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十八般武艺就是指十八种兵器,即弓、弩、枪、棍、刀、剑、矛、盾、斧、鉞、戟、殳、鞭、锏、锤、叉、靶、戈。事实上古代的兵器远远不止这些,形形色色的加起来不下上百种。
中国古代战争频发,科技却不发达,冷兵器就成了战争中最为重要的制胜法宝。什么兵器最能够在杀敌中发挥其威力呢?当然是越重越好的重兵器。
因为兵器越重越能够对敌人造成杀伤力,所以古代的大将军大多数都是身材魁梧,力量惊人的大汉。比如吕布和关羽等著名的武将,身高都是达到了两米。两米的身高,当然所能挥动的兵器也比常人要重上许多也长上许多。在打仗的时候,相信许多敌人还没能走到大将面前就已经被兵器所灭了。
相信很多人都看到隋唐英雄传,其中有众多的英雄好汉。这些好汉的排名基本就是由他们所使用的兵器所决定的。比如第一好汉李元霸,他所使用的一对铁锤重量达到了800斤。排名第二的宇文成都所使用的镏金镗重达400斤。排名第三的裴元庆所使用的银锤是300斤。而我们所熟知的秦琼秦叔宝,手持镀金熟铜双锏共重130斤,只排到了第十六名。
在打斗中,李元霸很轻松就打败了宇文成都和裴元庆等人,依靠的就是他重锤的威力。而且唐朝的一斤是661克,八百斤能折合成现在的一千多斤。那李元霸不管和谁打都一定是无敌的,扔出锤子都可以打飞一大片人。
当然,隋唐演义是虚构的小说,其中是有很多夸张情节在的。正常情况都不可能有人轻松地扛着千斤重的铁锤走来走去。战争又是极度消耗体力的一个过程,很有可能还没开打,持重锤的李元霸已经先把自己累趴下了。但是,即使虚构,我们也不难明白力量对于战争的重要性。古代人所持的兵器,特别是历史名将们所持的兵器,绝对不是我们现代人可以驾驭得了的。
演义所记录的并不可信,我们就来说一个真实的古代名将。曹操的大将典韦,手持一双戟重达八十斤,当时一斤是220克,八十斤相当于现在的三十五斤。张绣反叛之时,如果没有典韦在帐外殊死搏斗,曹操很有可能无法顺利逃出。当曹操听闻典韦死讯之时,痛哭流涕不能自已。典韦之死,对曹操而言一定是极大的损失。
可能有的人会觉得三十五斤并不算重,很多人都能轻易拿起三十五斤的东西。但是仔细想想那是兵器,是要随身携带不得离身的东西。我们平时提着五斤的东西时间久了都会觉得累,更不用说三十五斤了。何况古代的将军们不止拿着兵器,还要穿很重的盔甲,没有力量绝对是不行的。
科技在发展,生活在进步。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可以说是越来越好,可是为什么反而拿不了古人所能拿的兵器呢?
我们之所以拿不动古代的兵器,第一点绝对是因为资料介绍的兵器有虚构成分。因为不存在,所以拿不动。第二点也是最值得人注意的一点就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体质在变差。古人体质差是因为经常会食不果腹,而且营养搭配不能够科学均衡。我们现在有条件吃饱也有条件吃饱,却习惯了养尊处优,不爱运动。所以大多数的体质比古人还要差,这是十分引人深思的。
在古代,我们的先祖吃不饱穿不暖,每天都做着最苦最累的体力活,终此一生都为生计所迫。不幸遇到战火,还得投身入伍,肩负保家卫国的重任。所以他们大都练就了一身本领,能抗也能挑。如今的我们生活在和平又安定的年代,大多数人一生都活的轻松而又逍遥,体力劳动与很多人都无关。所以我们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脆弱,经不起任何的风霜。对我们而言,于千军万马中挥洒长矛就是一段古老的传说。
我们拿不动古人的兵器,但是我希望大家都能够拾起运动的信念,加强体质锻炼,不要做慵懒而又脆弱的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