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身高1.2米的战斗英雄,常常执行重要刺杀任务,屡立战功
创始人
2025-07-14 02:32:33
0

每一颗螺丝钉,只要被放到适当的位置,都是能发挥作用的。这句话形容老战士李安甫特别合适,他有一个雅称是"巨人",他自己也时常这么喊自己,可这位"巨人"的身高才1.2米左右,"巨人"之名何来呢?

这不是一个玩笑,李安甫的名号是他在一次次对日寇的功绩中渐渐流传的。

一个"特种兵"

1925年,李安甫生在山东一个乡村,都说"山东大汉",可李安甫生的瘦瘦小小不说,个头长得也很慢,十三岁参军的时候才1.2米,还没个娃娃高。李安甫自己倒是不太在意,李家颇有些资产,从小给孩子们请了先生教读书,李安甫一边认真学习书本上的内容,一边和哥哥一起拜了师傅学拳脚功夫。因为正值乱世,李安甫还学了一手射击的本领。

1938年,中国沦陷在日寇的铁蹄之下,李安甫的父亲、哥哥都选择了参军抗日,李安甫也想进军队,可八路军征兵的人一看他这个子,实在不敢招他,毕竟日本人难对付,李安甫看着这么一丁点,上了战场,不就等于送死吗?

李安甫不服气,就去找连长,陈述了自己要当兵的几个理由。第一他念过书,有较高的知识水平,部队正需要知识人才。第二,他虽然个子受限,但战斗力不受限,说着他就在各个领导面前露了一手射击。部队众人一瞧,这小子还真是能文能武,而且小小年纪,头脑冷静,遇事不乱,是个值得培养的人才,几个领导便破例把李安甫招进了八路军。

论枪法,李安甫是部队里的尖子,论头脑,连一些老兵也对他服气。八路军便决定把李安甫调进武工队,利用他的枪法和便于掩饰的小个子,执行一些比较艰巨的刺杀任务,1939年,李安甫进入武工队,他的传奇也正式上演。

李安甫行事机智,他把小个子变成了自己最管用的武器。因为身材矮小,如果伪装一番,不仔细看,他就是一个顶多五六岁的孩子,日军就算和他迎面撞上,也不会有警惕之心,李安甫就接着日军精神放松的机会开枪射击,往往可以做到一枪毙命。

他最得意的一战是刺杀川岛谷川,川岛谷川是乐陵一带的日本军官,性情阴毒,很多游击队员被俘之后都受到川岛谷川残酷折磨,生不如死。不少百姓也受他欺压,对他恨得牙痒痒。八路军几次想在战场上干掉他,可这只老狐狸在战场上警惕心很高,我们的计划屡屡失败。于是上级决定,派出李安甫这个"特种兵",除去这个心腹大患。

智勇双全

接到命令后,李安甫和战友安排,把任务地点确定在街口,这里距离日军驻地很近,川岛谷川每天都从这里经过,而且这里道路通畅,建筑密集,方便任务结束之后逃脱虎口。到了任务当天,李安甫找来一套县城小学的旧校服套在身上,用帽子遮住半张脸,手里拿着课本,猛一看就是个小学生的样子。

李安甫在街口徘徊了一个小时,见到川岛谷川向这边过来,人群纷纷避让,李安甫随着人流慢慢接近川岛谷川,在川岛谷川经过时,李安甫立马低下头来恭恭敬敬行了个礼,川岛谷川见这个小学生如此"懂事",可李安甫已经在趁机掏枪,等到川岛谷川走过李安甫身前几米,李安甫以猝不及防的速度对准川岛谷川的要害开了两枪,川岛谷川当场毙命。

川岛谷川的宪兵懵了,趁着他们还没有反击的宝贵的几秒钟,李安甫立刻越过人群逃往城外,宪兵反应过来跟在后面追击,可李安甫的灵活远胜于他们,跑了不远,李安甫就甩开了身后的追兵,大功告成,而且毫发无伤。

因为李安甫多次圆满完成上级所交代的艰巨任务,铲除了不下几十个敌军重要人物,他"巨人"的名号在八路军中传开了。李安甫虽然每一次都大难不死,可是危险程度也不亚于在钢丝上跳舞,这份工作的难度一点也不输给正面战场。当年李安甫每一次前去刺杀,都抱着必死的决心,他想,以自己一人的牺牲,为国家抗日解决一个困难,有何不可?

半生戎马

八年抗战,李安甫就从38年从军一直坚持斗争到了日本宣布投降,他的抗战生涯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但是同样艰苦卓绝的解放战争随之而来,这一次李安甫被派往正面战场应敌担任班长,别看李安甫当了好几年"刺客",正面战场上他的指挥能力丝毫不逊色于当年的敌后战争。

每一次战斗,李安甫都能够和上级部队紧密配合,还经常指挥自己麾下的部队进行灵活的穿插迂回,将兵法与实战结合的炉火纯青。战士们对这位班长的能力敬佩不已,每一次攻坚,李安甫必然是冲在最前面的一个,当然,他也因此受了很多伤,手臂上当年子弹的痕迹犹在,李安甫晚年笑呵呵地说,自己这是一身的"军功章"。

如今的李安甫已经离开了部队很多年,他家里放着满满一盒子军功章,这都是战场上以命相搏换来的,李安甫为人非常乐观,和人说起当年那些血雨腥风的战斗,他都是一笑而过。退休了,可李安甫心里依旧觉得自己是一个兵,军旅岁月是他一辈子最美好的记忆。

当年他守卫了祖国的土地,今日他享受祖国的安宁,2019年的时候,李安甫去了一趟北京。建国那会儿他就特别想看看,天安门上升国旗是什么样,可那时候刚建国,地方工作忙成一团,哪有时间去?后来退休了,李安甫想着去,可又觉得折腾,时间一直没定下来。

到了94岁这一年,李安甫终于在家人和一些战士、工作人员的陪伴下,开始了自己的北京之旅,见到北京模糊的轮廓,李安甫就激动不已。在宾馆休息了一天,第二天老人穿上了自己的军装,早早赶到了天安门,等待国旗升起。

终于,在李安甫的注视之下,鲜艳的五星红旗伴着国歌缓缓上升,李安甫嘴里唱着国歌,眼里微微湿润。这不仅仅是看升旗,他是为了来看一看他守护一生的东西,那面旗帜里,有他的年少岁月,是他永恒不变的理想所在。

相关内容

南京图书馆赵瑞蕻杨苡专藏室...
南京图书馆赵瑞蕻杨苡专藏室落成 江南时报讯(记者 钱海盈) 194...
2025-07-14 00:33:41
原创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那个刀光剑影、人才辈出的三国时代,...
2025-07-14 00:33:28
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
今天,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在湖南长沙召开 将...
2025-07-14 00:33:24
原创 ...
在诸葛亮去东吴与孙权商讨联合抗曹的时候,专门提到了自己手中还有一支...
2025-07-14 00:33:09
罕见的三位名将同框合影,左...
这张比较罕见的珍贵老照片,是在淮海战役爆发时留下的。照片中的三人,...
2025-07-14 00:33:09
原创 ...
纵观历史来看,有一些神秘事件的发生,至今依然还是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和...
2025-07-14 00:33:01
原创 ...
文| 夜谈 编辑| 古往奇事说 毛人凤逃到宝岛后,竟然密谋绑架蒋经...
2025-07-14 00:32:56
原创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内斗。 三国时期,由于内部的激...
2025-07-14 00:32:53
原创 ...
晚清1907年的初秋之际,一位名叫沙畹的法国学家来到清朝进行建筑考...
2025-07-14 00:32:44

热门资讯

原创 孔... 孔子 被尊奉为“万世师表”的孔子,由于儒学正统有助于封建统治,孔子及其家族受到了历朝历代君王的推崇,...
听甲骨文讲述“何以中国”(文化... □本报记者张蕊见习记者李思瑶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周金淼 古都迎来新朋友。8月17日,“何以中国行走河...
原创 她... #头条创作挑战赛# 在很多人眼中,旧上海的大家闺秀,是那种从小锦衣玉食长大、受过良好教育、长相气质俱...
原创 邓... 当你出生在一个有着崇高社会地位的家庭,你是否会因为自己的出生华贵而得意忘形,到处显摆自己的家庭,甚至...
原创 金... 导读: 生老病死是世界的自然规律,任何人都无法逃脱;只是从古至今,想要追求长生不老的人却大有人在;...
原创 3... 因头条改版,增加了广告解锁功能,静待5秒后点击右上角的叉号关闭,就可以继续阅读文章了 清王朝是中国历...
原创 作... 大秦最后一轮明月——败军之将章邯(2) 主笔:闲乐生 当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结果竟是这般...
原创 杜... 1981年,郭汝瑰前来探望弥留之际的杜聿明。 杜聿明却死死抓住郭汝瑰,用最后的力气问道:我最后问你,...
原创 三... 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代是一个备受瞩目的时期。它不仅见证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的崛起,还诞生了...
两岸情深 地名为证——传承弘扬... 【海峡聚焦】 中国人有着根深蒂固的乡土观念,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根。明清以来,大批闽南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