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揭秘:宋代药材行业发达的背后,竟是形成了这样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创始人
2025-07-17 02:03:07
0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所谓“强唐弱宋”,宋朝在对外军事战争上的失败使得人们对宋朝形成了“弱”的固有印象。

但宋朝并非一无是处,在繁荣的经济支持下,宋朝甚至产生了类似现代的社会福利制度,在“全民医疗”上甚至引领着现代观念。

特别是在药材领域,宋代甚至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并造就良好的产业闭环,促进经济继续增长。

一、多灾多难的宋朝推出了相对完善的医药救助体系

宋代灾患频繁,从太祖即位到南宋灭亡的三百多年间,"灾异频数,不可胜纪"。大灾之后必有大疫,频发的自然灾害使得疫病极为流行。

加之宋朝不抑兼并,灾疫不仅危及百姓生命健康,还会加剧流民问题、致使盗贼群起,而四处避难的人群则会将疫病带到其他安全区域,最终造成全国范围内的时疫。

其所造成的恐慌情绪会影响国家社稷的安定,给宋朝根基不稳的统治再添一根稻草。

宋朝虽然重文轻武,但各地区的发展十分不平衡,部分边远地区因为地形险要,教化不够,所以巫医十分盛行。

这些巫医虽然也掌握一定的医疗知识,但在客观条件的制约下,巫医能够治好的疾病十分有限,也使得

宋朝时期巫医盛行的地区普遍存在遗弃亲属的旧俗

这显然与宋朝加强中央集权和重建儒家纲常伦理的措施严重相冲突,因此,想要彻底改变这些地区的民风民俗,不但需要政府的大力教化,根本上还需要准备大量充足的药材,从而有效遏制疫病。

在面临灾患时,作为人民生命安全重要保障的医疗行业,其不仅仅是在遇到灾害等特殊情况才发挥作用,而是作为常备机构,同时需要对社会一些

“鳏寡孤独”和退伍老兵、伤兵等弱势群体的救助

这就要求医疗行业,除了需要技术精湛的医者,更需要配备充足的常用药材以及定期更换的、防疫性质的药材。这笔常备的庞大开支不但需要社会经济的保障,还对药材行业提出的巨大的要求。

二、高回报的药材产业,促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想要保证整个国家的药材开支,就必须让药材行业从源头到终端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只有一项高回报的产业,才能吸引更多的人不断加入这个行业,带来源源不断的新鲜活力。

从药物的生产发展来看,

北宋时期药物便开始了大面积的种植,成为与粮食生产相脱离的又一专业性的农业分支

官府带头鼓励药业的种植,开创了官办药园,并从民间招收有天赋的青年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培养实战人才。

在官府的带动和鼓励下,

官僚士大夫、道观寺院、民间商户

这些民间大小经济体,也都开始加入药材种植这个行业。

对于官僚士大夫而言,他们中间的很多人虽然因为个人爱好,或者附庸风雅等原因,拥有大面积的私人药园,但是受制于身份和阶级的限制,他们所种植的药材通常仅仅作为家庭成员的自用,或者是同僚之间的交换,并不会大面积流入市场。

作为当时重要的经济体,佛道因为可以避税,所以名下通常也有很大面积的土地。僧侣或者道士也会在其中开辟药田,进行种植。

和士大夫阶层相比,僧道平时和百姓接触更多,寺院、道观也经常会组织各种

义诊等公益行动

,所以道观寺院的药田中种植的

药材种类非常多,但是单种药材的种植体量不会很大

在宋朝的药材行业中,市场占有率最高的还要属民间专门的

“药户”

这些人会雇佣农民专门进行垦荒,同时会针对所种植的药物适当改变土壤的酸碱度等。大规模专业化的种植占了市场上的大半份额,支撑起了宋代药材经济的发展。

最典型的就是当时精耕细作水平较高的四川地区。彰明四乡(赤水、廉水、会昌、昌明)20%的土地约10400亩集中进行了附子种植,年产16万斤以上,“其用工力比它高十倍。然其岁获以倍称之”。这些

附子专业种植户的年收入明显高于粮食生产。

当地粮食亩产量以二石计,每石米价计七八百文,若是这10400亩土地种植粮食,收益约1.5万余贯。而种植附子年收入则可以达到3万余贯,

是粮食种植的两倍

而且因为政府的默许,这些药户虽然在耕地良田上种植药材,但是

课税却仍是按照粮食的“什一而税”

收入高而赋税低,使得这些专业的药户,每年的净收入能够达到60贯左右,算是中等偏上的家庭水平。

药材种植行业的高利润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其中,甚至普通的农户也会选择粮田中空出一小部分专门用来种植药材。

商品经济的发达,使得南北货运更加便捷,药材也搭上了这辆顺风车,实现了南北的流通。但与此同时,也对药材的炮制技术和贮存技术产生了更高的要求。

有了之前的朝代的积累,宋朝逐渐摸索出了更适宜的加工技术,例如:天门冬若是应用古法去心,就需要用水长时间浸泡,但是部分药效也会随水流失。

于是宋朝时期,人们摸索出了新的炮制方法,用火微烙后以手剥去心,这样更能保持药味与药效。

在宋朝人看来,不同的药材需要用不同的贮藏器皿,这部分的研究成果主要由官僚士大夫阶层提供。

苏轼就提出“人参频见风日则易蛀,并忌铁”、“当归晒干,乘热收入缸,不令透风,则不蛀”。也就是人参在保存时不能用铁器,还需要遮光密闭保存,而当归则需要晒干之后趁热保存。

对于普通药户和小商人来说,他们自然不可能准备许多材质昂贵的器皿,因此

多用葫芦

。不但易于保存,而且方便携带。

诗人陆游在《午坐戏咏》中写道,“贮药葫芦二寸黄”,足以证明世人多以葫芦为容器。

每年源源不断的人加入药材的生产和制造行业,但是这个行业却没有饱和,依然长青,这是因为

宋朝有极为庞大的药材消费市场

最大的消费群体还要数官府。宋代法律规定

官府有责任向孤贫的疫病患者提供医药救济

。为保障城市药品供应,宋政府创设了药品制售机构——

剂药局和惠民药局

。药局买进大量的药材,进行加工制作,出售药品。

官府的另一项高额药材支出是在军队。宋代由于经常发生战争,伤亡较高,加之人口密集,军中也经常发生疾疫。

而且行军打仗,风餐露宿,有很多士兵不适应边关的气候,容易水土不服,也时常需要消费大量的药材。

除了官府,士大夫集团也是药材消费的重要群体。“上之所好,下之所趋也”,

宋代皇帝大多对医学有浓厚的兴趣

,北宋九位皇帝当中,至少有六位熟悉和爱好医学,并加以个人实践和行动。

据李经纬统计,宋代皇帝颁布的与医药相关的诏令有248条。皇帝对医学的爱好虽然只是个人爱好,但是却引起了知识分子对药材的关注。

除了上位者的影响,当时的社会风气也让士大夫频频关注药材。

儒学在宋代获得了新的发展,产生了“宋学”的分支,宋学治旨在求义理,需要研究儒家经典形成时期的各种社会思想文化,以及儒家经典中涉及的各种知识,其中自然也包括药材知识,这就

要求当世大儒,必须对药材知识有所涉猎。

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即便是普通士子,或多或少也仍需要了解一些医疗、药材知识,这主要是因为

儒家的仁爱思想

宋政府认为,发展医学是仁政之急务,良相、良医同样都利泽生民。又有范仲淹“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名言在先,许多知识分子通过学习关注药材知识,来实践其救世爱民的思想。

三、政府的有效监管,促使药材行业长久健康发展

一个行业的短期繁荣可能由于高利益,但是想要维持长期的健康运转,离不开国家的监管。

在构建药业运行体系的过程中,宋朝统治者始终以

富国惠民为初衷

,形成了内廷用药与外朝制售的有机结合,遏制内廷用药过度奢靡,同时注重民间的药材机构的发展。

官方统一制售机构是宋代药业机构中最具特色的制度性突破

,也激发了民间药市的活力。这种政府主导的官营药业,给予了地方很大的活动空间。使得地方能够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自行捐建合药、送药的慈善性机构。

针对本地的气候类型等,有选择性地储备常用药物。例如,边境地区多储备外伤治疗、止血药物等;北方地区储备防寒、伤寒药物;南方部分地区则储备除湿型药材。

结语:

宋代的药材产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并长青,是因为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从药户的种植、炮制,到商人的运输,以及最后的各群体的消费,遍及社会的饮食、美容、养生等行业,影响着各阶级的生活。

宋朝完善的福利制度也在医疗药材行业显现出来,药局开创并遍地生花,宋朝政府在医药管理方面付出的辛苦不言而喻。

统治阶级将发展医学作为“仁政”事业,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医学发展提供了宽松的政治环境和坚实的财政支持,建立大量具备福利职能的医疗机构,再加上严格的人事管理,成为同时代较为完备的医疗福利体系。

而这一系列的社会保障和优抚措施,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再次推动药材行业的发展与繁荣,形成完美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续资治通鉴长编》

《宋史》

《太平广记》

相关内容

“首发”“首秀”“首展”落...
贝特瑞发布行业首款硅负极专用石墨材料、朗新科技集团发布AI能源大模...
2025-07-17 00:39:49
两大板块短期销售承压,新疫...
7月14日,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泰生物”)发布公...
2025-07-17 00:38:57
机构席位卖出469.57万...
每经讯,2025年7月16日,北交所上市公司方盛股份(832662...
2025-07-17 00:38:35
原创 ...
7月12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荒漠见证了中国核工业史上最硬核的时刻...
2025-07-17 00:37:48
聚焦主业 紫江企业筹划转让...
7月15日晚,紫江企业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向上海威尔泰工业自动化股份...
2025-07-17 00:37:48
供应链里看共赢丨从滚烫炉火...
链博会的“链”,是全球伙伴手拉手的纽带。这条看不见的“链”,一头扎...
2025-07-17 00:37:14
原创 ...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日本,经历过一个 经济过热 的时期,彼时豪横...
2025-07-17 00:33:55
原创 ...
文|嘉生 编辑| 木易历史 ?——【·前言·】——? 缅甸殖民时期...
2025-07-17 00:33:50
原创 ...
引言 衣冠南渡的历史背景包括南北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2025-07-17 00:33:46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现如今,冷兵器的时代已经成了过去,冷兵器也不再作为一种实战中的工具,但还是有不少人愿意收藏研究,更多...
原创 汉... 我常说,一个人不要轻易、随便去给自己找标杆,假如你一不小心给自己找了一个你一辈子也超越不了的坐标,那...
原创 苏... 俄罗斯在波罗的海飞地加里宁格勒,二战前属德国,在如今俄乌战争之际,俄罗斯与北约对立,德国有无可能收回...
原创 李... 公元630年,李靖以3000轻骑夜袭阴山,取得阴山大捷;随后其徒苏定方以200死士突袭东突厥大营,彻...
原创 秦... 大多数人的历史观都是标签化的,也就是我们在评判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时候,都是带着先入为主的情绪的。这...
原创 清... 清朝虽然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封建皇朝,但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来说,了解程度只有一知半解。平常除...
原创 为... 同样能征善战,同样英勇神武,为何李世民敢造他爹的反,而朱棣却不敢在朱元璋活着的时候造反呢?李世民为何...
原创 东...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之一,西晋王朝的名声无疑要恶劣甚至败坏得多。在终结三国乱世之后,西晋不仅没...
原创 毛... 文 扬名历万 编辑 扬名历万 前言 对于那些受邀参加开国大典的人而言,能见证新中国的成立,那将会是一...
原创 为... 明清这套制度,只要皇帝愿意,完全都可以把文官宦官外戚压的死死的。 明朝就不说洪武永乐这些创业的了,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