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民国时期,一个绕不开的人物——袁世凯,他这一生干了两件出名的事,
第一件就是以和平的方式逼迫清帝退位,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
第二件就是痴心妄想复辟帝制,当了83天的皇帝
,但不得不提到,袁世凯在位期间也做了唯一一件有功劳的事,那就是发行了“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即著名的“袁大头”银元。
至今还有很多人家中收藏有“袁大头”这种货币,“袁大头”可不简单,对中国近代经济有着深刻意义。
据官方统计,自1914年到1951年之间,
“袁大头”的发行总数量约有7.5亿枚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都知道袁世凯其实只当了83多天的皇帝,他是怎么发行数量如此之巨大的袁大头的?
袁世凯的上位史
袁世凯出生于清朝末年一个地主家里,家境十分殷实,只靠自己父亲收上来的土地租金,就足够一家十几口人衣食无忧。袁世凯上面还有哥哥姐姐,但是他们都不务正业。
哥哥姐姐觉得自己家里有钱,而且吃喝不愁便在家啃老。袁世凯十分不屑这种行为,
他找到父亲说自己想去念书
,父亲听了以后很开心,
便把他送进了当地最好的私塾去读书。
别看袁世凯是私塾中最小的学生,可是学起来知识谁也比不过他。他的师父曾经摸着他的头说:
“此人将来必有大用!”
袁世凯可能因为有了师父的夸奖,所以再后来成为了。
长大成人之后,他要考取功名报效国家,天不遂人愿,
袁世凯的两次考试均遭落榜
,此时的他踌躇不前,灰心丧气地回到家里。
他看到当时的淮军将领吴长庆来家里做客,突然心生一计,便把自己的想法跟吴长庆说了出来。
那时候清政府非常腐败,只要是有人举荐就能做官。吴长庆跟袁世凯的父亲有交情,再加上当时的袁世凯看起来确实是个可造之材,
于是吴长庆便决定将他收入麾下
。
从此以后,袁世凯跟在吴长庆身边,经过磨练,成为了他的得力助手,在长年的征战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而且加上袁世凯从小便喜欢研究兵书,对军事方面有自己独到的理解,
没过几年,便在军队里崭露头角,成了军中翘楚。
在当时腐朽没落的清王朝里,袁世凯手中的权力也越来越多,当时的清政府就是苟延残喘的状态,
辛亥革命的爆发,风雨飘摇的清政府随即土崩瓦解。
袁世凯带人来到溥仪面前逼他退位,至此,清政府彻底宣告灭亡,随后中华民国成立,正当大家都不知道让谁当总统的时候,
袁世凯被任命为民国临时大总统。
“袁大头”的诞生
“袁大头”的出现,是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的。
光绪年间,由于各省铸造银元,却和当初铸造纹银一样,不仅重量和成色不能统一,数量上也难以控制。
1912年,溥仪退位,清朝灭亡,中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进入了民国时期,
而此时的货币制度十分混乱
,人民交易有的使用银子,也有使用铜板的,导致当时国内交易十分不便。
当时各省由于各方面费用短缺,又急于用钱,一时间加工赶铸银元,与此同时还不计后果的滥发钞票,滥铸铜元,
导致币制市场更加混乱不堪。
在北洋政府执政之前,国内货币市场就处在这样一个状态,不仅种类繁复,折算十分繁琐,无法统一规格,而且还有很多国外货币流通在国内市场,引得民众积怨已久。
为此,
北洋政府决定进行国币改革。
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后,为了要解决北洋政府的军费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所以对货币改革极为上心。
1914年,北洋统治者开始整顿货币,舍弃纸币的想法,
决定以贵金属为本位
,它不易贬值的特点,恰好可以稳定当时混乱不堪的货币市场,
拯救了当时民国的金融市场。
而当时的大总统袁世凯为了提高自己在民间的威信以及统治地位,将自己的头像也铸造在了钱币上。因此,
民间也将其称为“袁大头”。
其实当时在民国成立初期的时候,曾经有人提出要制造纸币,但是依照当时国内的情况来看,这个想法十分不现实,立刻遭到了金融专家的否定。
多年混乱的货币制度,民间信誉早已消耗殆尽,
此时只有以贵金属为本位才可以挽救民间信誉。
当时的民国政府颁布《国币条例十三条》。里面有规定:
国币中的主币是1元银元,
其重量是库平纯银6钱4分8厘(6.408钱),材质是银占89%,铜占10%,锡占1%,一枚成品银元的重量是7钱2分。
正面印有袁世凯的头像和发行年号,背面刻有嘉禾纹饰与相对应的币值大小。
规定制好后,袁世凯下令,包括天津、南京、广东、武昌等造币厂,
必须严格按照条例规定的要求去制造。
正因为有如此精确的规定所有银元的货币价值,大小,成分,而且铸造货币时,也是严格的按照条例规定铸造,没有任何掺假。
所以在所有交易都混乱不堪的情况下,
“袁大头”很快获得了极高的声誉
,一经发行便受到了全国国民的欢迎,大家纷纷将手中的各种杂币、外币和旧币置换成“袁大头”银元。
当时的金融市场迅速地接纳了这个货币,
在国内金融市场上逐步取代了清朝的龙洋,成为流通领域的主币。
“袁大头”在历史上铸造了不少,从民国三年开始,到1929年,仅一元的“袁大头”就铸造了近8万个。
那这些“袁大头”在当时能买多少东西呢?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不断,各个地区物价虽然稍有差别,
但总体还是比较稳定并稍有上涨,经济在向前发展。
当时工人的收入还算不错,每个月20个“袁大头”,技术型人才如工程师、教授、作家等的收入就更加可观,比如我们熟知的鲁迅先生,
每个月工资加稿费可达到700多个
,胡适更高,
差不多能得到1500个左右。
以当时的购买力来看,
一个“袁大头”差不多折合现在的人民币
150-200
元左右。
据当时的上海工人运动史中记载,1927年的上海一斤猪肉0.28元,一盒香烟0.36元,一斤白糖0.96元,而当时在广州,一斤大米0.4元,一个“袁大头”能买25斤,这放在当时的购买力来说,
与现代收入购买力相差不算太远。
“袁大头”在一定时期内的不可或缺性
在饥渴的金融市场迎来这一抹希望之后,即使袁世凯本人早已多行不义被赶下台。
但刻印着他头像的“袁大头”却还依旧源源不断地被铸造出来。
袁世凯去世之后,全国出现了很多拥兵自重的军阀,他们占山为王互相进行战争,这些军阀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开始私自铸造“袁大头”解决经济危机。
一些大军阀铸造的袁大头甚至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不过那些小军阀铸造的可就惨不忍睹了。
不管怎么样,袁大头作为一种钱币,无论在百姓还是政府中都有着极大的认可度,一度成为中国的硬通货,成为了民国当时唯一承认的货币,特别是在动乱时刻,
几乎所有人都指定只要“袁大头”,
其它货币一概不要。
南京政府曾经试图进行过币制改革,先是在1927年,国民政府停止铸造发行袁大头,开始铸造开国纪念币银元(孙小头),到了1935年发行法币,禁止银元的流通,但后来随着战争的爆发,
法币急速的贬值缩水。
民国时期战乱不断,货币制度混乱不一,法币通货膨胀严重,袁大头依然在坊间广泛通用,在经历几次改革以后,“袁大头”显示出他的优越性,
再次一跃成为民间的主要货币。
新中国成立之后,
西南边陲地区都只相信“袁大头”作为硬通货币
,无奈之下,我们只能又重新铸造了大量的袁大头,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时候,政府为了稳定西藏经济和社会局势,在沈阳和成都造币厂铸造了一大批“袁大头”,运往西藏等特殊地区。
据统计,袁大头从1914年开始铸造,到1951年停止发行,
在这37年之间一共铸造了约
7.5
亿枚。
30多年的时间里,有如此地位和影响力的也只有“袁大头”了,袁世凯退位之后,“袁大头”还能流通数年,这背后都是有原因的。
首先就是因为它成色好、分量足。
袁世凯上位后想要挽救自己的形象以求得青史留名,所以自己进行的一系列改革都表明他。
在铸造货币的时候,
不仅上面的图案十分精,
美把自
己的头像印上去,钱币的含银量也非常足。
事实上袁大头是当时中国流行的货币中含银量最足的,因此老百姓都十分认可它。
其次就是袁世凯自身的影响力。
袁世凯的北洋派系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非常大,他去世后北洋军阀继续统治中国,
这些袁世凯的老部下还对他比较忠心,
大家也都使用袁大头,他们自己也铸造袁大头,这也对银币的流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最后就是袁世凯去世后中国并没有出现一种能够超越它的法定货币。
因为当时军阀混战,没有一个统一的政府,自然也就不可能有统一铸造的货币,这样一来袁世凯当年主持铸造的货币就成为民间最认可的货币了。
珍贵的收藏价值
虽然如今“袁大头”被人民币所取代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
但还是有着珍贵的收藏价值。
根据不同年限、数量、品质、品种、版面的“袁大头”,
其收藏价值也会随之变化。
像当时市场最常见那种的“袁大头”,放到现在差不多在千元左右,但是如果是特殊种类的“袁大头”,那价值就难说了。
差不多可以达到万元至十几万不等,而像更珍贵的“签字版”、“苏维埃版”等版本,
都在拍卖市场上以百万计算。
近年来,拍卖市场上有越来越多的“袁大头”出现,无论是在我国内地或是香港、台湾地区,还是国外的新加坡等地,都出现“袁大头”的拍卖,而人们对它们的热情非常高,随着拍卖的增多,
就连普通人对“袁大头”都提起兴趣。
曾经以存世量最少的民国三年袁世凯像壹圆版,
在市场上拍出了一组(两个)669.6万元的高价格
,这样的高价格,仅次于民国三年“袁大头”金币版(770万)。
不过,随着“袁大头”市场的火热,“袁大头”的仿品逐渐增多,现在市场上流行的“袁大头”,仿真程度极高,所以千万要擦亮自己的眼睛,谨防上当受骗。
在这里也给大家分享几种辨别真假“袁大头”的方法:
重量分辨
:
“袁大头真币”重量大约为
26.86
克,即便有了轻微磨损,那重量也不应该低于
26.5
克。
氧化分辨
:银在与空气长时间接触以后,会产生氧化反应,变成氧化银,颜色一般为
灰色,棕色,浅黑色,
如果是纯黑色的,那多半是用火烤和擦鞋油做的假币
边缘分辨
:真币边缘锯齿大小一样,排列整齐,很容易看到其做工的精美,假币边缘锯齿一般参差不齐。
声音分辨
:如果想像电视剧中那样用耳朵听,需要很好的听力,还可以用两个银元对磕一下,声音柔和的是真的,声音特别尖锐的一般是钢的或者是铜的,声音特别沉闷的一般是外皮是银制内部是其它材质。
小结:
因为复辟帝制的原因袁世凯虽然饱受诟病,但不可否认他下令铸造的“袁大头”在当时中国的金融市场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一定时期内维护了民族的稳定和团结
,也恰恰是因为它的这一独特的政治作用,
赋予了它更多的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