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大地的广袤版图上,
有一处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的圣地——周祖陵。
摄影 | 王剑飞
这里,是华夏农耕文化的发源地,
周祖先不窋播撒下了农耕文明的种子,
开启了华夏民族的农耕篇章。
这里,也是周祖先不窋的陵寝所在地,
岁月的沧桑未曾磨灭它的庄严与肃穆。
这里,还是岐黄文华的诞生地。
皇帝与岐伯曾在此论道,
智慧的碰撞成就了医学巨典《皇帝内经》,
为中华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周先祖陵墓
摄影 | 秦志莉
远古时代,周先祖心怀苍生,以洞悉自然之理,传授命中农耕之术,教民稼穑。从此,人们告别了游牧狩猎的漂泊,在土地上播下希望的种子。春种秋收,寒来暑往,农耕的智慧在这里生根发芽。周祖先教民稼穑的故事,如同这不朽的陵墓一般,永远镌刻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岐黄中医药文化博物馆
摄影 | 王剑飞
远古时代,皇帝心怀苍生,深感百姓受疾病之苦,于是寻找智者,后来皇帝在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时,广成子向皇帝推举了岐伯。皇帝与艺术高超的岐伯一拍即合,便开始共同研究医学。至此,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就此拉开序幕。
摄影 | 秦志莉
皇帝邀岐伯在皇宫中进行探讨,岐伯不仅传授了养生之道,更揭示了人体奥秘,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这期间,黄帝问了1088个问题,岐伯一一精彩作答,于是中华医学史上最早、最伟大的绝世巨著——《黄帝内经》诞生了。《黄帝内经》的诞生,不止奠定了中华医学理论基础,也使庆阳成为中华医学的发源地。
《皇帝内经》千家碑林景区
摄影 | 王剑飞
《黄帝内经》千家碑林征集了包括沈鹏、张海在内的全国知名书法家1088位,分段书写了《黄帝内经》原文,通过碑林的形式,让人们进一步了解《黄帝内经》和岐黄文化。《黄帝内经》也在这里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摄影 | 王剑飞
沉睡在岁月中的石碑,铭刻着古代先贤的智慧。漫步于此,仿佛依稀能听到古代医者的窃窃私语,深切感受到他们探索自然和人体奥秘的热情。
周祖农耕文化博物馆
摄影 | 王剑飞
农耕文化博物馆像是一本翻开的历史书,详细记录着农耕文化的演变。每一件农具都蕴含着岁月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辛勤劳作。
摄影 | 王剑飞
那原始的石犁,粗糙却饱含希望,开启了农业的征程;粗糙的陶罐,装满生活的质朴;精美的青铜器,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农耕文化的演变,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结晶。
摄影 | 王剑飞
周祖陵景区,远非仅仅一个游历的终点,它犹如一部活灵活现的历史长卷,引领着每一位访客踏上一场深邃的文化探索之旅。漫步其间,每一帧风景都似乎在低语,勾勒出中华文明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绵延不绝的壮丽图景。这不仅仅是对周祖辉煌农耕文明与岐伯精深中医药文化的深刻挖掘,更是一场触及心灵、让灵魂得以归宁的非凡旅程。
编辑:秦志莉
特别声明:
1.微游甘肃内容文章旨在宣传甘肃文化旅游,只用于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由于条件所限,在转载之前无法与所有权利人联系授权,可能出现部分原创图片或文字未署名,请联系添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