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锦衣卫明明横行明朝三百年,为何最终消亡殆尽?学者:命中注定
创始人
2025-07-16 03:02:12
0

大明王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上,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奇闻异事。

例如一生中只娶了王皇后的明孝宗朱佑樘是不是真的怕老婆?

因为大臣奏章过于繁琐,朱元璋暴打了他一顿?

万历皇帝为何长达二十八年不上朝?

而这其中,最有神秘气息的还是锦衣卫。

各种电视剧和史料中总能看到对锦衣卫地描写。

他们游走在皇宫各个角落,为各代皇帝暗中执行秘密任务。

事实上,锦衣卫最特别之处就是他们权力的威严。

无论是朝中重臣还是皇亲国戚,在锦衣卫眼中都是待审的羔羊。

他们甚至被后人称为明朝皇宫的的特种兵。

其训练有素,只忠心于皇帝。

那么,

锦衣卫到底有什么样的权力,能让整个皇宫都谈之色变呢?

权力大起大落再大起,锦衣卫贯穿整个明朝

其实,锦衣卫的出现不过是皇帝为加强统治的一种手段。

1382年,朱元璋设立了锦衣卫这一安保机构。

其目的是通过武力来让自己的地位更加不可撼动。

彼时,他让自己信得过的武将担任锦衣卫的首领。

自然,锦衣卫的直接上级就是皇帝本人。

他们的主要职责便是''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

当时,第一代锦衣卫可以越俎代庖地直接处理朝中问题。

同时,他们逮捕、审讯犯人不必层层汇报。

但是五年后,朱元璋渐渐意识到他的信任让锦衣卫有些滥用职权。

于是,他又颁布诏令收回锦衣卫管理皇家监狱的权利。

1421年之后,明朝迁都至北京。

这时,已经是明成祖朱棣掌管皇宫。

他在掌权后又恢复了锦衣卫的权力,让他们参与巡查缉拿,甚至多次扩张了锦衣卫的规模。

到了明宪宗那个年代,锦衣卫的权力已经十分鲜明。

他们除了进行巡逻,守护皇宫安全,还要掌管朝中官员的贪腐事件。

时间一长,这个特殊的组织日渐庞大,

可以说在这个时期,锦衣卫愈发稳固并且到达一个顶峰。

但是到了正德年间,锦衣卫的权威又一次遭到了挑战。

彼时,东西二厂出现。

这个直属中央的机构机和锦衣卫一样,都是直接为皇帝解忧。

可想而知,其业务上难免会产生一些碰撞和重合。

因此,双方关系始终有些僵硬。

东西二厂的首领太监刘瑾曾经一度受到皇帝的喜爱,连带着削弱锦衣卫的权力。

但是到了钱宁接管锦衣卫后,形势再次发生逆转。

明武宗非常看重钱宁的管理能力,锦衣卫又再次成为明武宗的独宠。

等到下一任锦衣卫的首领陆炳执掌期间,更是学习了钱宁的优势,让锦衣卫的权势遍布皇宫。

一时间,皇宫各处都对锦衣卫闻风丧胆,就连不可一世的东西二厂也不得不低头。

尝到了甜头的陆炳开始变本加厉地扩张锦衣卫的权力

他带着锦衣卫在朝中铲除异己,在宫外结党,朝廷上下没有一人不归顺于他的欺压。

朝中大臣更是整日提心吊胆,害怕锦衣卫盯上自己。

那段时间,他们惶惶不可终日,每日上朝犹如上刑,一个不小心就会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

到了隆庆帝时期,锦衣卫的滔天权力已经达到让皇帝不得不防。

为此,他重新提起东西二厂的权力,让其与锦衣卫互相牵制。

皇帝对锦衣卫的戒心渐渐让两厂占据了主导地位。

直到明朝末期,锦衣卫已经完全不能和东西两厂抗衡,权势一落千丈。

而到了清朝,顺治帝对于锦衣卫的前史心存芥蒂,最终直接废除了锦衣卫这个机构。

就这样,锦衣卫长达290年的权力彻底结束。

锦衣卫的废除,绝不能说是一个偶然。

在锦衣卫权力运行的三百年间,他们收到的评价褒贬不一,但还是以恶评为主。

那么,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朝中上下都对它的结局拍手称快呢?

功不压过,结局为民心所向

其实,仔细分析锦衣卫的权力更迭,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无论是锦衣卫还是东西厂,都是皇帝手中的棋子。

他们权力再怎么大,最终的命运始终被皇帝拿捏。

毕竟锦衣卫的总指挥始终是皇帝的亲信。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些人纵然利欲熏心,也都是有才能的重臣,不能单纯给予负面评价,需要辩证地看待他们的功过。

不过很明显,锦衣卫的过错是大于功劳的。

其主要的过错便是对权力的滥用和司法程序的破坏。

再加上长时间没有竞争的环境,让他们更加肆无忌惮地在官场横行。

要知道,锦衣卫是独立在皇宫的机构。

他们不受三司的束缚,甚至在很多时候会抢夺三司的合理权力。

对于那些需要锦衣卫和三司合力处理的案件,锦衣卫则具有绝对的控制权。

如此一比较,三司根本没有发言的余地,形同虚设。

除了不允许有别的机构插手,锦衣卫办理案件时尤其善用重刑,屈打成招的案件不在少数

对于锦衣卫来说,事实究竟如何是由他们说了算的。

诬陷忠良大臣,不讲证据抓捕朝廷命官,可以说到了一手遮天的地步。

天启年间,锦衣卫的指挥使看朝中大臣杨涟不顺眼,便设计虚假笔录抓捕杨涟,重刑下要求杨涟指认兵部尚书并不存在的罪行。

杨涟铮铮铁骨,不肯招认不存在的事。

于是,锦衣卫直接伪造了证据,对外宣布尚书的罪行。

这样黑白不分的审判是锦衣卫的家常便饭。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就是锦衣卫的办案宗旨。

除了陷害作假,锦衣卫还经常毫无缘由的抓捕官员。

正常规章制度下,无论是哪一个机构都有自己的一套流程,要有批文和证据才能实施抓捕。

如果是宫外的案件,还要牵扯到更多机构的协同。

但是锦衣卫对这些条例视而不见。

办案中,锦衣卫从不申请批文,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抓捕犯人。

这样藐视朝廷律法的行为,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皇帝的过度信任。

锦衣卫最横行霸道的时期,是朱元璋在任的时候。

由于朱元璋的信任,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有几万朝中大臣死于锦衣卫的刀剑刑具之下。

足以见得锦衣卫的手段之残酷。

此举让朝中上下怨声载道。

可即使如此,锦衣卫还是被各位皇帝加以重用。

这当然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就是锦衣卫严格的管理制度

锦衣卫分为两个分支,负责着不同的职能。

但同时,这两个分支又要互相监督,独善其身又要保证对方不出错,否则便是有罪同当。

而锦衣卫两个分支都直接听命于皇帝。

君王的威严让他们不敢有一丝松懈,因此在纪律管理方面十分稳定,从不会出现什么差错。

皇帝的命令可以说是使命必达,这也是他们深得皇上信任的原因之一。

锦衣卫的另一个功劳,是对朝廷重臣权力的制衡。

他们铁面无私地为君王惩治贪污腐败现象,没有竞争,自然也不会受到胁迫。

因此,其一定程度上压制住了朝中的腐败。

朱元璋创办锦衣卫的根本原因就是为了整治朝廷。

一个直接听命于自己的机构,分派在朝廷内外为皇帝打探,让朝廷大臣们不敢有异心。

虽然论官职,锦衣卫只有区区五品,但是论权力,这个机构的能力是许多大臣都十分忌惮的。

不仅在皇宫内,全国到处都是皇帝下派的锦衣卫身影。

即使是远离皇宫的县城官员,也时刻被锦衣卫监督。

因此有锦衣卫的地方便没有官员一手遮天的现象。

只可惜,这些功劳并不足以抵消他们的过错,所以面对锦衣卫最终烟消云散的结局,没有一人为其扼腕。

水满则溢,权大必失

正如前文提到的,朱元璋设立锦衣卫的初心是为了整肃朝廷官员。

但最终,锦衣卫却成为朝廷中最大的毒瘤。

面对膨胀的权力,锦衣卫早就忘记了他们一开始的任务只是监督朝廷和惩治腐败。

皇帝的信任和安全的环境让他们肆无忌惮,把朝廷上下搞得人心惶惶。

后世曾评价锦衣卫:

“明不亡于流寇,而亡于厂卫”。

明朝覆灭后,锦衣卫也随之消失。

可以说,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就是锦衣卫的猖獗。

结论

明朝276年的历史中,锦衣卫始终有着一席之地。

他是明朝独有的皇帝的利器,为了皇帝的意愿而出现,最终也因为皇帝的忌惮而消亡。

显然,皇帝是保护锦衣卫的坚硬屏障,也是废除锦衣卫的唯一权力者。

它的命运全由皇帝掌控。

参考古籍

《明史》

《明实录》

《明通鉴》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2025-07-16 04:33:43
原创 ...
#历史开讲# 古代史研读:唐朝史料记载中,皇室儿童的夭折情况——唐...
2025-07-16 04:33:38
原创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民贵君轻的思想虽然是由孟子...
2025-07-16 04:33:38
原创 ...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三国虽然是一个乱世,但也为众多英雄提供了用武...
2025-07-16 04:33:19
原创 ...
今天我们要聊一个和徐学功一样对新疆有重大贡献的悲情人物-巴里坤镇总...
2025-07-16 04:33:12
原创 ...
1943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土地上战火纷飞,物质匮乏,在这个年代...
2025-07-16 04:33:07
织“网”汇聚“声光电”,承...
穿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华传统文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
2025-07-16 04:32:53
原创 ...
“关东”含义是山海关以东。苏军参战后,关东军尚有70万军队,这70...
2025-07-16 04:32:52
原创 ...
人类是从地球上诞生的吗?人类的起源是在哪里?大约是在400万年前,...
2025-07-16 04:32:51

热门资讯

原创 两... 两路汉军从“固阳”出击彻底击败北匈奴 阴山古月 公元89年6月,东汉发动了北击匈奴的关键一战。汉军兵...
原创 历... 说起唐朝,都会想到李氏一族,想起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些经济极其繁荣的社会局面。唐朝共历经二十一位皇帝...
原创 十... 前言 永乐七年,大明派遣使臣出使鞑靼,并向告知鞑靼:相与和好,朕主中国,可汗主朔漠,彼此永远相安无事...
原创 东... 文|a纵横历史观 编辑|a纵横历史观 引言 自古以来,土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中国封建社会中...
原创 历... 大业年间的政治和经济状况 大业是唐朝开元年间至建中年间的一个时期 ,是唐朝一个相对安定和繁荣时期,这...
原创 中... 战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形势 在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制度和体制各不相同, 有的是王国,有的是诸侯国,有的...
原创 为... 我们都知道,中国这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都是“父系社会”,以男子为尊,后代子孙的姓名也是随着男子的姓。子随...
原创 空... ?空城记梗概 ?魏主曹丕死后,十五岁的曹睿即位,诸葛亮想乘机会伐魏。诸葛亮利用马谡的反间计,让曹睿将...
原创 武... 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把大唐江山治理得有声有色。可是,就在她快要离开人世的时候,却做...
原创 看... 中国历朝历代名将辈出,林林总总,不可胜数。今选择100位出类拔萃之名将,对照其一生功业,是否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