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南宋一幅“鬼画”,画中内容很诡异,至今没人能参悟其中深意
创始人
2025-07-15 06:03:19
0

画成烟景垂杨色,滴破春愁压酒声。——郑谷

在艺术品领域,中国古人一直对“死亡”较为避讳,即使是私人的陪葬品,也多选择颜色艳丽的东西,但有的人却反了过来,将死亡作为主体去体现,比如传说中的鬼画。

这幅鬼画堂而皇之地将人死后的骷髅给画了出来,初次看到这幅画的人往往冷汗直流,为何会出现这样一副鬼画呢?鬼画的背后又有怎样的含义呢,时至今日,依旧无人能够参透这幅画背后想要表达的意思。

来自于宋朝的鬼画

宋朝是一个令人失望的时代,常年被压迫上贡,被金国抓走了皇帝,名将岳飞的惨死,都是宋朝被人唾弃的一面,但与此同时,宋朝又是一个精彩的时代,经济繁荣,艺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著名画作《清明上河图》就是宋朝繁荣时期的精彩呈现。

但是在繁荣的背后,另一幅宋朝画作却让人看得头皮发麻,这就是来自画家李嵩的《骷髅幻戏图》,这是古代画作中十分少见以骷髅作为绘画主体的作品,再加上十分迷幻的背景,让人很难理解其中的含义,那么应该如何理解这幅画呢,先来了解一下画中的细节。

如果要仔细计算的话,画中一共出现了三个人物,分别是一个少儿、一个妇女和一个骷髅,这里暂定骷髅为一个成年男性。

其中少儿和妇女是标准的平民打扮,整体地穿着在宋朝时期十分常见。

而骷髅就完全不同了,骷髅带着一个布帽子,身体穿着一件丝绸衣,可以隐约看到身体上的骨骼。

而在骷髅的手中,则是通过丝线连接着另外一个小骷髅,抛开骷髅的外形将他当做一个人去看待的话,这个骷髅是宋朝时期的卖艺人,他所施展的正是古代的傀儡戏。

通过骷髅旁边用丝网包裹的行李来看,这确实是一个走街串巷的手艺人,类似的情况在唐朝和宋朝时期随处可见,不过这都是十分表面的东西,接下来需要关注到的是画面的小细节。

鬼画的深层次内容

首先就是画面的布局,从画面竖向切一刀的话,正好将两个人与一大一小两个骷髅完美分开,颇有一种阴阳分割线的感觉。

画面中的少儿,表达出对小骷髅强烈的渴望与好奇心,甚至为了看清楚小骷髅的样子,还要趴下身子去看,而少儿旁边的妇人,也伸出了手试图阻拦少儿,但是从夫人的目光方向来看,她看着的好像同样是小骷髅。

其次就是骷髅的高度,画中少儿趴着身体,而小骷髅弯着腰,要比少儿高一截,按照这种身高让小骷髅和少儿同时站起来的话,会发现小骷髅并不比少儿低多少,话句话说,小骷髅和少儿的年级相差不大,而大骷髅却不一样,大骷髅坐在地上竟然要比旁边的妇人高出一个头,如果大骷髅站起来,妇人的身高也许只能到达大骷髅腰部的位置。

最后就是画面的背景了,这幅画的背景整体呈现出粉红色,画面使用了螺纹状的花纹,十分的迷幻,这种花纹常见于画雾,形容一种朦胧的感觉。

这样来看,这幅画非常像是传说中的鬼市,鬼市中阴阳不分,又或者预示着这个少儿与妇人误入了死者的世界,那么这幅画究竟想要表达什么含义的。

画家李嵩的想法

《骷髅幻戏图》是李嵩现存作品中别具一格的存在,他的作品大部分都属于“风俗画”,也就是描写民间状态的画,其他作品都十分正常,是当时的主流画法和表现形式。

唯有《骷髅幻戏图》超脱于现实,那么这幅画究竟想要表达什么呢?

第一种猜测,他想表达一种和死亡、宗教有关的内容,在当时的宋朝,主流宗教有两个,分别是佛教和道教,其中骷髅在这两个宗教中都有所体现,在佛教中,骷髅多半和妖怪有关,比如佛教中常说的“红粉骷髅”,《西游记》中曾出现的白骨精等,而道教中的骷髅则代表死后的世界,有一种超脱的感觉,庄子叹骷髅就是其代表。

所以有人认为这幅画想要表达的就是阴阳两隔并没有那么恐怖,死者的世界也会吸引活着的人,而活人看到死者或者骷髅也不会害怕,大家只是不同的形态,死亡也没有那么可怕,尤其是在一些艺术家严重,死亡还是一种独特的美。

不过从当时南宋的国情来说,还可以演绎出第二种猜测,那就是对现实的抨击,南宋能够存活下去,很大程度依赖于岳飞的死亡,岳飞用自己的死为南宋换来了短暂的和平,可在和平的背后,南宋依旧是一个昏庸的时代,普通人的生活民不聊生,在大街上和荒郊野岭经常可以看到死人。

所以第二种猜测认为,这是作者想要表达当时的死亡随处可见,以至于普通人看到骷髅都不会感到害怕,反而能够和平相处,这种现象在别的朝代是完全不敢想象的。

那么这两种猜测哪一种才是正确的呢,事实上,关于这幅画的解读从未停止,而且至今没有一种猜测能够得到所有人的认可,甚至还有人说,李嵩曾经被街头艺人欺骗,所以才将傀儡师画成一种可怕的形象,一次来提醒世人他们的内在十分丑陋,不值得信任。

不过根据南宋时期“写意”的画画方式来说,这幅画中的骷髅,大概率和“诱惑”有关,这点暗合了当时宋朝皇帝的形象。

南宋皇帝贪图享受,面对强大的金国和后来的蒙古,不但没有发愤图强,学习以前的皇帝建立强大的武装力量,反而整日沉迷在“红粉骷髅”当中。

以这个观点来看,画中的少儿就是皇帝,而试图阻拦的妇人就是大臣,他们一边抗拒诱惑,一边试图让皇帝幡然醒悟。

中国的艺术作品并不拘泥于写实,而是喜欢蕴含一些意境,有的画作表面看起来十分的美丽,实则暗藏危机,但在生活中,能够看透世间表象的人又有多少呢,在乱世当中,清醒的人往往更加痛苦,与其陷入深深的无力感,还不如和其他人一起,进入虚幻的温柔乡。

相关内容

暑期研学热潮涌 闽清景区活...
暑期来临,研学热潮在闽清涌动。这里的景区活动丰富多彩,吸引着众多学...
2025-07-15 08:39:24
连江杉塘110千伏变电站投...
连江杉塘 110 千伏变电站顺利投产送电,这一重要事件为当地电力供...
2025-07-15 08:37:04
原创 ...
分裂性质均为统一民族的分裂 应当讲,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分裂都是由...
2025-07-15 08:33:45
原创 ...
1965年7月,李宗仁夫妇在秘书程思远的陪同下,从美国回到了中国大...
2025-07-15 08:33:41
原创 ...
一、冉闵:说到冉闵,可能很多人对他并不陌生,他是一员绝世猛将,勇武...
2025-07-15 08:33:37
原创 ...
自汉武帝元光年间,胡人就开始不断向中原内迁,而且势力逐渐扩大。 “...
2025-07-15 08:33:31
原创 ...
唐朝时候少数民族与汉族的界线划分不严格,唐朝之前,北方各民族大融合...
2025-07-15 08:33:31
原创 ...
#头条创作挑战赛# 1931年9月18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2025-07-15 08:33:21
科技助力甘肃天水大地湾遗址...
记者8月25日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获悉,该院柳本立研...
2025-07-15 08:33:13

热门资讯

原创 它...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不乏阴诡之事,阴诡之人。孙子云:“兵者,诡道也”。“诡”字道出了中国历史的狡诈,阴谋...
原创 1... 自1840年英国“敲开”清政府的大门,西方列强便开启了瓜分中原大地的浪潮。而满清政府之所以能在外部强...
原创 清... 据光绪十九年(1893年)版《郓城县志》记载:清朝时期,郓城烈妇梁氏,年仅十八岁,嫁于曲復祥为妻。新...
原创 朝... 1950年的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借联合国的名义,组织了一支包括英国、法国、加拿大等15个国家组成的“...
原创 四... 灌县,是四川下辖一个县的古地名,前蜀元年(五代十国之一)设灌州,明太祖洪武9年(1376)灌州降为灌...
原创 中... 在中国历史上,有三起大宗宝物下落之谜,考古界至今没有解开。这三起,都与朝代更迭有关。 3太平天国宝藏...
原创 史... 东林党在各种文献中被吹得神乎其神,似乎这个党派在明末时呼风唤雨无所不能。 不存在的东林党 但是,仔...
原创 世... 世人都说谣言止于智者,可一旦传谣言的人多了,那么听信谣言的人也就随之增多了,这样就会导致人们误把谣言...
原创 俄... 众所周知,俄罗斯与欧洲的大部分国家都不太对付,尤其是处于西欧的国家。那么问题来了:俄罗斯为何与大部分...
原创 中... 在封建社会中,科学发展的极为缓慢,很多人深受迷信的残害,这些人坚信预言,认为预言就是真的,查阅历史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