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反对清廷好兄弟:冯玉祥干的是活的,孙殿英干的是死的
创始人
2025-07-16 02:33:28
0

冯玉祥

如果把民国军阀按实力分几个等级的话,冯玉祥肯定属于一等军阀。

早在北洋军阀时期,冯玉祥就能发动北京政变,囚禁大总统曹锟,对抗“当代关公”吴佩孚,和张作霖忽和忽战,逼得“北洋之虎”段祺瑞狼狈下台……北洋军阀失势时,冯玉祥摇身一变,又成了北伐军的朋友,和蒋介石、阎锡山、李宗仁和张学良等人平起平坐了。

张学良

如果冯玉祥属于一等军阀,那土匪出身的孙殿英恐怕就没等,实力太弱了,比起冯玉祥、张作霖、蒋介石这种动不动拥兵几十万人的大佬,孙殿英只是一个小爬虫,手下最多时不过几万人,朝秦暮楚,夹缝中求生存,如果不是他在河北驻防期间干了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他是谁恐怕历史都懒得写一笔。

但冯玉祥和孙殿英这样级别根本不对待的军阀却有着共同的特点,冯玉祥曾经表达过对孙殿英的由衷钦佩:殿英老弟,你的革命精神我很佩服!咱们是好朋友,好同志!在反对清廷这一点,我干的是活的,你干的是死的!

冯、蒋、阎

满清统治中国长达近三百年,正是在清政府的手中,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对外屡战屡败,不停签署不平等条约,这样的政府,自然不能代表人民,凡是有志于反对满清政府的,不管方式是激进还是和缓,都值得敬佩。所以反清斗士冯玉祥和孙殿英本来应该是收获掌声、大拇指和膝盖的,可惜,当他们声色俱厉地反对清廷的时候,清廷已经死了;或者说,清廷活着的时候,没见这老二位闹出什么大动静。

大清国亡了12年之后,废帝溥仪和他的小朝廷再次遭到灭顶之灾,出身直系军阀的冯玉祥从前线急行军回到北京,发动政变,掌握了北京大权。掌权的冯玉祥做了两件大事:一是把废帝溥仪从紫禁城赶了出来,二是把现任大总统曹锟软禁了起来——前后两任国家最高领导人都栽在了冯玉祥手中,这位冯大个子堪称“元首杀手”。

曹锟

清帝逊位之后仍居紫禁城,民国拔巨款维护之,这是12年前清政府和平退位的条件。中央政权的更迭没有英法资产阶级革命那样发生流血冲突,也算是一种“光荣革命”,这一点当年的清廷也做出了巨大贡献,至少避免了无数战火硝烟,无数人头落地和无数家破人亡,功莫大焉。

冯玉祥这一行为像捅了马蜂窝,赞成者有,反对者有。赞成的代表是孙中山,反对的代表是段祺瑞。但不管反对还是赞成,溥仪反正是被赶出去了——至于这事和当年张勋复辟有没有关系、张勋复辟后北京政府做出的不追究溥仪责任的决定算不算数、溥仪迁去天津后来被日本人弄去当满洲国皇帝和冯玉祥此举有无关系等,就说不清楚了,说清楚了也没用,冯玉祥有枪。

紫禁城

这就是冯玉祥本人说的“反对清廷”的英勇行为,同他一样英勇的,还有上文说的那个不太知名的小军阀孙殿英。正如冯玉祥所说,他干的是活的,指溥仪;孙殿英则干死的,指的是清廷的英主乾隆和晚清的实际掌权者慈禧太后。

孙殿英土匪出身,实力不能和冯玉祥比,但喜欢改换门庭的作风却和冯玉祥一致。据不完全统计,冯玉祥一生改换门庭的次数达8次之多,孙殿英则由于实力弱、船头小,掉头得更快,已经数不清投靠过多少主子了。孙殿英英勇无比的抗清行为是刨人家的祖坟:

孙殿英盗宝图

孙殿英的祖上据说是明末的抗清英雄、宰相孙承宗,不过家风传到他这一代的时候,完全没有乃祖的英武气概,倒像是年轻版的汉高祖刘邦,混社会混得挺溜,谁势力大投靠谁,实力也不断提升,到1928年秋,北伐军节节胜利,北军败局已定的时候,孙殿英正好驻军天津蓟县马伸桥,就在马伸桥正北偏东方向十公里处(直线距离),就是河北易县,那里有清朝帝王的陵寝——东陵。

大清国入关之后共十个皇帝,除了最后一个皇帝溥仪死在新社会,不可能直接葬在帝陵(先葬在八宝山,后来据说也移到清帝的陵寝了),其余9个,都埋在陵寝。清朝帝王陵寝一共两个,东陵和西陵。西陵共有四位帝王埋在这里:雍正、嘉庆、道光、光绪;东陵则有五位皇帝长眠: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其中,西陵在河北遵化,东陵就在河北易县,而且,东陵除了有五位皇帝埋在这里之外,更有一位不是皇帝胜似皇帝的大人物也长眠于此,这就是晚清中国的实际掌权者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

孙殿英不由动了心,乾隆皇帝在位时是清朝最富庶最繁华的时代,陵寝中稀世珍宝必定数不胜数;慈禧太后是史上最穷奢极欲的太后,陵寝中的宝贝想必更是多到令人恐怖——想到这里,孙殿英的口水直流。他决定,立即行动,左手洛阳铲,右手鹤嘴锄,把身份从民国军阀改成摸金校尉,昨天清廷杀我先祖,今天我刨清廷祖坟!这叫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苍天代言人孙殿英派一团人以军事演习为名开进东陵,用炸药炸开了两座陵寝,里面的金银珠宝让孙殿英惊得嘴巴都合不上了,比他想象的还多!举两个例子管中窥豹,足以说明两座陵墓中稀世珍宝数量之多:

盗墓电影:《鬼吹灯之寻龙诀》

一、当年青岛警察截获了孙殿英所部逃兵3人,共携带宝珠36颗,据其招供,还有10颗已经在天津出手。一个普通士兵就能藏这么多珍珠,那么别的士兵再加上各级军官一共有私藏多少珍宝?绝对是天文数字!

二、孙殿英为了运送这些珍宝,向地方募集大车30辆,美其名曰“体谅地方疾苦,不忍就地筹粮”!人家的珠宝,不是一颗一颗,也不是一串一串,甚至也不是一箱一箱,而是一车一车的!数量之大,令人无法想象!

《建军大业》中的蒋和宋

东陵盗宝不久案发,遗老遗少们如丧考妣,纷纷要求国民政府惩办元凶。国民政府迫于社会舆论压力,成立法庭对嫌犯进行审判,孙殿英为求大事化小,下了血本,不惜拿出最顶级的珍宝给政府的各级要人,以求息事宁人。据说上至蒋介石宋美龄下至宋子文、孔祥熙、何应钦、阎锡山和戴笠等,基本人手一份,孙殿英的“金弹政策”大见成效,再加上时局动荡,不久盗宝案就不了了之了。

我们最后再叙述下两位反清斗士的最后结局:孙殿英后来在解放战争中被人民解放军生俘,1947年秋病死;老大哥冯玉祥比孙殿英多活了一年,1948年9月1日,他乘坐的船只在黑海蹊跷失火,冯玉祥被烧死在船上。

《建国大业》中的冯玉祥——陈凯歌饰演

孙殿英对他东陵盗宝的行为并不后悔,他说:“不管他人说什么盗墓不盗墓,我对得起祖宗,对得起大汉同胞!”

而作为国共都十分重视的冯玉祥,受到了中共领导人的高度评价,但私下里,冯玉祥的声名似乎并不是很好,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徐永昌曾说他“论变不论常”, “显得多少有点时髦肤浅”,就是说他很实际,没有原则,赶时髦,没深度;林总在评价彭总时用上了冯玉祥:“是野心家、阴谋家、伪君子、是冯玉祥式的人物。”毛泽东也对彭说:“人们说你是伪君子,像冯玉祥。”少奇同志这样评价彭:“魏延的骨头、朱可夫的党性、冯玉祥的作风!”

东陵大盗孙殿英

不管怎样,这两位以死人作为斗争对象的人也死了,他们也难免受到历史的褒贬,这大概是历史人物都绕不开的命运吧!孙殿英有《东陵大盗》传世,冯玉祥也有《直奉大战——冯玉祥在一九二四年》在线,甚至他自己也导演电影,这个,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2025-07-16 04:33:43
原创 ...
#历史开讲# 古代史研读:唐朝史料记载中,皇室儿童的夭折情况——唐...
2025-07-16 04:33:38
原创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民贵君轻的思想虽然是由孟子...
2025-07-16 04:33:38
原创 ...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三国虽然是一个乱世,但也为众多英雄提供了用武...
2025-07-16 04:33:19
原创 ...
今天我们要聊一个和徐学功一样对新疆有重大贡献的悲情人物-巴里坤镇总...
2025-07-16 04:33:12
原创 ...
1943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土地上战火纷飞,物质匮乏,在这个年代...
2025-07-16 04:33:07
织“网”汇聚“声光电”,承...
穿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华传统文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
2025-07-16 04:32:53
原创 ...
“关东”含义是山海关以东。苏军参战后,关东军尚有70万军队,这70...
2025-07-16 04:32:52
原创 ...
人类是从地球上诞生的吗?人类的起源是在哪里?大约是在400万年前,...
2025-07-16 04:32:51

热门资讯

洛杉矶奥运会首金将在铁人三项或... 据北青体育7月16日消息,洛杉矶奥组委确认,2028年奥运会首枚金牌将在铁人三项或皮划艇激流回旋产生...
原创 浅... 文|古轩说史 编辑|古轩说史 从涵盖秘鲁总督辖区不同地区的非常广泛的文件中,在谈判和演讲、交流和法...
原创 曹... 导语:东汉末年,天下三分,各方诸侯割据自立,一时天下大乱,狼烟四起,生灵涂炭,民生凋敝。而这乱世,却...
原创 朱... “幸福的家庭大多相似,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这句开场白虽然出自国外文学,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却被...
原创 沙... 沙俄作为曾经的世界强国,在十九世纪的时候,横跨亚欧大陆,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超级大国。但 是,在二十世...
原创 李... 在陕西省西安市自强西路上,坐落着一所铁路职业技术学校。 在国内众多985和211重点高校里,这所学校...
原创 百...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决定涌向非洲发展。虽说非洲并不发达,且还十分的穷困。但是这一片土地上却从来...
原创 太... “倾巢之下,焉有完卵”,清朝时期,朝廷对于太平军痛恨不已,自然也不会轻易地放过那些将领。但即使这样,...
原创 1... 前言 张季敏在陈云首长的身边工作了8年多,真正感受到了伟人的风采。后来,他在回忆录中记载:“陈云同志...
原创 看... 01 不是博士无著作,梁启超推荐清华任教 1925年春天,清华学校筹建国学研究院,要聘请导师。梁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