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开国上将中,有几位是少数民族将领,杨至成是其中一位。
说起杨至成,他的经历有些不一般,没上过前线指挥过战斗,又错失8年抗战,仅仅是四野后勤部下辖的军需部长,为何能被授予上将?
土地革命是的红色大管家
1922年大革命时期,杨至成投笔从戎担任滇黔联军,任军需官;1925年,23岁的杨至成考入黄埔5期,在这里认识了党员周逸群,被介绍加入共青团。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不惧当时白色恐怖,转为党员,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又跟着朱德、陈毅参加湘南起义,走上井冈山。
在开辟根据地时,他因伤休养,看待后勤工作管理混乱,决定干回老本行。在他的领导下后方工作开始尽然有序,给部队解决给养和医药供应问题。没多久,被调任到红4军作战部队,担任红四军副官长,为前线部队定制军服、供给等问题。
1932年,他担任总供给部部长兼政委,同意负责中央红军财政、采购、军需、军械等,被称为“红军大管家”。
因病错失抗战机会
因长期在艰难的战斗岁月工作,他的身体出现问题,在1938年冬因积劳成疾赴苏联就医。
他们一行人中,有李天佑、刘亚楼、钟赤兵、卢冬生等人,他的年龄是最大的一位。
到苏联一边治病,一边进行军事学习。前后也就一年多,苏联爆发战争,他们被送到乌兰巴托,因日军封锁被滞留在此。为了生计,他给农场锄地。直到苏联出兵东北,他才回到祖国。
到东北民主联军担任后勤部政委,与叶季壮搭档。从资历上讲,他来都是靠后勤出身,经验非常丰富。
东北部队后勤部多次进行调整,1948年东北部队成立后方勤务司令部,黄克诚担任后勤方面一把手。辽沈战役,东北野战军成立后勤部,钟赤兵、周纯全、李聚奎担任部长、部长。
1949年,东野改为四野后,后勤部部长由周纯全担任,李聚奎担任第二部长,而杨至成只担任了后勤部下辖的军需部部长,负责扩建军需工厂、兵站、医院和仓库等。
后勤部除了军需部以外,还有供给部、卫生部、军械部、运输部等。
军需工作是杨至成最拿手的工作,他在红军时期给军队设计过军装,到四野后他,他为几十万指战员做军装。四野的军装在四大野战军中,军服最漂亮、整洁,兄弟部队有些羡慕。
新中国成立后,他没有上过前线,没有参加抗战,解放战争只是一位军需部长,为何能被授予上将?
他为军队做出贡献巨大,虽然不在前线,后方工作同样重要,没有充足的后勤保障,军队哪里能打胜仗。还有一点很重要,他是少数民族将领,在评级授衔时被“照顾”,综合多方面因素,被授予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