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北洋军里战力最强的师,兵力曾堪比集团军,师长被总统赞你就是我
创始人
2025-07-14 00:02:29
0

在清帝退位后,中国北方一直掌握在北洋军阀手中,军阀们所倚仗的北洋军编成一直是以师为基本战术合成单位,其兵力一般在1.2万人左右,可是曾经有一个师的兵力曾经破天荒的达到了近10万人,几乎是一个集团军的规模。

民国成立后,北洋军各镇改为师,虽然随着地盘的不断增加,师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但最早编成的第1-6师的战斗力仍然是最强的,这6个师中最有传奇色彩的可能就是第3师了。当初第3镇编成的时候,首任统制是段祺瑞,第二任是段芝贵,第三任是曹锟。其中二段任职的时间都不长,加之段祺瑞性格刚强,人缘不好;段芝贵又志在谋官,心思用在别处,只有曹锟任职时间最长,加之他性格温和,赢得了官兵们的信任,所以最后第3镇(师)成了他的嫡系武力。

北洋军

曹锟早年在天津靠卖布为生,后来参军,几经辗转来到小站成为袁世凯的部下,早年走街串巷的经历使他对人情世故颇为稔熟,加之他喜欢与人为善,很快在军中打开了局面,袁世凯认为他忠诚可靠,得以青去直上,最后成为第3镇的统制。曹锟本人并没有什么治军的才能,但他发现部下有个秀才出身的营长叫吴佩孚,很会带兵,就特别提拔他,最后提拔到旅长的位置,还将军中的事务全部交给他打理。

吴佩孚也没有辜负领导的期望,很快将第3师练成了北洋军中最能打的一个师,曹锟也因此深受袁世凯的器重,南北交战时期,曹锟率第3师更是一马来当先,屡战屡胜,打得南方军避之不及。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也发生了分裂,本是兄弟的段祺瑞和冯国璋为了权力反目为仇,分别成为皖系和直系的头目。冯国璋就任大总统后更是被实际掌握权力的段祺瑞活活气死。冯国璋一死,直系成了无头之鬼,大家一商量,直系诸将中曹锟担任的直隶督军权位最高,所部第3师又最能打,所以一致推举他成为直系新的扛把子。

段祺瑞一心想武力统一全国,但他虽然掌控北洋政府,但手下却没有多少嫡系武力,因此一方面以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名义组建了参战军(后改为西北边防军,收复外蒙古的就是这支部队,可惜不久又被赶回来了)并加紧训练,一方面以北洋政府的名义下令北洋各部队立即向南方发动进攻。当时第3师由升任副师长的吴佩孚任前敌总指挥,负责实际指挥,吴佩孚接令后迅猛出击,打得南方军丢盔卸甲,很快就占领了湖南全境。可是打到衡阳的时候,却突然顿兵不前了,而且发表了呼吁南北和谈的通电,原来段祺瑞任命了打酱油的亲信张敬尧为湖南督军,直系的人还以为会是战功最大的吴佩孚。

吴佩孚一通操作,把段祺瑞气得够呛,可是还要指望他打仗,只好好言宣慰,让他安心打仗不要操心政治,可是背后站着曹锟的吴佩孚,哪里会听他的,于是双方电报来电报去的打起了嘴仗。最后,忍无可忍的段祺瑞认为参战军已经训练好了,下令免去吴佩孚的兵权回京述职,吴佩孚当然不会听命。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在曹锟的授意下,吴佩孚领头,直系各路人马组成讨逆军合兵北上,段祺瑞只得将西北边防军调到前线,改为定国军,自任总司令,以大将曲同丰和魏宗瀚率军两路迎击。

曹锟

这其中曲同丰率领的西路军是主力,总共5个师,迎击吴佩孚的第3师加2个混成旅,兵力和武器均占绝对优势,皖系上下也对此战充满了信心。开战头两天,直系军队凭借着顽强的战斗意志挡住了皖系军队的进攻,但也无法取得进展。吴佩孚知道不能久拖,决定冒险出奇兵。在一个大雨磅礴的夜晚,饮过三杯壮行酒的他亲率一支精锐骑兵,绕了一个大圈子后,一记漂亮的右勾拳,奇袭松林店的皖军指挥部,毫无防备的曲同丰竟然被他一击而入。曲同丰在军校时曾经是吴佩孚的老师,所以当吴佩孚闯进曲同丰的指挥时,难得的玩了一把小幽默,先是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然后说道:“报告老师,你被俘虏了,请到后方休息。”

指挥部被端,西线皖军主力迅速瓦解,溃不成军,吴佩孚抓住时机,挥兵直进,各路皖军纷纷缴械投降,一路上吴佩孚收编了大量的皖系军队。原以为会是惊天动地的大战,没想到开战不到一个星期就戏剧性的分出了结果。但由于吴佩孚自己只是个副师长兼了个前敌前指挥,所以对于收编的将领,最多只能封个旅长,就这样,等他率部到达北京的时候,第3师已经下辖了13个旅、近10万人马,几乎达到了一个集团军的规模。

段祺瑞迅速垮台,曹锟以直鲁豫巡阅使的身份掌控了新的北洋政府,而立下大功的吴佩孚明白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不愿留在北京,而是以两湖巡阅使的身份,带领第3师等部队前往洛阳规范建制、全力练兵,目标是练出20万精兵,武力统一全国。可惜拍马迎奉、挑拨离间的小人永远不缺,在直系内部逐渐形成了“直曹”和“洛吴”两派人马,曹锟心里对吴佩孚也有了点意见。

吴佩孚

1922年,看曹锟不顺眼的奉系军阀张作霖举兵南下,曹锟派吴佩孚统率直军在山海关迎击,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土匪胡子出身的奉军,哪里是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直军对手,被打得损兵折将,张作霖虽心有不甘,也只得缩回关外搞“整军经武”。大胜而归的吴佩孚威望大增,加上他喜欢抛头露面,一时风头似乎盖过了自己的老大曹锟,甚至登上了美国的时代杂志封面,认为是最有可能统一中国的人。

此时的曹锟在身边小人的蛊惑下,想借大胜之机谋取大总统之位,吴佩孚对此表示反对,认为应该先完成国家统一,再登大位,引起了曹锟的强烈不满。曹锟于是在内部提拔同样善于带兵的冯玉祥为陆军检阅使,将其兵力从1个师增加到3个师;对外与张作霖结为亲家,引为外援,意图制衡一家独大的吴佩孚。曹锟之弟曹锐甚至对张作霖说,吴佩孚只是一个家奴,怎比得上亲戚亲。

只是军阀之间的矛盾是无法调和的,岂是一个婚姻就能解决的?经过长期的准备和一番谋划之后,1924年,张作霖再次挥军南下,目标就是曹锟的总统宝座,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曹锟虽然不算英明,但大事不糊涂,知道打仗离不开吴佩孚,电请他再次挂帅出征,在给吴佩孚发电报时,曹锟撕掉了秘书拟好的骈文,而是口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亲戚虽亲,到底不如自己亲”。

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的吴佩孚,也因屡胜而产生了骄傲心理,在四照堂大会诸将,分兵派将,一幅成竹在胸的样子。但是由于奉军有备而来,准备不足的直军处处被动,吴佩孚只得将第3师作为救火队,哪里危急投向哪里,总算是稳住了战线。随后,吴佩孚突发奇想,安排一支部队乘军舰在奉军后方登陆,想再演一场直捣敌指挥部的精彩大戏,只可惜出海的军舰被日本海军所阻,只得悻悻而归。好在内地各省的直系援军正在陆续向前线进发,如果不出意外,奉军将再次无功而返。

关键时刻,备受曹锟器重的冯玉祥突然在阵前倒戈,率领所部秘密潜回北京,控制了北洋政府,囚禁了曹锟,逼死了曹锐,同时截断了内地各省援兵的道路。消息传到直军指挥部时,吴佩孚还想拼死一搏,先是派出全部兵力猛攻奉军阵地,希望击退奉军后回师北京,结果徒损兵力;随后他又想亲率第3师回援北京,救出大总统,可惜路上的铁路已被拆毁,只得退回出发地。

后路被抄、粮草断绝的直军军心动荡、皆无战意,张作霖、冯玉祥两面夹攻,直军不战而溃,吴佩孚最为倚仗的第3师也挽救不了困局。为避免无谓的伤亡,吴佩孚率卫队乘坐海军军舰逃到南方,后来虽然东山再起,重新占有两湖之地,但却只能是个地方军阀,再也无法回到往日的权势。而他心爱的第3师,也被奉军、国民军分割收编,作为一个整体不复存在。一代强师,就此黯然落幕。

PS:吴佩孚作为一个军阀,在当权时的倒行逆施自然应该受到严厉的批判,但他的个人操行却很好,有“不借外债,不出洋,不入租界”的“三不”原则,一辈子不治家产、不娶妾,最后因为拒当汉奸被日本人害死。而且为人忠心耿耿,为当时和之后的很多人所推崇,和那个著名的倒戈将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关内容

南京图书馆赵瑞蕻杨苡专藏室...
南京图书馆赵瑞蕻杨苡专藏室落成 江南时报讯(记者 钱海盈) 194...
2025-07-14 00:33:41
原创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那个刀光剑影、人才辈出的三国时代,...
2025-07-14 00:33:28
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
今天,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在湖南长沙召开 将...
2025-07-14 00:33:24
原创 ...
在诸葛亮去东吴与孙权商讨联合抗曹的时候,专门提到了自己手中还有一支...
2025-07-14 00:33:09
罕见的三位名将同框合影,左...
这张比较罕见的珍贵老照片,是在淮海战役爆发时留下的。照片中的三人,...
2025-07-14 00:33:09
原创 ...
纵观历史来看,有一些神秘事件的发生,至今依然还是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和...
2025-07-14 00:33:01
原创 ...
文| 夜谈 编辑| 古往奇事说 毛人凤逃到宝岛后,竟然密谋绑架蒋经...
2025-07-14 00:32:56
原创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内斗。 三国时期,由于内部的激...
2025-07-14 00:32:53
原创 ...
晚清1907年的初秋之际,一位名叫沙畹的法国学家来到清朝进行建筑考...
2025-07-14 00:32:44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唐朝都是我国古代在世界上地位最高的一个朝代,要谈起我国古代的王朝,人们提起最多的除...
原创 陈... 当老部下们提起陈昌浩时,无不满怀深情,却掺杂着一丝复杂。 作为他们的首长,陈昌浩无疑是个极具个人魅力...
原创 诸...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属相》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
金文聘在三国时期的智慧与挑战 在三国时期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人才辈出,纷纷展现出各自的政治智慧和过人才能。金文聘作为当时的一员重...
原创 历... 大唐盛世,令无数后人魂牵梦萦,在这个延续近三个世纪的时间里,我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与开放。然而,当...
原创 明... 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个会议,恐怕朱元璋二话不说,拿起鞋来就得朝天启皇帝拎一下。 毕竟,如果没有天启皇帝的...
古埃及作家使用铅基墨水写书 古埃及作家使用铅基墨水写书?揭示古埃及书写墨水背后的科学秘密 诺拉-麦格里维 通讯员 一项新的研究表...
原创 庞... 庞大后宫的皇帝,如何雨露均沾,晋武帝司马炎说:其实太简单了 要说起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王朝,皇帝是站...
原创 一... 一汉人犯了诛九族的大罪,康熙一看他的“姓氏”,立即免了死罪 我们大家都知道清朝是满族人入关建立的,而...
原创 孙... 春秋战国,是多么引人入胜的时代,这是唇枪舌剑、合纵连横的战略家的舞台,也是如狼似虎、善兵善战的军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