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唐朝末年,唐僖宗在位期间贪图享乐,此时的唐王朝已萎靡不振,百姓遭受灾害和官僚剥削的双重打击,生活困苦不堪,一时间激起民变,许多地方掀起了起义运动。
其中著名的黄巢起义,最后由于根基不稳,缺乏保障,败亡终结。
黄巢死后,其所有妻妾沦为俘虏。然而有一个妻妾在和唐朝皇帝进行一番对话后,竟让唐僖宗面露难看,盛怒下令杀死所有姬妾。
毫无生路的女人究竟说了什么,让高高居上的天子羞愧难当呢?
唐朝末年,民不聊生
唐僖宗是李唐的第19位皇帝,此人兴趣爱好广泛,精通斗鸡、赌鹅、下棋、赌博、音乐等各种娱乐活动。
这位皇帝虽天赋异禀,聪慧过人,但心性过于贪玩,完全无心朝政。唐僖宗酷爱马球,
甚至曾以马球比赛的胜负来决定节度使官职的任命
,其荒唐至极,让后人诟病。
后来他为了贪图享乐,竟然直接将政务全权交由自幼就照顾他的宦官处置。这就导致本就黑暗的晚唐,朝局更加混乱,官员愈发腐败,加之藩镇割据、灾害连年、苛捐杂税及服役众多等政策,
以至于造成众多百姓流离失所、饿殍满地、苦不堪言……
正因如此,农民起义的大风暴呼之欲来。
黄巢起义
由于唐末朝廷垄断盐的供应,使得盐的价格十分昂贵,百姓每日只能吃没盐没味的素食,一时间导致很多人走私贩盐。
黄巢出身盐商世家,家庭优渥。跟其他疾苦百姓不同,
他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诗词笔墨,样样精通,骑马射箭,无一不能,可谓文武双全、才华横溢的优质青年。
他平日里好打抱不平,广交江湖人士,壮志雄心,一心只想成就大事业。就是这样的人,在5岁时就做出如此叛逆的诗: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野心勃勃、昭然若揭。
还有
“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
这是他借诗言志的真实写照。菊花一向悲凉柔弱,而黄巢的菊花气势凌厉,惊人心魄,字里行间霸气反叛,杀气腾腾,满怀抱负。
成年后,他一直想入朝为官,大展手脚,却一直未中科举,心胸狭隘的他认为落榜一定是考官们暗箱操作,于是对社会充满愤恨。
由于家中私自贩盐被查封,又正值天灾大旱,百姓走投无路纷纷推举黄巢作为领袖,
不甘平庸的他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揭竿造反,励志重整天下,响应王仙芝。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黄巢起义期间,采用流动作战方式,踏遍了今天的安徽、湖南、广西等十余省。反唐的初期,军纪严明,士兵爱护百姓,向贫穷百姓散发粮食衣物,颇受欢迎。
甚至还涌现出了“正月十五挂红灯”、端午“插艾草”这样深得民心的典故,且这些习俗流传至今。
随着黄巢起义队伍规模不断扩大,当时大唐各地官员战战兢兢,不敢应战,有的为自保坐视不理,有的直接投降,导致官军节节败退,宦官四处逃窜。
唐僖宗欲哭无泪、束手无策,只能选择逃往四川,在那里躲藏了4年,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此时的起义军并未乘胜追击,浩浩荡荡地进入了长安城。
黄巢激动不已,终于将那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变成了现实。当地百姓听闻起义军进城,夹道欢迎,观看军队军容,对新政权充满期待。
然而好景不长,黄巢长安称帝,建立大齐政权后,根基未稳却骄傲自满,贪图享乐的本性暴露,沉迷于酒池肉林,日日笙歌,生活腐败,百姓怨声载道。
在麻痹大意中,长安被唐军夺回。
公元883年,黄巢被讨伐后逃跑,又于夜间偷袭再占长安。二次来到帝都的他,心中已满腔嫉恨。跟随的士兵得到他屠城的指令后,愈发猖狂的像强盗一样,大街小巷烧杀抢掠,强抢民女,搜刮钱财。
此时的他,已犹如杀神魔鬼一般。百姓不禁感叹到,刚出虎穴,又入狼窝。
《秦妇吟》中的
“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
更是对这一景象的精准描述。
昔日里热闹的长安街头,此时硝烟滚滚、横尸遍地、惨不忍睹,曾经的繁华化为灰烬。
“吃人”的队伍必定败北
黄巢率军包围陈州近一年的时间中,久无供应。
为了保障队伍正常供给,抢占的粮食用完后,将活人粉碎作为食物,
男女老幼无一放过,统统入口当“军粮”。
陈州四周的百姓被吃光后,又命人四处搜罗周边十州,惨无人道的作风让人不寒而栗。
起义军所到之处是生灵涂炭、赤地千里。
此时的黄巢就像他诗中的菊花一样,充满着令人生畏的杀气。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五十·黄巢传》载:
“贼围陈郡三日,关东仍岁无耕稼,人俄倚墙壁间,贼俘人而食,日杀数千。贼有舂磨砦,为巨碓数百,生纳人于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
黄巢“发明的”捣肉糜如夏朝桀的炮烙之刑一样骇人听闻。
“日中则昃,月满则亏”,
这惨绝人寰的做法天怒人愤,这样的政权注定不会长久!公元884年,缓过神来的唐僖宗从各地调兵遣将,讨伐黄巢,并诱降将领朱温,最终李克率军大败齐军。黄巢的所有姬妾皆被唐军俘获。
打了翻身仗的唐僖宗,此时气势汹汹,得意洋洋,斥责这群阶下囚:
“你们皆为大户人家的女子,且世代受到朝廷的恩惠,却为何要跟随黄巢这等狂贼!”
顿时无人敢吱声。
仅一位姬妾愤然反问道:
“
一国之君带领着王宫将相尚不能击败叛贼,那我们这些弱女子又如何能抵抗强大的贼人呢?现在来指责女子,您将那些公卿将士置于何地?
”
唐僖宗一时自觉理亏、无语应答、羞愧难当,当场斩杀所有女人。此事流传至今,被历代人所嘲笑。
而这边,关于黄巢的结局,传言称,他自刎、被杀害、出家为僧……皇朝的结局究竟如何,我们不得而知。
我们只知道,刚刚建立的大齐王朝还未站稳脚跟,便转瞬即逝。
当初凌驾万物、雄心壮志的黄巢像流星一样黯然退出历史舞台,让人唏嘘不已。
他,到底是英雄领袖,还是杀人灭霸?是满腹雄心的施展抱负,还是愤世嫉俗地报复社会?若当时黄巢科考中榜,结局是否会大不一样?
这个富有争议性的人物,让后人众说纷纭。黄巢起义虽以失败告终,但仍深深地动摇了唐朝的统治,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任何王朝的长久不衰,都离不开严格的自我约束和百姓的拥护。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无论是黄巢还是唐僖宗、无论是转瞬即逝的大齐还是盛极一时的大唐,都时刻警醒着后人兢兢业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