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文彬
编辑|朱文彬
华夏文化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之中,曾出现过无数的奇人、名人,他们的事迹流传千年:有的留下了千古诗句;有的留下了丰功伟绩...我们如今唯一能考究他们存在的真实性的,就是历史记载中的那些故事。
而几乎所有关于这些名人的故事,都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结尾,但是在这滚滚的历史长河之中,却有这么
四男一女
,留下了不少惊人的事迹,但最终在历史的记载中,消失的无疑无踪,至今都没人能够查明他们真正的下落。
那么这消失的五个人究竟是谁?
四大美女之一杨玉环
说道杨玉环,大概最先能够想到的就是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句千古名诗,以及杨玉环因为长相绝美深受唐玄宗的喜爱。
毕竟杨玉环在成为唐玄宗的妻子前,曾是唐玄宗的儿媳。可想而知,在那个朝代,杨玉环的美貌有多么的出众。
但是身为美女,在那样的一个朝代经常会被冠以“红颜祸水”的称号,即便是唐玄宗再怎么宠爱杨玉环,她依旧被唐玄宗的手下的大臣们所针对。
于是在安史之乱之时,唐玄宗带着杨玉环逃亡的路上,被禁卫军们要求立刻对杨玉环进行处死。
无奈之下,在众人的监视下,杨贵妃受缢而亡,这是大多历史记载中,杨玉环最终的结局。然而在这个结局的背后,还有一件非常离奇的事情:
在安史之乱过后,唐玄宗曾派人前往寻找杨玉环的尸体时,却发现杨玉环的尸体消失了。
于是在后来,不少人又对杨玉环的进行了猜测和记载:
有人称杨玉环并不是死于安史之乱逃亡的路上,而是在佛堂之中;当时禁卫军在要求唐玄宗赐死杨国忠父子之后,一再请求同时将杨玉环赐死。
唐玄宗被逼无奈赐给杨玉环白绫,杨玉环自己在佛堂之中自缢,事后禁卫军曾在佛堂之内亲自确认了杨玉环之死,随后就归队继续上路;
另一种说法是指,
当时在安史之乱的逃亡之路上,唐玄宗不忍心赐死杨玉环,但是在路上时,杨玉环被那些乱军误杀,死在了马嵬驿;
还有一种说法是杨玉环并非是自缢而亡,而是
吞金离世
:在刘禹锡的《马嵬行》中,隐约的有表示杨玉环是吞金而死。
但是这些的说法,都只是在对杨玉环的死因做出了猜测,而杨玉环尸体的消失,至今还没找到任何的下落,如今我们所熟知的杨贵妃墓也只是她的衣冠冢而已。
不过在民间还有一种传闻称:
杨玉环当初只是假死,被人偷送到了日本,因为出色的长相在日本过的非常不错。
道教始祖:老子
一提到老子,众人都知道这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知识非常渊博,所留下的《道德经》对华夏影响颇深,对中国的哲学发展更是影响深刻。
就连孔子当时在周游各国的时候专门前往拜访过老子。
但是在历史的记载中,老子最终的结果却成了一个大谜团:
在史书中,晚年时期的老子看着周王朝一天天衰败下去,他不愿再继续待下去,在公元前518年,骑着一头青牛从函谷关去向了秦国。
当时函谷关的关令是尹喜,在老子抵达函谷关的前一夜,就从天象中观测出将会有圣人路过;尹喜也早就得知老子的名号,立刻派人清理了近四十里的道路。
果然在第二天,骑着青牛的老子就出现在了函谷关外,尹喜立刻前往迎接。
老子在函谷关居住的那几天,尹喜曾恳求老子留下一本能够传给后代的书本,《道德经》就是由此而来。
在留下《道德经》之后,老子就骑着青牛一路向西,随后就再也没有对老子的行踪有所记载,老子的去向也无人能够证实。
但是很多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对此都非常的有兴趣,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分析出了这几种说法:
首先就是在老子离开不久后,尹喜也因病辞官,所以众人猜测是当时尹喜在求书时,被老子点化,尹喜也很希望能够拜入老子的门下,
于是就随借病辞掉了自己的工作和老子一同西去。
随后老子行驶到现今的楼观台附近,便在停留在这里修行,直到羽化。羽化后老子被葬在距楼观台不远处的西楼观,后人也将这个地方视为是道教的发源地;
其次的说法就是,老子骑着青牛一路行驶到印度,在印度度过了晚年;对于这个说法还有人称老子晚年是在甘肃临洮和一群归隐的老人一起修仙,在临洮“飞升”成仙。
这样的说法也是道教神话中的说法,在道教神话中,
“太上老君”就是老子的化身;
还有最后一种说法,与前面两种截然不同:
前面两种都称老子是一路向西,而有一种说法讲的是老子是朝东而去。
在《庄子》中就有记载,老子离开王朝之后选择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宋国沛地隐居;而且这个地方还离孔子不远,孔子曾听闻老子在此隐居之后还曾再次带着自己的徒弟,对老子进行了二次拜访。
而且对于这种说法,在其他的史料中都有记载,相比较前两种的说法,最后一种东区隐居的说法,有依据的历史资料更多一些。
一去蓬莱未再归:徐福
作为秦朝著名方士,徐福在史书上也是一个传奇人物,不仅上知天文,还在航海上面造就颇深,医学方面也是非常了得,有传称徐福是鬼谷子的关门弟子。
最早在《史记》的“秦始皇本纪”中就出现了有关于徐福的事迹。
不少对历史感兴趣的人都知道,秦始皇一直都非常渴望能够长生不老,为此还想了很多的办法。
秦始皇28年,徐福告诉秦始皇,在三座名叫蓬莱、方丈和瀛洲的山上住着神仙,只要能够去到那里,就能找到神仙要来长生不老药。
秦始皇得知以后非常开心,立刻下令让徐福前往仙山求丹。
徐福初次出发时,带了数千名童男童女和各样的装备就出发了。但是没过几年就又原样返回,并称在海上遇到了阻拦的大鱼,没能成功抵达到仙山。
直到公元210年,徐福又再次带着数千名童男童女出发,此次他还多带了三千多名的工匠一起出行,然而这次徐福再也没回来,也没有人知道徐福和这些人的下落。
在历史记载中,对于徐福的下落有以下这些说法:
其中争议最多的,也是更让人信服的就是:
徐福确实是带着人前往蓬莱为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药。但是因为已经是第二次出行,徐福依旧是没能找到不老药,于是他担心自己再次回去会遭到秦始皇的怪罪,就带着人前往到了日本。
因为至今在日本还有一座徐福墓,而且在日本的史书中曾有记载,徐福当时带着数千名童男童女抵达日本,几次上贡求得仙药,但是迟迟没有求到手,于是就在日本定居了下来。
徐福还在日本教给当地农民一些耕耘的技术,将秦国当时较为先进的文化传入到了日本,也在日本与当地人通婚成了日本人的祖先。
所以在日本历史的记载中,也有很多传闻说是徐福的出现才创造出了如今的大和民族,日本的天皇始祖就是徐福。不过这一说法也有些不太真实。
因为有多项资料证实,当时徐福在抵达到日本之前,当地就已经有人在生活中,而且有了自己的民风民俗,所以更有信服度的是徐福带着数千童男童女留在那里生活了;
另一种说法就是当时
因为秦始皇的暴政,百姓们生活的苦不堪言,很多在沿海地区的百姓们纷纷选择移民。而徐福作为方士,虽然对秦始皇的行为也非常不满,但是他也无法做出什么改变。
于是徐福为了逃离秦国,就找借口再次外出为秦始皇寻求长生不老药,然后寻找合适自己的移民之地。
不过对于这样的说法,也有人说徐福此次的出逃和他的身世有关,原本徐福并不是秦国人而是齐国人,这次的出行就是为了报复秦国对齐国的灭国之仇;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当时秦始皇想要扩大自己的领土,所以就借着让徐福去寻找长生不老药为理由,派他去帮助扩大领土。这一点能够让人信服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这比较符合秦始皇统一天下的野心。
不过,不管是哪一种说法,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证实。唯一能够确认的是,在历史中确实有徐福这个人以及外出寻找长生不老药这件事。
而且对于我国历史来说,徐福东渡的事情也是开启了人类航海的先河,更算得上是中日文化交流历史中的第一人。
离奇失踪的皇帝:朱允炆
历史上的皇帝众多,他们的生平也都记载的非常详细,可偏偏唯独有一个人,离奇消失在了历史之中,他就是明朝第二位皇帝——朱允炆。
朱允炆可谓是朱元璋最疼爱的孙子,从小就深受朱元璋的喜爱,在其死后还特地直接将皇位传给了朱允炆,号称:
建文帝。
在朱允炆上位期间,百姓们对这位小皇帝也是非常的喜爱,因为在他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减轻百姓们的赋税,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减免了四次的赋税,这对当时的百姓们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恩赐了。
但是受到了百姓们的爱戴后,朱允炆实行的削藩政策却触碰到了他叔叔们的利益,逐渐遭到了叔叔们的不满。
最不满的就是燕王朱棣,于是史上最著名的“靖难之战”就发生了。
这场战争一直持续了三年,最终以皇宫内的一场大火而结束,朱棣也成功的登上了皇位,但是朱允炆却消失了。
然而朱棣为了不让百姓们认为是自己为了皇位杀掉了侄子,在登上皇位后直至死去,都一直苦苦的寻找着朱允炆的下落,于是朱允炆的消失就彻底成了一个谜团。
在历史中对于朱允炆的下落有这么几种传闻:
首先,
在那场大火之中,朱允炆其实并没有逃出来,火势过于凶猛,朱允炆选择了直接跳身火海自焚。待到朱棣抵达宫内时,宫里的下人们都称朱允炆已经自焚,并且搬出了一具已经烧焦的尸体向朱棣证明。
其次就是朱允炆确实逃离出了京城,但对于朱允炆逃离后的说法,也是参差不一。
有人称朱允炆离开后选择了出家,归心佛门;有人说朱允炆加入了道门成为了一名道士。
关于道士的这一说法,没有真实的历史考究,所以可信度不高。
但是对于朱允炆归心佛门这一说法,在现今浙江的东明寺内,就有专门朱允炆的塑像,在历史资料中对此事也有记载。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朱允炆逃离到了海外,留在了海外生活,而且据说朱棣对此种说法更加相信,并且也因此多次派人寻找朱允炆的下落。
当任42天的皇帝:李自成
前面介绍的人物距离我们都比较的遥远,最后我们就来看一看这个在明末清初,有一位离奇消失的人物——
李自成
。
对于李自成的形容,很多人都称他的经历,可以与朱元璋相睥睨。因为李自成也是出身在一个贫苦人家,所以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被父母与送到了寺庙里当和尚。
他21岁那年,前往甘肃边境当兵,开始加入到了农民起义之中。
公元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并建立了大顺,同年三月份攻占了北京,逼死了崇祯皇帝。
但是此时的李自成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只顾着享受快乐,完全忽略了还有别的敌人正对他的位置虎视眈眈。
第二年吴三桂带着清兵闯入京城,李自成就此被推翻了。
在历史的记录中,
李自成因为被清军追赶,到九宫山的时候选择了自杀。
但是历史的记载到这里就结束了,并没有确认李自成的死因,李自成下落到底如何,也成了一个千古谜团。
在民间的传闻中,当时在九宫山死去的并不是李自成。在个别的史料中,有模糊的对于李自成后续的描写。
首先就是他确实是死在了九宫山,但并不是自杀而亡,而是被当地的民众进行了打击报复,被百姓们给杀死的,而且在九宫山一带也有他的墓。这是可信度最大的一种说法;
其次也是关于九宫山的,当时他带着士兵抵达九宫山时,被当地的百姓们误以为是劫匪,于是就被百姓们偷袭误杀而亡,不过这一种的可信度并不是很高。
剩下的说法经过了后人的证实后也被一一推翻。
结语
对于今天所讲述的离奇失踪的五个人,人们之所以会想要好奇他们的下落,也是因为他们曾在历史留下了深深的一笔,所以在关注到他们所做的事迹同时,大家也会更关心,这样的一个人,最终到底是获得了一种什么样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