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先念抽雪茄烟,毛主席看半天:先念啊,这么好的烟咋不介绍给我
创始人
2025-07-16 08:33:02
0

1969年,中央政治局会议如往常一样例行召开。

彼时,众人正端坐在会议桌前,谈论着许多事关中国发展的问题,时而情绪激昂,时而紧皱眉头,无人在意

会议室中正传来丝丝缕缕有些不同寻常烟草气息。

正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际,陷入沉思的毛主席下意识的去摸口袋里的烟,忽而手上一顿,被这奇异的烟草味引起了注意。

坐在下方的

李先念

“正巧”注意到毛主席探寻的目光,便

主动将雪茄盒递给了他。

“主席,尝尝这个,雪茄”

毛主席并无多想,伸手接过一支点燃,清凉香醇的味道顿时让他感到头脑清明,拿着手里的雪茄端详了半晌,转身探究的看着李先念。

“先念啊,你有这么好的烟,咋不介绍给我呢?”

不料这一问正中李先念的下怀。

他笑了笑答道,

“那以后就都抽这个”。

为了这一刻,李先念可以说是下了很大一步“棋”。

百家烟中的殚精竭虑

习惯吸烟的人可能都知道,会在什么情况下抽的烟最多,大概就是处于

思考或者想提神的状态下,需要一定的外界刺激。

而毛主席抽了近

60年

的烟。

早在长沙发动“新民学会”时就开始,再到井冈山时期,就已经香烟浓茶不离手。

可以说,新中国的探索之路是在一根根烟与一杯杯茶的支撑下,不分昼夜的思索中慢慢诞生的。

1937年到1949年

间,是毛主席吸烟最多的时期。

其中艰难苦楚,一目了然。

1938年5月,毛主席在延安窑洞内撰写

《论持久战》

,当时正逢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期,越来越多人对抗日战争的前景持有消极的看法,使

“速胜论”和“亡国论”

等恐慌情绪在党内迅速蔓延。

在这种危急情况下,为精准分析战局,毛泽东夜以继日的研究战争学,香烟一根接着一根,多时甚至高

达五六十支

但那时条件困难,毛主席抽的多是

边区百姓自制的土烟

,毛主席把烟叶拿來晒干、切碎,简单用纸一卷就抽上了,这种烟劲儿大提神,但对的身体损害极其严重,因此

保健医生多次建议毛主席戒烟。

他只道,

“等革命成功了,百姓安稳了再戒吧。”

可新道路的坎坷波折,这一拖就是几十年。

解放战争时期,正是两党交锋的关键时刻,前线战场枪眼无情,形势变化极快,稍有差错就可能导致无法估量的人员损失。

山东战场的若干次战役,毛主席每天神经高度紧张,寝食难安,

强大的压力与负荷让他只得靠抽烟来提神。

1947年,沙家店战役打响后,毛泽东守在电话机旁一边用电话同前线的作战将领彭德怀等人联络听取前线战况的汇报,一边与身边的周恩来、任弼时不停的交换意见。

接连几日,毛主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天天烟不离口。

左手的食指和中指逐渐被烟熏得发黄,小小的指挥室里每天烟雾缭绕。

他白天疲了就躺在椅子上眯一会儿,几分钟之后点上一支烟又开始投入工作,晚上靠着咀嚼一些碎茶沫子,点上几根香烟缓解一下疲乏。

在上世纪40年代,当时军队的后勤已经有了较大改善,

贺龙、陈毅

这些从前线回来的将领了解毛泽东素来节俭,却独爱烟和茶,就经常给他带几条缴获来的五花八门的香烟,帮主席改善一下口味。

战争年代,毛主席曾与当地农民一起

坐在田头抽旱烟

,也为了节省开支自己卷生烟,吸过缴来的杂牌烟和外国名烟。

连毛主席自己都说

“我这是吃百家饭,抽百家烟”。

他已然全身心地把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投入到了全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中。

可作为主席身边的人,自然为他的身体担忧不已,这其中也包括

李先念

戒烟不成就换烟!

李先念极其敬重毛主席。

二人相识于长征中,1935年6月18日,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在一座天主教堂里会见前来迎接他们的李先念。当时的李先念作为

红三十军的政委

,向毛主席汇报四方面军情况以及沿嘉陵江两岸作战和向甘南发展的战略设想,毛泽东上下打量着26岁的李先念:

“好!讲得好,自古英雄果然出少年!”

毛泽东的赏识给李先念以极大的鼓励,从长征到解放战争,李先念在毛泽东的领导下,

率领部队一步步的在鄂豫边区创建了拥有6万军队、9万多平方公里土地、1300多万人口的解放区。

参与

晋冀鲁豫野战军

中原军区

等的领导工作,领导

淮海战役后勤保障工作

,成为毛泽东赢得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强有力的辅助。

李先念曾坦言

“毛泽东是我一辈子的良师益友”。

二人相识相知,他也知道毛主席这一路走来有多艰辛,烟瘾就有多大。

新中国诞生后,社会遗留问题接踵而至,毛主席吸烟更加频繁。

虽然这个时期生活条件改善了,香烟来源稳定,可以让毛主席不再抽自制的纸烟,但繁重的工作使得毛泽东需要借助更多香烟来调节精神、提高工作效率。

1949年8月,毛主席搬入中南海的

丰泽园

居住。

在北京的日子,毛主席仍旧秉持着朴素的作风,在环境设施上并无过多要求。

但香烟就放在办公桌或者床边能伸手可及的地方。

“我能做的就是准备好烟和茶,这是主席的习惯”

曾经担任毛主席卫士的

周福明

回忆到。

茶准备龙井,但烟却为难到了当时照顾主席起居的卫士。

因为当时保健医生不止一次劝诫毛主席戒烟,但每次他都说到:

“没有香烟总觉得缺少点什么,我们这做工作的,不得不抽啊!”

直到1968年的一天,毛主席突患重感冒,病中烟瘾发作,一抽烟就咳嗽不断,长期熬夜抽烟使得身体每况愈下。

当时,兼任国务院财贸办公室主任的李先念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着急,他知道主席曾尝试戒烟,但许是工作离不开烟草,一直没有戒掉。

“既然不得不抽,那就换种烟草!”

李先念不忍心让毛主席承受戒烟的痛苦,但又不能眼睁睁看着毛主席被烟拖垮了身体,那就只能自己制烟!自己制不会伤身体的烟!

雪茄特制小组“一三二”

1964年,在综合对比下,李先念最终选定了

四川什邡烟厂

给中央领导生产

特供烟

得缘于当地独有的气候条件和烟草种植方式,早在两百年前,什邡烟厂的前身就开始种植烟草专门进贡朝廷,也被誉为

“中国雪茄之乡”。

烟厂以畜粪、香油等为肥料,烟草气息浓郁香醇,紧邻的四川新都县正好有近200亩沙地能够开辟出来做特供雪茄的原料产地。

同年秋天,在什邡烟厂做工的

黄炳福、刘宗贵、范国荣、姜跃秀

四人接到烟厂党委书记的通知。

“现派你们带上最好的烟叶,去首都完成政治任务。”

南长街80号,这个由什邡烟厂四位高级师傅,一位支部书记,几位安保厨师司机以及若干学徒组成的雪茄特制小组就此成立。

之所以称呼之为

“132”

,是因为该小组在研制出的35种配方的雪茄后,只排定13号雪茄和2号两种雪茄口味,便由此命名。

因为毛主席的烟瘾极大,所以李先念在选料上严格把关。

首先要选择

新都独桥河

什邡徐家场

种植的上好烟叶,对烟草梗先进行粗加工,然后用越南企鞭桂皮与曲酒蒸,增加烟叶湿润程度,而后选用毛尖茶水进行漂洗、晾晒、卷制、烘烤。

这一过程中特地添加了属性清凉的中草药与内蒙的甘草流浸膏,

在一定程度缓解雪茄的呛鼻感和对肺部的刺激性。

值得一提的是,

132小组十分“神秘”

,在现有寥寥文字中依稀能看的出当时小组成员因这份工作的特殊性所做的努力和牺牲,他们需要严格保守工作秘密,自觉接受组织审查,而子女仅通过电话联系,从未进过南长街80号的大门,132小组却始终甘之如饴。

当年,李先念拿到制好的第一包2号雪茄,尝试了近一个月,在确定没有引起不适后,便开始想办法将这种雪茄推荐给毛主席。

“要是让主席知道专门给他定制雪茄,他是绝对不会要的。”

李先念了解毛主席近乎“顽固”的保持着简朴生活。

在中南海毛泽东居住的丰泽园内,毛主席还保留着睡硬木板,穿麻布做的衣裤的习惯;私下穿的衣服烂了就打补丁、眼镜少一个镜腿儿、屋内茶杯上都是豁口...

这让李先念不得不想点办法,才能将手中的雪茄“神不知鬼不觉”地给毛主席。

李先念的一步“妙棋”

1969年秋天,李先念从一辆车上下来,精神抖擞地走进了泳池边的一个会议室,他上衣口袋中放着一包早已准备好的

2号雪茄

这是中央政治局每个月例行召开的会议,也是李先念认为的“大好时机”。

走进会场,李先念与身边好友商议着最近发生的政事,时不时的看向不远处坐着的毛主席。

随着会议的进行,众人的讨论也越加激烈,毛主席看着桌子上的文件陷入沉思。

对毛主席了解甚深的他知道,

毛主席一思考就会想要点烟。

时机到了。

只见李先念缓缓的打开了一包2号雪茄,点燃抽了起来,参杂着中草药的烟草气瞬间弥漫在整个会议室。

毛主席果然被这个气味吸引了,停下摸向口袋拿烟的手,抬头找寻这个气息的来源。

见到主席看向自己,李先念走上前去说:

“主席,尝尝这个,雪茄,不一样。”

只见一个棕黑色圆柱形,粗细约为食指大小的雪茄散发着清凉的味道。

见状,毛主席伸手接过一支点燃。火光一瞬的明暗间,毛主席舒服的呼出一口烟气。

2号雪茄独有的馥郁清雅让毛主席顿时感觉不一样,头脑清明,气管也不再像之前吸烟那样干痒难耐止不住的咳嗽。

他看着手里的雪茄端详了半晌,转身探究的看着李先念。

“你有这么好的烟,咋不介绍给我呢?”

李先念见主席喜欢,知道这些努力没有白费,当即大笑答道,

“现在也不晚,以后就都抽这个嘛。”

自此之后,外出访问或者接待宾客一直抽的这个型号的雪茄,2号便成了毛主席的专属雪茄,因此后来这个型号口味的雪茄还得到了一个好听的名字。

——

颐年世纪

值得一提的是,李先念为毛主席定制的雪茄,按照当时对高级干部的卷烟供应标准,每人每个月不超过两条,而毛主席一直用的自己的工资去买,坚持融入群众,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

但无论再改良,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烟草的危害始终存在。

1972年,79岁高龄的毛主席身体越发的不好,咽喉,心肺,血压等病症都得不到有效的缓解。

或许是病痛的折磨,或许是想再为新中国多做几年的努力,在周恩来等好友和亲人的劝说下,

毛主席下定决心戒烟。

馋烟时就让卫士将装有雪茄的盒子拿过来闻上一闻,或者用嘴叼着不点火,周恩来见他忍得痛苦,曾劝过不然少吸一点,毛泽东则下令将烟具全部收走。

至1976年毛主席逝世,再也没有碰过烟草,只有部分人抽13号雪茄,一大部分改抽卷烟。

同年年底,132小组停止生产,1984年小组宣布解散。

后记

鸿鹄一飞,便有千里之志。

晚年的毛主席仍以一种坚韧的毅力克服60年的烟瘾,让人钦佩。

其实笔者写到这里,心里的感慨已经很多,毛主席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他带领人民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在一片废墟中建立起了一个昂扬的新中国。

他是伟大的,是真正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领导人,所以才会带领那么多革命者前赴后继,所以才会有那么多战友真挚的关怀,所以才会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我们要记得2号烟的故事。

我们要永远记得毛泽东对党与新中国做出的努力和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2025-07-16 04:33:43
原创 ...
#历史开讲# 古代史研读:唐朝史料记载中,皇室儿童的夭折情况——唐...
2025-07-16 04:33:38
原创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民贵君轻的思想虽然是由孟子...
2025-07-16 04:33:38
原创 ...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三国虽然是一个乱世,但也为众多英雄提供了用武...
2025-07-16 04:33:19
原创 ...
今天我们要聊一个和徐学功一样对新疆有重大贡献的悲情人物-巴里坤镇总...
2025-07-16 04:33:12
原创 ...
1943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土地上战火纷飞,物质匮乏,在这个年代...
2025-07-16 04:33:07
织“网”汇聚“声光电”,承...
穿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华传统文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
2025-07-16 04:32:53
原创 ...
“关东”含义是山海关以东。苏军参战后,关东军尚有70万军队,这70...
2025-07-16 04:32:52
原创 ...
人类是从地球上诞生的吗?人类的起源是在哪里?大约是在400万年前,...
2025-07-16 04:32:51

热门资讯

原创 咸... 咸丰皇帝为何身体如此羸弱?为何在31岁就早早去世了呢?咸丰皇帝是清朝的第九位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拥...
原创 文... 现代韩国有句俗语,“两班所去的每个地方都是饭桌,贱民所去的每个地方都是工作”,比喻过的好的人去到哪里...
原创 秦... 大家好, 今天来给大家讲讲啊,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皇帝 秦始皇他的孩子, 最后的结果怎么样都去了...
原创 在... 引言 这几年,时常不能出门的生活,让快递和外卖几乎成了家家户户的刚需,它不仅提供了便利,还保护了我们...
原创 南... 2010年,90多岁的南怀瑾先生在一次演讲中说,赚钱后把老婆孩子送到外国,在国外办公司搞房产。我提醒...
原创 才... 引言: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时期,其在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在唐代的科举制...
原创 三... 1929年,古蜀时期的一些玉器在四川广汉市三星堆镇鸭子河南岸意外被发掘出来,随后出土的文物变得越来越...
“傅莱与中国的情缘”展览在上海... 中新网上海9月1日电(范宇斌 黄镏舒)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9周年。上海犹太...
原创 主... 1943年3月,延安中央警卫团组建直属警卫队,警卫队直接负责毛主席的安全警卫工作。在延安,这支警卫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