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元璋陵600年无人能盗,除了内有玄机,还有4个鲜为人知的原因
创始人
2025-07-16 14:32:35
0

朱元璋陵即明孝陵,从洪武十四年(1381年)开始建设,第二年马皇后去世,葬入皇陵,因马皇后谥“孝慈高皇后”,朱元璋又以孝治天下,故称“明孝陵”。里面埋葬着朱元璋和马皇后还有陪葬的四十名妃嫔,这里被称为“明清皇家第一陵”,标志着中国最高的封建社会的丧葬制度。600年来无人能盗,除了它里面有种种玄机使盗墓贼没能耐打开外,另外还有几个鲜为人知的原因。

一、明孝陵本身的选址就是一个很好地防盗。

朱元璋的陵墓选址在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地势险峻,周围山势跌宕起伏,在当时人迹罕至。孙权及其家族的墓群也在这里。

据三国志的记载,“夏四月,权薨,时年七十一,谥曰大皇帝。秋七月,葬蒋陵”。

这中间相隔将近1200年,孙权墓并没有被盗过,可见这地方的隐蔽。朱元璋建设陵墓时,没有动孙权的墓,说“孙权亦是好汉子,留他守门。”出自《陶庵梦忆·钟山》(卷一)。孙权因避祖父吴孝懿王孙钟名讳,而把钟山改名蒋山,故而孙权陵也称蒋陵,钟山被诸葛亮赞叹为帝王之宅的宝地。

朱元璋将陵墓选址在南京,天子脚下实属明智之举,在这里,盗墓贼若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被秒杀。这里是朱元璋经营多年的根据地,龙兴之地,龙盘虎踞,民众富足,社会安定,是他最稳固的大后方,在明孝陵派有重兵日夜把守,任何闲杂人等也休想近前。

二、明孝陵规模宏大,构造复杂,很难找到入口,盗墓贼无从下手。

明孝陵开始建造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一直到永乐三年(1405年)才建成,规模浩大,占地面积超过了17万平方米,据说地宫就多达4000平米。陵墓建设历时 25年,征用军工10万人,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耗资庞大,规模巨大。陵寝主体建筑当年建有红墙围绕,周长2.25公里,从朝阳门(今中山门)至孝陵卫再到陵墓西、北所筑的皇墙就有45 里面,护陵驻军有5千多人,里面还养有千头长生鹿。鹿鸣其间,气势非凡。

若从空中俯视整座皇陵,可以看到明孝陵竟呈北斗状布局!气势磅礴,令人惊叹,和朱元璋的大气威武浑为一体。

朱元璋领导农民起义时,曾写过一首气壮山河的诗篇:“天为帐幕地为毯,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伸长腿,恐把山河一脚穿!”

明孝陵是朱元璋的精心设计,智慧的象征。朱元璋特意把明孝陵设计成北斗七星的形状:

“勺头”为绕梅花山而环行的导引神道部分,“勺柄”为正北方向直线排列的陵寝建筑部分,“勺头”、“勺柄”上的“七星”依次为四方城、神道望柱、棂星门、金水桥、文武坊门、享殿、宝城。从平面图上看,孝陵的“七星”排列走向与南北朝、辽代、唐代所绘制的“北斗七星” 图是相同的。

但从外表上看,就让盗墓者猜测不出哪里是入口。

陵墓的四周有坚固的条石砌成的石壁,盗墓贼若要想尽快打开,只能用炸药炸,显然这是个愚蠢的方法,明孝陵距离南京故宫只有1.3公里的距离,用炸药来盗墓岂不是作死的行为?

再者,这么庞大的规模,就算盗墓团伙合力进行秘密行动,也得需要很长时间,天子脚下怎么可能有这样的机会?

另外,明孝陵内部的设计更是多变,它不同于以往任何的皇陵建设,它是被横向凿入山体,把大山的内部掏空建玄宫,封土堆下有厚厚一层圆润的鹅卵石设计的机关。之所以让陵墓工人堆积这么多鹅卵石,一方面有利于雨水迅速渗透到宝顶排水设施中排水,另一方面就是起到很好的防盗作用,使盗墓贼从外部无法下手,如果盗墓贼从外部凿洞进入,鹅卵石就会像沙漏一样,从四面八方纷纷滚落在刚凿开的洞中,把洞填实,一个不小心就会葬身洞中。

墓道内部结构的复杂,它的通道走向是弯弯曲曲的,错综复杂走向深远,迷宫一样地存在,就算侥幸进去了盗墓贼也难保活着出来。地下建筑主要用巨石建造,坚固厚实,凭人力很难撼动。

三、明朝各代皇帝对明孝陵的保护

明朝历代皇帝都对明孝陵保护得很到位,发动靖难之役夺位的朱棣,刚登上皇位就立刻为朱元璋的孝陵立了一块重达3万吨、高度有10米多的巨型“神功圣德碑”,增重兵保护陵墓,四时祭祀,表明自己得位的合法性。

明孝陵自明朝始终都是祖宗的根本之地,备受尊崇,每代皇帝都会带领王公大臣几次三番去祭拜,凡遇国之大事,均需遣勋戚大臣祭告,皇族中有人犯事还被罚到孝陵守陵悔过。明孝陵日夜有专人保护,重兵把守,明皇帝用心修葺,在明一朝盗墓贼根本不敢去动。

四、明朝法律的严酷,对盗墓者更是国法不容。

盗墓,就是挖人家祖坟的勾当,向来为人所不齿,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在明朝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明会典?刑律条》:“凡谋反及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但共谋者,不分首从,皆凌迟处死。祖父、父、于、孙、兄、弟及同居之人,不分异姓及伯叔父兄弟之子、不限籍之同异,年十六以上,不论笃疾、废疾,皆斩,其十五以下,及母女、妻妾、姊妹,若子之妻妾,给付功臣之家为奴,财产入官;若女许嫁已定归其夫,子孙过房与人及聘妻未成者,俱不追坐(下条准此)。知情故纵、隐藏者斩。有能捕获者,民授以民官,军授以军职,仍将犯人财产合给充赏。知而首告,官为捕获者,止给财产。不首者杖一百,流三千里。”

可以说,盗明孝陵的风险系数百分之百,犯罪成本极高,使任何盗墓者也不敢对明孝陵有非分之想,更不要说去盗了。

五、历史机缘,各新政权对明孝陵的保护

明亡以后,国家动荡,战火纷飞,各种炮轰烂炸,若不是历史机缘的眷顾,明孝陵难保不被破坏。正因为历史的机缘,明朝后的每一个新政权都对明孝陵呵护有加。

1、满清时

清朝为了消除一些人的抗清思想,表明自己是继承大明正统,巩固对汉人的统治,清朝皇帝采取对明孝陵进行祭拜,顺治皇帝时,摄政王多尔衮“遣大学士冯铨,祭故明太祖及诸帝”。豫亲王多铎平定江南时,“谒明陵,命灵谷寺僧修理”。又“遣内官正副二员,陵户四十名,守明陵”。

满清皇帝中,最突出的是康熙、乾隆,他们每次下江南都去明孝陵祭拜一番,声势浩大,恭敬尊崇,行的是三跪九叩的大礼,“父老从者数万人,皆感泣”。

据说,康熙帝去祭拜时,上至“垂白之叟”,下至“含哺之氓”,人山人海,观者摩肩接踵,康熙此举被誉为“足超轶百代”。为稳定汉民心,他还在陵前立了“治隆唐宋”的石碑。乾隆六下江南,在明孝陵哭了5次,还对十三陵进行修缮。

同治三年,同治帝命两江总督曾国藩对明孝陵祭拜,曾国藩还曾捐钱对明孝陵进行了修缮。

宣统元年(1909年),溥仪命两江洋务总局道台和江宁府知府会衔于文武方门前竖碑警告各国游客,禁止对明孝陵乱涂乱画搞破坏。

2、太平天国时期

洪秀全对皇陵下跪祭拜,自称“不肖子孙”,说自己是汉家江山的继承人,要为崇祯报仇,推翻清朝的统治恢复汉朝,洪秀全对明孝陵的保护自然是用心的。

3、民国时期

溥仪逊位,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第一件事就是去拜孝陵,向朱元璋表示自己继承他的“驱除鞑虏,恢复华夏”,告诉他汉家江山已恢复,他提出的五族共和主要以汉族为主导,明显一种“反清复明”的感觉。

对里面躺着的这位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英雄祖宗,谁会去盗墓而留下千夫所指的骂名呢?

1961年,明孝陵被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市文物部门先后投资300多万元,对墙体进行了维修,如“缝合”裂缝,整平“墙面”,对变形的墙体进行修补和防水防渗漏“手术”,又对明孝陵方城明楼加顶保护。

明孝陵地宫600多年来,在历史上没有一次被盗墓贼成功盗掘,之所以能至今保存完好,不仅有明朝各代皇帝的严密保护和明朝严酷的法律约束,还有其本身的特殊防盗措施、历史机缘以及地理位置共同决定的。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2025-07-16 04:33:43
原创 ...
#历史开讲# 古代史研读:唐朝史料记载中,皇室儿童的夭折情况——唐...
2025-07-16 04:33:38
原创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民贵君轻的思想虽然是由孟子...
2025-07-16 04:33:38
原创 ...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三国虽然是一个乱世,但也为众多英雄提供了用武...
2025-07-16 04:33:19
原创 ...
今天我们要聊一个和徐学功一样对新疆有重大贡献的悲情人物-巴里坤镇总...
2025-07-16 04:33:12
原创 ...
1943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土地上战火纷飞,物质匮乏,在这个年代...
2025-07-16 04:33:07
织“网”汇聚“声光电”,承...
穿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华传统文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
2025-07-16 04:32:53
原创 ...
“关东”含义是山海关以东。苏军参战后,关东军尚有70万军队,这70...
2025-07-16 04:32:52
原创 ...
人类是从地球上诞生的吗?人类的起源是在哪里?大约是在400万年前,...
2025-07-16 04:32:51

热门资讯

原创 请... 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9周年。 79年前,在受降国代表的注视下,日本在投降书上签了字。 举国欢...
原创 罗... 文| 木易 编辑| 古木的茶 简介 罗马帝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全面实现宗教整合的国家,在这个过程中,...
原创 究...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原创 如... 谁去长平跟秦军对垒,战绩也不会比廉颇更好,一,长平那地方属于上党郡,之前是韩国的,赵军在那里没有任何...
原创 观...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
原创 慈... 1908年11月15日,西太后慈禧在北京仪鸾殿去世,享年73岁。人生70古来稀,把持朝政半个世纪,又...
历史的谣言:刘备从未在夷陵连营... 公元219年,东吴大将吕子计夺荆州,一举擒杀关羽。远在蜀中的刘备大为震怒,遂倾尽国力东征孙吴。结果在...
原创 西... 西汉时期的李广利是一位屡战屡败的“名将”,凭借外戚身份迅速走上高位。他率军三次攻打匈奴,前两次败兵而...
原创 蒙... 蒙古骑兵可以称得上是冷兵器时代的地表最强,没有之一。他们拥有极其强悍的战斗力,无论是周边的女真人、契...
原创 斯... 在上个世纪曾经有一红色政权强国,屹立于世界之巅,它和当时的美国相抗衡,成为世界两位霸主之一,这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