弃他穷酸,而出轨村中恶霸,给他戴上了“绿帽子”。

身体和心理遭受双重打击的李自成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情绪,残忍杀害债主和妻子,只为解恨。

“杀人偿命,天经地义”。

身上背负了两条人命的李自成只能被迫逃亡,躲避官府的追杀。

由于那时的警力条件有限,李自成很容易就甩开了官兵,一路逃到甘肃。

1629年,李自成投靠农民起义军。

在这里,李自成遇见了许许多多身世经历与他一样的贫苦农民。

他们看尽了大明王朝的腐败,受够了地主豪绅的压迫,决心奋起反抗。

之后,李自成所处的起义军开始四处与官兵对抗,专挑腐朽落后的政权攻击。

而李自成也因为多次率领部队攻入大明王朝的城池,解放当地百姓,一路高升,直至当上了起义军的将领(即闯王)。

征战四方,自立为王

李自成明白,自己带领的起义军在某种意义上,只能算是草寇。

不管是兵力数量,还是作战能力,都与配备刀枪剑戟的明军不可同日而语。

目前起义军能取得如此顺利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明军和当朝皇帝不以为然,可一旦他们反应过来,起义军很容易全军覆没。

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更是为了起义事业的大获全胜,李自成决定另辟蹊径。

李自成的本质是农民,他能理解到在这种腐朽的社会中,数量庞大的底层群众需要的是什么。

“······当今农民百姓,无一例外地依靠土地生存,而土地牢牢掌握在地主手中,普通百姓要想种地,就必须缴纳高额赋税······”

于是乎,在之后的起义中,李自成打着“均田免赋”的口号,大量散布“不纳粮、不交税”的理想信念。

农民群众听到此言,兴奋的认为李自成农民军的到来,能给自己带来幸福安乐的生活,更能减轻自己的赋税压力,对李自成表现得无比拥护。

就这样,李自成一路征战得非常顺利,大明王朝的士兵或许是迫于民心压力,一改往日拼死抵抗之势,自觉向李自成投诚。

之后,农民起义军的队伍日益壮大,李自成决定北上,一路从甘肃打向北京。

1644年,李自成终于攻破北京城。

经过十数年的征战,国内腐败的大明势力已经被肃清大半,百姓安居乐业,生活的越来越好。

同年,随着明朝崇祯皇帝的自缢,统治了中国近276年的大明王朝彻底覆灭。

而李自成,也因为百姓的拥护,坐上皇位,建立大顺政权,改年号为“永昌”。

本以为出身农民的李自成在登基后,能够切实为老百姓谋福利,

但万万没想到,这却是他“祸害”民众的开始。

本性暴露无遗

不可否认,李自成登基后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为百姓谋得了福利。

“敢伤人及掠夺财物妇女者,杀无赦;敢私收赋税强占耕地者,杀无赦;敢闹事裹乱发动叛乱者,杀无赦”。

也不知是不是为了杀鸡儆猴,李自成在登基后的第二天,居然公开斩首了一个好偷鸡摸狗之人。

之后,京城的百姓们便以为他是千年难遇的“明君”,自发稳定社会秩序,保证所有人的正常生活。

殊不知,这却是将百姓们推向火坑的关键一环。

3月27日,眼见新生政权已经巩固,李自成开始暴露自己本性。

他本就是农民,自小受腐败的大明王朝压迫,差点惨死街头,因此他恨极了明朝的统治阶层。

为解心头之恨,李自成居然命人挖出明朝崇祯皇帝的尸体,并将其扒光、悬挂于城门之上。

一代君主遭受如此奇耻大辱,明朝的残余势力自然气不打一处来,但又忌惮这位刚上位的皇帝。

于是乎,他们纷纷在背地里大骂李自成残酷无情,不配为仁君。

谁承想,这些话居然传到了李自成耳中,自诩一代明君的他自然不愿蒙受屈辱。

“旧臣藐视君上、心存谋反之意,当斩首示众。”

之后,只要李自成听到在背后议论他为人处世的,都以此方法处理。

史料记载,李自成一天最多会处死近40人,他们几乎都是反感当朝君主的。

本以为李自成的残暴到此为止了,但万万没想到,接下来他的所作所为越来越过分。

枉顾朝政,失为人君

早在公元1421年,王朝就已经迁都北京。

至李自成登基时,北京已经经过了223年的沉淀发展,经济发达,民众生活水平节节高升。

而李自成出生在陕西的一个贫苦乡村,那里与繁华的北京城根本没得比。

没享受过任何荣华富贵的他,很快就被冲昏头脑。

既然入主了京城,不好好享受一下皇帝的待遇怎么行呢?

史料记载,李自成住进皇宫后迅速腐化,不仅夜夜笙歌,天天与美女佳人作伴,不思朝政;甚至还开始强抢明朝的宫女和妃子,贪淫无度。

“不睡上龙床,岂能证明自己身为皇帝?”

只顾自己享乐的李自成很快就失去了民心,但好在此时他依旧推崇“以民为治”,大家就没有再说什么。

可没想到,李自成接下来的做法让一向支持他的贫苦百姓瞠目结舌、气愤不已。

在李自成当上皇帝后,跟随他征讨江山的农民起义军们,也因为战功的不同,被封为各大官员。

之后,他们的野心越来越重,甚至已经出现了争权夺利、结党营私的举动。

对此,李自成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有大臣沦为权利的牺牲品,也不加过问。

眼见李自成对自己无比纵容,将士们也就越来越嚣张,他们开始罔顾军纪,到处抢劫。

有文官不满将士们的做法,向李自成上谏,请求严惩违背皇恩之徒。

可李自成却认为将士们的做法并无异议,甚至狂妄的表示:

“如今王朝初立,国库空虚,百姓之财乃是补充国库的妙计。”

听说,当时李自成的亲信还专门制作了5000余个夹棍,谁要是不肯出钱,就会受到夹棍的惩罚。

而受此刑者,轻则断胳膊断腿,重则当场殒命。

这些丧德之举使得京城百姓人心惶惶,生怕一个不注意就被折磨至死;

更使得众将士对李自成离心离德,原本团结的部下,如今变得分崩离析,官员多有反意。

“自作孽,不可活。”

不夸张的讲,正是李自成的昏庸无能,导致了如今的下场。

但将他真正赶下皇位的,却是吴三桂。

不知天高地厚

要说起李自成当皇帝前最有远见的举动,还得属招抚吴三桂。

他原本是大明王朝驻山海关的总兵将领,自幼习武,尤其擅长骑射。

在驻守山海关时,他曾创下仅用精兵8人,就独自闯入敌营,击杀近百后金反贼的优异战绩。

可以说,吴三桂是天生的军事奇才,但奈何他出生的时机不对。

吴三桂出生后,大明王朝已经腐朽到一定地步,民众叫苦连连。

他自然是想效忠大明的,可看到崇祯皇帝的所作所为,他彻底心寒。

而当李自成带兵攻破京城后,吴三桂又看到了希望,或许自己可以为李自成效力。

要知道,明朝灭亡后,吴三桂手中还掌握着十万精兵,作战能力毋庸置疑。

彼时,清军首领也注意到吴三桂这股势力,多尔衮认为,清军入关必然少不了吴三桂的协助。

于是乎,李自成和清军势力都在招抚吴三桂,希望他能为自己所用。

其实吴三桂心底里是想为李自成效命的,毕竟他出生于明朝。

但万万没想到,李自成接下来的做法,彻底惹怒了吴三桂。

为劝降吴三桂,李自成竟命人暗中绑架吴三桂的爱妻陈圆圆。

其手下亲信在征收军饷时,居然惨无人道的打伤了吴三桂年过古稀的老父亲。

此消息传到吴三桂耳朵里,自然是气不打一处来,他彻底看清了李自成的为人,

原来李自成并没有表面上那般勤恳为民,他骨子里就是个残暴之徒。

为报此仇,吴三桂果断反水,向清军首领多尔衮表示归降。

4月21日,吴三桂顺利帮助清军入关,并借助清军的势力,将只顾自己享乐、昏庸无度的李自成赶出北京。

截止这天,李自成只当了42天的皇帝,连龙椅都没捂热乎,就灰溜溜的离开了。

那个属于李自成的朝代,也以被推翻而告终。

结语:

其实李自成是有谋略的,他能推翻腐朽的明朝,建立新的王朝,足以说明他是个将才。

但打得下江山,却不一定能治理的了国家。

李自成的本质是农民,他的眼界不高,坐上皇位后只一味的享乐,这才导致他的草草收场。

相关内容

“首发”“首秀”“首展”落...
贝特瑞发布行业首款硅负极专用石墨材料、朗新科技集团发布AI能源大模...
2025-07-17 00:39:49
两大板块短期销售承压,新疫...
7月14日,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泰生物”)发布公...
2025-07-17 00:38:57
机构席位卖出469.57万...
每经讯,2025年7月16日,北交所上市公司方盛股份(832662...
2025-07-17 00:38:35
原创 ...
7月12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荒漠见证了中国核工业史上最硬核的时刻...
2025-07-17 00:37:48
聚焦主业 紫江企业筹划转让...
7月15日晚,紫江企业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向上海威尔泰工业自动化股份...
2025-07-17 00:37:48
供应链里看共赢丨从滚烫炉火...
链博会的“链”,是全球伙伴手拉手的纽带。这条看不见的“链”,一头扎...
2025-07-17 00:37:14
原创 ...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日本,经历过一个 经济过热 的时期,彼时豪横...
2025-07-17 00:33:55
原创 ...
文|嘉生 编辑| 木易历史 ?——【·前言·】——? 缅甸殖民时期...
2025-07-17 00:33:50
原创 ...
引言 衣冠南渡的历史背景包括南北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2025-07-17 00:33:46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因为太平公主对他的威胁太大了。 作为深得女皇武则天真传的人,无论是先天遗传的强势性格,还是后天养成的...
原创 清... 中国历来都受到世界的重视,因为现在的中国真真正正的强大了起来,其实,现在我们受到各国瞩目的原因不仅仅...
原创 日... 1945年8月6日和9日,日本广岛和长崎各经受一枚原子弹的轰炸。同样在9日这天,苏联发布对日出兵的公...
原创 浅...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比... 文|a纵横历史观 编辑|a纵横历史观 引言 西汉和东汉是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的朝代, 它们共同塑造了中...
原创 蒙... 蒙古帝国又称蒙古汗国,是13世纪成吉思汗铁木真所建政权。最强盛时期的蒙古帝国统治人口达到2亿人,民族...
原创 揭...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朱元璋屠戮功臣,为何信国公汤和... 汤和:在风云变幻的明朝,如何逃过一劫的功臣 引言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的是一个你可能听过,但绝对想不...
原创 曹... (一) 嘉福殿内 曹丕遗诏 公元226年夏五月,天气已经热了起来,嘉福殿中的曹丕却依然感到有些冷。...
原创 毛... 很多人感叹:无人可用!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在1955年授衔时,涌现出了一大批将领,可谓将星云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