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蒋介石下达诛杀令,国民党元老随手一笔,拯救90多名进步人士性命
创始人
2025-07-14 04:33:00
0

1949年,蒋介石给“云南王”卢汉,发出一封密电

:“情有可原,罪无可逭!”

要求卢汉立马处决被捕的90余名我党地下人员。

然而,此时的卢汉早就心向我党,为挽救这些革命同志的生命,他在密令上巧加一笔,一字未改地化解这场危机。

那么,卢汉到底做了什么,才让这张关乎90余人生死攸关的密杀令,变作一张废纸,为云南解放彻底解除后顾之忧呢?

老蒋一手扶植,卢汉替代表哥称霸云南

1895年,

卢汉

出生于云南昭通一个吉狄家族。16岁那年,由于木材生意害死了20多个人,卢汉跟随表哥龙云前往四川谋出路,几经周折加入了谢汝翼所带领的滇军部队,再度回到老家云南。

此后,卢汉、龙云二人在滇军扎根下来,一路从普通士兵做到副司令、总司令,兄弟俩经历大大小小无数战争。

1938年,进入全面抗战阶段,龙云、卢汉所带领的滇军队伍英勇顽强,牢牢地守住了西南地区,而老蒋却愈发忌惮龙云的势力。

他先后派关麟征、杜聿明卧底在龙云的身边,杜聿明凭借高超的心计取得了龙云的信任,地位几乎赶上了卢汉。

很快,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卢汉由于战场表现卓绝,以中国代表的身份前往越南接受日军投降,同时带去了云南的主力军。

杜聿明眼见时机成熟,赶忙召集自己的势力,将龙云的家给团团包围。此时的龙云,还在满心欢喜地等待表弟的归来,却看见昔日兄弟对自己举起枪。势单力薄的龙云被逼退位,老蒋他们顺利接受了云南地区。

可是,新的战争就要爆发了,杜聿明等人不可能在云南继续逗留。

老蒋深谙“挑拨离间”,他选定了卢汉,同年10月将其扶植上台

。自此,云南易主,卢汉成为了响当当的新一代云南王,时间也很快进入到解放战争时期。

卢汉这个“云南王”当得却很是窝囊,他的军权不但被重重限制。蒋介石还在昆明驻派警备司令部,时刻监督着卢汉。该司令部直属于其中央指挥部,卢汉的一举一动都逃不出老蒋的眼睛。

为壮大自身势力,卢汉向老蒋致电,希望能够撤销昆明司令部。这一要求自然被拒绝,

不过蒋介石为了安抚卢汉,不给当下的局势找多余的麻烦,还是做出了一步妥协,他允许卢汉成立云南司令部。

这个司令部直接听命于卢汉,入编人员较为复杂,一部分是卢汉和表哥的旧部,一部分是战争过程中收编的部队。短短几年时间,卢汉手下就囤积了五万士兵,总计17支保卫队。

栖息于他人之下,始终不是长久之计,表哥龙云的前车之鉴还摆在那里,卢汉没有办法完全信任老蒋。

因此,当卢汉收到要他配合“大西南联线”的指令后,他才彻底看清老蒋的真面目。

他们就是要牺牲广大的西南地区,我党就快要打到对方的家门口了,只有西南兵力可以稍微拖延上一段时间。可是,卢汉的军队一旦配合老蒋攻打我军,兵败之后是个什么后果,可想而知。

手里捏着五万兄弟的性命,卢汉不敢轻举妄动,他认清当下的局势,我党一路凯旋高歌,西南地区终究会迎来解放。

是配合和平解放,还是被对方打得落花流水,就在卢汉一念之间。

毛人凤入驻云南,桂黔滇边纵队岌岌可危

1949年,国军的主力部队节节败退,却还虎视眈眈地盯着卢汉和云南这片土地。这让身处云南边陲的卢汉,亦是在水深火热之中。

原本,卢汉通过表哥的势力,成功接触到我党在云南地区的组织,正紧迫地着手与桂黔滇边纵队联手发动武装起义的事件。

就在一切准备就绪的节点上,一份情报被传递了出去。

“云南受龙云策动,要谋划起义!”

的消息铺天盖地的出现在香港街头,身在台湾的老蒋很快得知这一消息。云南要是起义,他在大陆还有什么立足之地呢?

此事事关重大,老蒋只得再度返回重庆,并电报通知卢汉即刻动身与他会面。

事情败露,卢汉内部的人争执不休。有的说要不就提前起义、直接给老蒋当头棒很,有的人则坚决反对马上撕破脸皮,老蒋在西南地区的势力还比较深厚,不可轻举妄动。

最终决定权掌握在卢汉手里,他还是决定去赴这场鸿门宴,即使用命换五万兄弟的安全亦在所不惜。

等到了重庆后,老蒋并没有直接扣押卢汉,反倒让他担任云南省主席,还承诺会拨款百万用以云南军队建设。

不过,卢汉必须得同意毛人凤等人进驻昆明,开展所谓的

“肃清运动”

一边是五万兄弟的性命,一边是刚刚合作的盟友,卢汉陷入两难之中,老蒋可没给他留有余地,二话不说就逼着卢汉与毛人凤一行人回到云南。

毛人凤和沈醉展开了残酷的清剿运动,他们到处搜集我党纵队的消息,最终抓获400余人。事实上,这群人中有不少都是毛人凤抓来充数的,他跟随老蒋多年,他清楚地知道老蒋打得什么如意算盘。

卢汉想要同我党联合起来,他们就让其手上沾满爱国志士们的鲜血,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目的就是让卢汉休想再和我党合作。不久,毛人凤将400多人的名单交给卢汉,并让他下令枪决名单上的一半人。

拿到名单的卢汉可谓是焦头烂额,杀了再无退路,不杀又会打草惊蛇,幸好一个名叫

刘汉章

的情侦人员想出一招

“缓兵之计”。

他告诉卢汉,可以找军法处处理此案,召开五人会审,把枪决案再缓一缓,理由正当合理,老蒋应该不会故意挑刺。刻不容缓,卢汉立马发送电报,向老蒋提出请求,并表示五人会审时,对方可以指派三名参会者。

五人投票决定名单人员的生死,老蒋自以为胜券在握,实则被卢汉给摆了一道

。这位浴血战场多年的将军,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靠得绝不仅仅是武力值,论起权谋策略来,他并不输其他人多少。

等到三名代表

陆坚如、阎仲铎、沈醉

到位后,卢汉偷偷联系了陆、阎二人,拿钱让他们在会审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到一层层审批下来,

原本应该被枪决的200余人,直接减少到90余人,卢汉成功解救了大半的人。

不过,这场较量还未结束,沈醉找到顶头上司毛人凤,一顿告发卢汉的所作所为,又写密电给老蒋揭露卢汉。然而,沈醉却并没有领会到老蒋的真正要义。枪决多少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要让卢汉亲自下令枪决。

正如毛人凤所说

:“哪怕只枪决10个人,那卢汉和他们也是一条船上的人。”

因而,老蒋在收到沈醉的密电后,并未做出任何回复,反而给卢汉发去一封八字密杀令。

密杀令下达,不料山人有妙计

11月,卢汉收到电报,只见电报上写着

“情有可原,罪无可逭”。

老蒋的意图非常明显,

他要求卢汉立即处决90多个进步人士,再度将卢汉逼到绝境。

到此地步,卢汉与老蒋一派的这场明争暗斗,似乎陷入到兵败棋毁的四局,卢汉只有发布枪决命令,才能保全手下人的安全。幸而“天无绝人之路”,

一位老人的出现,将90余人从生死关口拉了回来。

老人名叫

李根源

,早年曾参加过辛亥革命,算得上德高望重的元老级人物。当卢汉拿出密令给他查看后,

老人神色不变,只淡定地拿起笔,在纸上化了一笔,旁边的卢汉看得是心惊胆战。

私自篡改老蒋的命令,事后容易败露,还有可能置几万人于死地,李根源看到卢汉的反应,立马告诉他“自己只是添了一笔”,说着把密令递到卢汉手中。看完变动后的密令,卢汉震惊得直呼

“太妙了,太妙了!”

原来,李根源这一笔,只是个普通的颠倒符号,将八个字变成:

“情有可原,罪无可逭”

。这封密令就彻底变了味,90余人虽然罪行很大,但情有可原就不必被枪决。

密杀令的危机就此化解,远在台湾的老蒋等人却遇到了麻烦。由于美帝主义的背后支撑,他们剩余的主力军才能安全地撤退到台湾地区,同时挟制西南部分地区。

新中国成立之后,立马集中精力在解放区搞土地改革,并且加快解决当时的一些遗留任务,给台湾造成严重压迫。老蒋等人分身乏术,只能紧急召令毛人凤返回“大本营”,共同稳定台湾政局。

身边的“监视器们”一走,卢汉得以喘息几天。

正巧遇到桂系军阀李仁宗进入昆明,他便借机拉拢对方,让李仁宗在释放90余位爱国人士的命令上签字。

至此,卢汉因为解救纵队内部的重要人员,最终赢得了我党的信任,只等时机一到,就配合边纵队发动起义。

1949年12月9日,台湾那边分别派出徐远举、周养浩以及郭旭等人来到昆明,想要让卢汉交出云南地区的管制权。

为确保卢汉不会半路倒戈,他们派出一个重要人物,

张群

。他曾经将卢汉从沈醉手下救出来的恩人。张群告诉卢汉:

“你必须将所在机关搬迁到昆明的其他地方,好为他们腾出地方。”

卢汉先是假装答应,然后让台湾来的一众人在卢公馆内共同商议搬迁之事。会议当日,卢汉迟迟没有到场,张群愈发觉得情况不妙,刚拿起电话准备与老蒋通话,就听见光复楼里的广播响起,卢汉厚重的声音传出:

“我宣布,云南起义了!”

短短几个字,彻底改变云南大省的命运

。卢汉的军队将在场一众反动派包围起来,打开大门迎接我党的人。

就在云南起义即将取得全部胜利之时,一个人的逃脱差点将一切努力付诸东流。卢汉和张群情感较深,张群假意说自己不想参加起义,也不会再回台湾参与政治方面的事务,只想带着家人到外国过安定舒服的生活。

卢汉面对这个几次三番救他性命的人,终究是没能狠下心来。

他派人悄悄送走了张群,却不料昔日好友还是背叛他,将云南起义的详细过程一一告诸老蒋。

幸好,起义运动已经进行到最后阶段,云南整个省都重回祖国母亲的怀抱,实现最终的解放。对于卢汉这一失误,我方表示非常惋惜,本意想拿张群换被软禁的张学良,结果现在都化为泡影。

不过毛主席并未过度责怪卢汉,他还称赞卢汉是“黄花晚节香”,是云南起义的大功臣。

1950年3月,卢汉被中央正式任命为云南军政委员会的主任,这一次,他和广大人民群众站在一边,曾经犯下的过错也得以弥补。

直到1973年被查出肺癌晚期,卢汉才从自己的岗位上卸下来,安心地在医院接受治疗。一年之后,卢汉在北京一家医院逝世,两个儿子特意从美国飞回来,和妹妹卢国梅一起送了父亲最后一程。

父亲死后,卢国梅将其身前的故事都记述下来,写成了《我的父亲》一书。

古语云:“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卢汉在老蒋一派内部多年,能够审时度势,及时选择正确的一方,不但体现他深明大义、热爱祖国的气节,也能说明他是个聪明的人。

虽说他最后误信好友之言,一不小心犯下“放虎归山”的错误,但他始终是中国战争史上的爱国将领。

他在抗日战争、云南起义中做出的巨大贡献,值得人民永远铭记。

相关内容

南京图书馆赵瑞蕻杨苡专藏室...
南京图书馆赵瑞蕻杨苡专藏室落成 江南时报讯(记者 钱海盈) 194...
2025-07-14 00:33:41
原创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那个刀光剑影、人才辈出的三国时代,...
2025-07-14 00:33:28
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
今天,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在湖南长沙召开 将...
2025-07-14 00:33:24
原创 ...
在诸葛亮去东吴与孙权商讨联合抗曹的时候,专门提到了自己手中还有一支...
2025-07-14 00:33:09
罕见的三位名将同框合影,左...
这张比较罕见的珍贵老照片,是在淮海战役爆发时留下的。照片中的三人,...
2025-07-14 00:33:09
原创 ...
纵观历史来看,有一些神秘事件的发生,至今依然还是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和...
2025-07-14 00:33:01
原创 ...
文| 夜谈 编辑| 古往奇事说 毛人凤逃到宝岛后,竟然密谋绑架蒋经...
2025-07-14 00:32:56
原创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内斗。 三国时期,由于内部的激...
2025-07-14 00:32:53
原创 ...
晚清1907年的初秋之际,一位名叫沙畹的法国学家来到清朝进行建筑考...
2025-07-14 00:32:44

热门资讯

原创 世... 导语:历史分为真实的历史和野史,针对部分历史,大家只听说过野史,并且会相信所谓的“真相”。例如杨贵妃...
原创 顺... 说起清朝历史上名气最大、最有成就的皇帝,人们一般都会提到“康乾盛世”,也就是康熙与乾隆两位皇帝。 其...
原创 清...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中说: “在封建时代,本来有很多家庭有他们世袭的特权,这些皆所谓贵...
传真机 | 湖南博物院的辛追夫... 谣 言湖南博物院的辛追夫人曲裾式素纱单衣被盗? 真相:今年是长沙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湖南博物...
原创 慈... 导语:作为晚清最关键的人物,慈禧是众人憎恶的对象。慈禧的所作所为令百姓唾弃,而她也因此处于危险的境地...
陆贾:科学养老第一人之数见不鲜 国学成语,浓缩历史精华;曲径通幽,遇见不一样的中国。 笔者喜欢法制故事,曾不止一次在热线里听老头老...
原创 朱... 圣旨,在宫廷剧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这东西其实很贵,文物价值也比较高,如今要是谁家收藏了某位皇帝的圣旨...
原创 经... 康熙皇帝一生征战四方,少年擒鳌拜,之后更是平准格尔,收台湾,立下战功无数,是以被封为“千古一帝”。俗...
寻访红城百色 赓续红色血脉 7月18日至7月20日,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红途百色寻迹”实践队赴广西百色市红色基地寻访红色地标“百...
原创 他... 在新中国的将领中,不少少将在上将和中将之后担任了大军区司令员,像李德生、江拥辉、向守志、张铚秀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