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盘庚迁殷,史上最成功的“乔迁”,续命商朝三百年
创始人
2025-07-16 10:03:04
0

序言

对于迷信风水的中国人来说,搬家是一件大事,什么时候搬,搬到哪,有时候甚至还要找风水先生看一看。

房屋住址代表着一个家庭运势兴旺的标志,在完成搬家后还要举办一个乔迁之喜,可见中国人对搬家的重视,对于个人如此,对于国家也是如此。

自古以来迁都不仅仅是风水问题,还是一个重要的政治事件,甚至关乎国家的兴衰成败,没有哪个皇帝愿意拿国运去赌,即便是朱棣迁都北京也不过是把首都迁回他的燕王老巢。

放眼历史过往,只有一个除外,那就是商朝时期的盘庚迁殷,盘庚的迁都让本已衰弱的大商重新焕发生机,成功续命273年,绝对是史上最大的“乔迁之喜”。

水灾人祸频仍,大商气数将尽

公元前1600年,成汤在伊尹的辅佐下推翻夏朝统治,建立中国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朝。

在成汤和伊尹这对明君良相的共同努力下,大商呈现出一片海晏河清、经济繁荣、政治清明、四夷宾服的盛况,国力和影响力远超夏朝。

不过商朝作为一个早期的奴隶制文明,国家体制尚不成熟,王位继承世袭问题尤为突出。

第十任国君仲丁继位后,国势逐渐衰落,嫡长子继位制度被废弃,兄终弟及,甚至侄代叔伯成为普遍现象,商王室内部经常因此发生权力争夺,内耗严重。

然而对商朝打击最大的还不是权力斗争,而是中华文明的母亲河——黄河,黄河孕育了中国最早期的人类文明,也让中国跻身世界四大文明古国行列。

然而事情往往具有两面性,中原先民在接受黄河馈赠的同时也饱受洪涝灾害的影响,尤其是山东以及山东河南交界一带的黄河下游地区。

不知大家有没有印象,我们在地理课本学过,山东以平原为主,黄河携带大量泥沙顺流而下,流到这里时水量大、泥沙多,再加上地势平坦,水流速度慢,久而久之,泥沙大量淤积。

而河水水位则被不断抬高,在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也就是说黄河的水位线基本与地表持平,有的地方甚至高过地平线,这样就要依靠堤坝来保护周边农田。

也许是老天爷不赏脸,在成汤建立大商后的三百年间,黄河就常常闹水灾,没消停过,商朝初期政通人和,洪涝灾害的影响尚且能被掩盖。

但随着斗争内耗加剧和国势衰微,商朝中央政府面对洪水的泛滥力不从心,有一次发大水,把都城全淹了,商朝统治者被弄得苦不堪言,为此曾五次迁都,在黄河下游的河北、河南和山东迁来迁去。

可怎么迁都逃不过洪涝的破坏和王室的衰微,甚至迁都成为叔侄兄弟之间争夺王位和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的手段。

这些王公贵族把整个国家搞得一团糟,在水患人祸的双重打击下,商朝似乎要重蹈夏亡的覆辙,夏朝灭亡的光景就要重现。

盘庚迁都背后的政治考量

公元前1300年左右,盘庚成为大商第19任君主,盘庚接手的商朝已是千疮百孔,衰弱不堪。

此时的商朝国都位于黄河以北的奄(今山东曲阜),这是大商屡次迁都后的第五个都城,然而却没什么卵用,洪水依然困扰着这里,贵族之间依然内斗。

盘庚决定渡河南下,迁到商汤的故地亳(今河南商丘)定居,当时的诸侯大臣和普通民众,可以说从上到下都不愿再折腾,盘庚则晓谕说:

“从前,先王成汤和你们祖先共同平定天下,一切法则都能遵循。舍弃这些好的法则,而不努力实行,凭什么成就德政呢?”。

毕竟祖制在这里,大臣们不好说什么,那就按照祖制搬吧,可是他们哪里得知,这只是盘庚的投石问路。

他最终的目的可不是回到原点,而是寻找一个新的起点——殷(河南安阳)。

很快盘庚就把他的第二次迁都计划公之于众,果不其然,盘庚的计划遭到王公贵族的反对。

要知道亳是商朝故地,不仅仅是地缘的熟悉,也是贵族势力的大本营,如果搬到一个陌生之地,中间的过程谁都不好说,他们的政治资源和影响势必遭到打击。

对于盘庚来说,迁都殷地有以下三个好处:

第一,殷地土地肥沃,水草丰美,气候温和,非常适合当时早期农耕种植和农业的发展,在当时只有发达的农业基础才能发展并承载大规模的人口和城市建设;

第二,从开国故地到一个新的环境就意味着从头再来,盘庚可以趁势打击旧贵族力量,遏制既得利益集团的发展,肢解他们的势力,缓和内部矛盾;

第三,殷地远离黄河主流干道,可以避免黄河水患,同时周围有小支流可以作为都城护城河,免受外部势力侵扰。

这样的一箭三雕盘庚何乐而不为,所以盘庚面对强大的反对势力,更加坚定迁都的决心。

恩威并施,铁腕迁都

盘庚迁都几乎遭到举国上下的反对,大多数贵族贪图安逸,都不愿意搬迁,毕竟我们听你的搬回老家,还要再搬,门都没有。

还有一部分有势力的贵族竟然煽动平民起来反对,局势一度十分紧张。

但是盘庚面对如此大的阻力也没有被吓退,他树起“天命”和“先王”两面大旗,宣称这一切是为了人民,以此来争取民心。

要知道当时的商朝是一个神权国家,凡事都要占卜问天,盘庚打出天命牌,以承受天的旨意来规劝百姓。

同时又祭出成汤先王,说是秉承他的理念,汤在人们的心中可是贤明的君主,深受百姓爱戴,所以“天命”和“先王”有极大的威力,盘庚也争取了民众的理解支持。

至于上层贵族,盘庚耐心地劝说道:

“我要你们搬迁,是为了想安定我们的国家。你们不但不谅解我的苦心,反而发生无谓的惊慌。你们想要改变我的主意,这是办不到的。”

言外之意就是迁都是为了维护你们的利益,一切都是为了你们。同时盘庚又警告说:

“有奸诈邪恶,不听话的人,我就把他们斩尽杀绝,不让这孬种遗留在新邑蔓延滋长。”

也就是说,谁反对我就杀了谁,对于反对迁都的,是要坚决打击到底,为了动员迁都,他甚至公开发表重要的演讲,给大家鼓舞打气,“星火燎原”一词即由此次演讲而来。

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很奏效,最终盘庚挫败了反对势力,带着平民和奴隶,渡过黄河,搬迁到殷。

然而不死心的贵族在搬迁后利用百姓不适应的心理趁机捣乱,煽动大家迁回老家去,而盘庚再次用强硬的态度和手段,警告奴隶主贵族不要捣乱,并严惩一些人。

盘庚的铁腕作风使局面安定下来,同时盘庚也借此成功打压异己,巩固早已衰微是商王权威,王权在他手中重新开张。

重头再来,再续三百年辉煌

经过盘庚的铁腕治理,王室内部的矛盾得到缓解,水患也被有效避开。

商王朝在盘庚的带领下摆脱了困难的处境,重新振作起来,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政治安定团结,生产力、生产技术和手工艺都有了相当成就。

盘庚作为中兴之祖,受到诸侯景仰,并重新朝见盘庚,盘庚死后,经过侄子武丁的繁荣发展,殷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都城之一,衰落的商朝出现了复兴的局面。

在此后的273年间,直到商朝灭亡一直没有迁都,所以商朝又称作殷商,盘庚迁都也成为中国文明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使中国从当时世界上的文明古国向文明大国迈进。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2025-07-16 04:33:43
原创 ...
#历史开讲# 古代史研读:唐朝史料记载中,皇室儿童的夭折情况——唐...
2025-07-16 04:33:38
原创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民贵君轻的思想虽然是由孟子...
2025-07-16 04:33:38
原创 ...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三国虽然是一个乱世,但也为众多英雄提供了用武...
2025-07-16 04:33:19
原创 ...
今天我们要聊一个和徐学功一样对新疆有重大贡献的悲情人物-巴里坤镇总...
2025-07-16 04:33:12
原创 ...
1943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土地上战火纷飞,物质匮乏,在这个年代...
2025-07-16 04:33:07
织“网”汇聚“声光电”,承...
穿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华传统文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
2025-07-16 04:32:53
原创 ...
“关东”含义是山海关以东。苏军参战后,关东军尚有70万军队,这70...
2025-07-16 04:32:52
原创 ...
人类是从地球上诞生的吗?人类的起源是在哪里?大约是在400万年前,...
2025-07-16 04:32:51

热门资讯

原创 两... 两路汉军从“固阳”出击彻底击败北匈奴 阴山古月 公元89年6月,东汉发动了北击匈奴的关键一战。汉军兵...
原创 历... 说起唐朝,都会想到李氏一族,想起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些经济极其繁荣的社会局面。唐朝共历经二十一位皇帝...
原创 十... 前言 永乐七年,大明派遣使臣出使鞑靼,并向告知鞑靼:相与和好,朕主中国,可汗主朔漠,彼此永远相安无事...
原创 东... 文|a纵横历史观 编辑|a纵横历史观 引言 自古以来,土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中国封建社会中...
原创 历... 大业年间的政治和经济状况 大业是唐朝开元年间至建中年间的一个时期 ,是唐朝一个相对安定和繁荣时期,这...
原创 中... 战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形势 在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制度和体制各不相同, 有的是王国,有的是诸侯国,有的...
原创 为... 我们都知道,中国这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都是“父系社会”,以男子为尊,后代子孙的姓名也是随着男子的姓。子随...
原创 空... ?空城记梗概 ?魏主曹丕死后,十五岁的曹睿即位,诸葛亮想乘机会伐魏。诸葛亮利用马谡的反间计,让曹睿将...
原创 武... 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把大唐江山治理得有声有色。可是,就在她快要离开人世的时候,却做...
原创 看... 中国历朝历代名将辈出,林林总总,不可胜数。今选择100位出类拔萃之名将,对照其一生功业,是否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