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庞统死前冷冷说了17个字,当众揭穿诸葛亮真面目,可惜魏延没听懂
创始人
2025-07-16 04:02:24
0

庞统临死前,冷冷地说了17个字,直接揭穿诸葛亮真面目,可惜魏延没听懂!你知道庞统说了什么吗?

庞统冷冷说了17个字

刘备前半生,虽然有关羽张飞等猛将相助,但始终未能打下自己的基业,直到四十来岁,仍然寄人篱下,以至于他想到自己的遭遇,也不禁潸然泪下。对于自己的遭遇,刘备一直归因于时运不济,直到遇到了水镜先生,刘备才找到最真实的答案,原来自己缺乏顶级谋士相助,没有清晰的战略规划!

于是,刘备开启了找寻顶级谋士的步伐,并最终通过三顾茅庐的方式,请出了诸葛亮。诸葛亮为刘备提出了“占荆州、夺益州”的三分天下战略。而之后加入的顶级谋士庞统,也极力推荐夺取益州,以为基地,于是刘备决定,统帅大军入蜀,伺机夺取益州!

刘备攻打益州,带在身边的顶级谋士便是庞统。遗憾的是,刘备好几次不听庞统的建议,导致白白错失轻松拿下益州的机会。到了后面,刘备染指益州的计划泄露,他只能和刘璋撕破脸,开始正面对抗!幸运的是,庞统军事能力比较强,帮助刘备数次击败蜀军。然而就在众人以为庞统将要帮助刘备拿下益州时,他却突然战死了,令众人大跌眼镜!

而庞统在临死前,曾说了17个字,直接揭穿了诸葛亮真面目。17个字便是:孔明怕我取了西川,故意将此书相阻耳!

原来就在庞统准备攻打益州重镇雒城,彻底拿下益州时,远在荆州的诸葛亮送来了一封信,说此次攻打雒城,必定极难成功,希望刘备三思而后行。这在庞统看来,非常愤怒。因为雒城乃是横在刘备前的唯一一道雄关,只要拿下了雒城,益州将一马平川,到时候刘备便可以轻松拿下成都,成为益州之主!而庞统也可以借此功劳竞争蜀汉集团二当家,媲美诸葛亮!

诸葛亮的书信,对刘备的决策影响很大,这无异于阻碍庞统的晋升之路,于是庞统暗暗说道,诸葛亮此信,就是怕他拿下益州,威胁到诸葛亮的地位!

事实上,庞统的看法,并非空穴来风,因为细品诸葛亮出山后的行事方法,他确实在争权夺利方面,干出了不少令人不爽的事!

刘备三顾茅庐见到诸葛亮后,诸葛亮当即对刘备分析了天下大势,并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战略,很明显,诸葛亮待在隆中并非单纯的隐居,他这么年轻,还是想有一番作为的。而他之所以不选曹操、孙权,反而选择刘备,还三番五次让刘备找不到人,不过是自抬身价,想要在刘备集团取得大权而已!

出山之后,诸葛亮不去积极的融入刘备集团,反而整天和刘备待在一起,把刘备迷得团团转,他甚至还抢夺了刘备的指挥权!博望坡之战,诸葛亮不甘心当一名军师,而是直接架空刘备,成为了大军的指挥者,这种争权夺利的行为,直接惹得关羽张飞等人颇为不爽。

之后,关羽张飞和诸葛亮开始了明争暗斗,遗憾的是,诸葛亮取得了刘备的信任,关羽张飞在斗争中并未占得上风。最后,诸葛亮甚至利用华容道之战,摆了关羽一道,让关羽彻底失去了集团二当家的位置。

自此,诸葛亮成为了刘备集团的二当家,而关羽张飞这些集团元老,倒是被诸葛亮给压制了下去。

很明显,从诸葛亮在刘备集团的升迁轨迹来看,他确实有“争权夺利”的嫌疑。庞统怀疑诸葛亮故意阻拦攻打雒城,阻碍自己升迁,也确实有道理。所以庞统才会说“孔明怕我取了西川,故意将此书相阻耳”,并在之后和刘备的对话中,当众说出“主公被孔明所惑矣:彼不欲令吾成大功,故作此言以疑主公之心”这番话语,直接拆穿了诸葛亮的真面目!

遗憾的是,庞统的这番话,很多人都没有看懂,或者说大家看懂了,但不愿意相信庞统。尤其是魏延,当年庞统已经把话说的这么明白了,偏偏魏延没听进去,否则他怎么会落得个那么凄惨的结局?

可惜魏延没听懂

刘备死后,诸葛亮掌控了蜀汉大权,连刘禅都成为了傀儡,然而魏延仍然没有看透诸葛亮的真面目,仍然一心想要以战功来获得升迁。结果在北伐的过程中,诸葛亮根本不给魏延取得大功的机会。

举个简单的例子。街亭之战,蜀军的目标乃是守住街亭,拖住魏军增援的步伐,等诸葛亮大军彻底拿下陇右后,再来决战,魏军将彻底失去西部边疆。按理说,如此艰巨的任务,应该交给作战经验丰富的名将,比如魏延。而且魏延自己也曾主动请战,怎么看魏延也是守卫街亭的最佳人选。

可令人意外的是,诸葛亮并未选择魏延,反而选了一个没啥作战经验的马谡去镇守街亭,导致第一次北伐彻底失败,严重影响了蜀汉北伐的大业!

北伐过程中,像上述这样魏延被压制的例子比比皆是,这也说明了诸葛亮的真面目,那就是妒才,不愿意看到其他人成长起来,威胁到自己!

对于诸葛亮的做法,后期的魏延似乎也看出了端倪,曾数次和诸葛亮对抗,结果均不是对手。到了最后,诸葛亮使出临终一计,先是将马岱安插在魏延身边,然后将兵权交给魏延的死对头杨仪,再将魏延排除在核心圈外,诱导魏延和杨仪火并,借机除掉了魏延,令人惋惜!

五虎上将死后,魏延算是蜀汉最拿得出手的名将了,连姜维都不是其对手,结果如此优秀的人才,却被诸葛亮坑死,不得不说是蜀汉的极大损失!倘若当年魏延看懂庞统的暗示,早点采取应对措施,估计结局也就不会这么惨了吧!

结语

庞统临死前,冷冷地说了“孔明怕我取了西川,故意将此书相阻耳”17个字,揭穿了诸葛亮妒才、争权的真面目,可惜魏延没有看懂,否则他早点应对,结局应该不至于那么惨!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2025-07-16 04:33:43
原创 ...
#历史开讲# 古代史研读:唐朝史料记载中,皇室儿童的夭折情况——唐...
2025-07-16 04:33:38
原创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民贵君轻的思想虽然是由孟子...
2025-07-16 04:33:38
原创 ...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三国虽然是一个乱世,但也为众多英雄提供了用武...
2025-07-16 04:33:19
原创 ...
今天我们要聊一个和徐学功一样对新疆有重大贡献的悲情人物-巴里坤镇总...
2025-07-16 04:33:12
原创 ...
1943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土地上战火纷飞,物质匮乏,在这个年代...
2025-07-16 04:33:07
织“网”汇聚“声光电”,承...
穿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华传统文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
2025-07-16 04:32:53
原创 ...
“关东”含义是山海关以东。苏军参战后,关东军尚有70万军队,这70...
2025-07-16 04:32:52
原创 ...
人类是从地球上诞生的吗?人类的起源是在哪里?大约是在400万年前,...
2025-07-16 04:32:51

热门资讯

原创 两... 两路汉军从“固阳”出击彻底击败北匈奴 阴山古月 公元89年6月,东汉发动了北击匈奴的关键一战。汉军兵...
原创 历... 说起唐朝,都会想到李氏一族,想起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些经济极其繁荣的社会局面。唐朝共历经二十一位皇帝...
原创 十... 前言 永乐七年,大明派遣使臣出使鞑靼,并向告知鞑靼:相与和好,朕主中国,可汗主朔漠,彼此永远相安无事...
原创 东... 文|a纵横历史观 编辑|a纵横历史观 引言 自古以来,土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中国封建社会中...
原创 历... 大业年间的政治和经济状况 大业是唐朝开元年间至建中年间的一个时期 ,是唐朝一个相对安定和繁荣时期,这...
原创 中... 战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形势 在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制度和体制各不相同, 有的是王国,有的是诸侯国,有的...
原创 为... 我们都知道,中国这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都是“父系社会”,以男子为尊,后代子孙的姓名也是随着男子的姓。子随...
原创 空... ?空城记梗概 ?魏主曹丕死后,十五岁的曹睿即位,诸葛亮想乘机会伐魏。诸葛亮利用马谡的反间计,让曹睿将...
原创 武... 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把大唐江山治理得有声有色。可是,就在她快要离开人世的时候,却做...
原创 看... 中国历朝历代名将辈出,林林总总,不可胜数。今选择100位出类拔萃之名将,对照其一生功业,是否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