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吴学华原创作品
婺源自古就是属于徽州地区,是徽州一府六县之一,1934年,蒋介石为了对付中央苏区,也为了对付活跃在横峰、弋阳、婺源、德兴一带的方志敏领导的革命队伍,将婺源划到江西,但遭到婺源人的强烈抵制。
婺源虽然与江西的景德镇、浮梁、德兴、乐平接壤,但彼此在文化、语言、民俗等方面的差异很大。时至今日,婺源虽然已经划到江西几十年,但要与景德镇、德兴等地的人交流,就必须说普通话,而与黄山市(徽州)的人交流,直接用方言就行。更别说现在作为中国最美丽的乡村,旅游的特色之一,就是一栋栋漂亮的徽式建筑。
蒋介石对于婺源人的强烈抵制,给出了三条理由:一是政治和地理上的需要,因为婺源在安徽省的最南端,大部分面积突入江西境内,为浮梁、乐平、德兴三县所环抱,一切政务设施均感不便。
其二,军事围剿的需要,“值剿匪工作特别紧张之际,肃清零匪之一切必要措施,如团队之防堵以及围剿计划等等,甚形隔阂,实予赤匪以窜扰苟延之机会。一经改隶,则事权属于一省,责任既专,指挥尤便,扑灭残匪计日可期”;
其三,交通需要。“婺白、婺德两路,一由婺源经德兴之九都至白沙关,一由婺源至德兴香潭,此两路关系剿匪军事及地方交通至为密切,若不将婺源划归赣辖,则两路分属两省,运输管理均觉不易统筹。值此匪患未靖之秋,断不容稍涉松懈,致误时机”。
对于蒋介石这种解释,婺源人提出了不同的建议:一、军政上的事物,可由南京政府统一指挥调配,派专员督管就行;二、日本已经占据东北,为何不能消弭内战一致对外?三、“匪”为祸害民众者,但方志敏的队伍并无祸害民众之举,不宜以“匪”待之。
可在蒋介石的强权之下,婺源人的美好心愿并没有换来改观,婺源从此划入了江西省,而婺源人为了回到徽州的怀抱,坚持不懈地努力着。
婺源划到江西之后,方志敏领导的红十一军进入艰难的转战。
1935年,方志敏被俘,同年八月英勇就义。
抗战期间,日军来势凶猛,婺源周边的县市,如屯溪(黄山市)、怀化(浙江)、德兴、景德镇、乐平等地,相继沦陷,由于婺源是山区,道路崎岖,且到处都是两山夹一道的理想伏击地点,日军不敢擅入。整个抗战八年,婺源都没有沦陷,反倒在1938年至1941年,收容了退守婺源的一万多名国军,为后来的抗日反击囤积了力量。
抗战胜利后,婺源人的回皖运动再一次掀起高潮,为了回归徽州,婺源人打出了标语“男要回皖,女要回皖,男男女女都要回皖;生不隶赣,死不隶赣,生生死死决不隶赣。”、“头可断,血可流,不回安徽誓不休”。
说到婺源人的回皖运动,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民国大学者胡适,从1934年开始,胡适就是婺源回皖的支持者,也几次向国民政府提出建议。
1946年的国大召开前,以胡适为首的62位安徽籍代表,联名向政府请愿,强烈要求婺源归属安徽。国民政府派出专员调查之后,同意了婺源归属安徽。1947年8月,江西与安徽两省办理了移交手续,婺源归属安徽管辖,婺源人得到消息,大街小巷鞭炮齐鸣,老人们抹着眼泪,哽咽着“终于回来了”。
这场持续十几年的回皖运动,终于落下帷幕。
问题来了,婺源回皖只是婺源人自己的事情,为什么胡适要这么热心地帮忙婺源回皖呢?
原来一切的真相,与胡适的身世有关。
胡适虽然出生于绩溪的上庄,但是他的祖上是婺源人,胡适的宗族属于李改胡,也称“明经胡”,他本是李世民的后代,是姓李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婺源的考水村,有一座历经千年的神秘墓葬,这座墓葬被当地人称为太子墓,墓主人叫胡昌翼,是唐昭宗李晔的儿子。胡昌翼出生的时候,就遭遇朱温篡唐,被光禄大夫胡清带回婺源抚养,并改姓胡,他长大后考中大宋朝明经科进士,得知自己真实身份后,认为自己是大唐的皇子,不愿当大宋的官。此后在乡里教学,并交代子孙,不可改回李姓,这就是明经胡的由来。
胡昌翼去世后,墓葬按皇子规模修建,墓高四尺八寸,为四面八方天地之数,墓顶直径九尺九寸,乃皇家九九之数,墓围22尺,为唐朝22帝,墓顶为圆形,谓之一统天下之意,也可以看成是一个360°的圆圈。斜面上的龙鳞砖一共九层,最下面一层是157片,最上一层是36片。
在大唐贞观元年,唐太宗分天下为10道,即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和岭南道。全国共设360州府,下辖1557县。最下层和最上层的龙鳞砖各乘以10,就是那数字了!
墓碑的碑高也是四尺八寸,与墓高相等,宽两尺二寸,与墓围也是隔了十倍之数,厚九分,为皇家之数。还有那下面的九级金阶,无不显露出墓主的真实身份。
保存最好的就是那块经历一千多年风风雨雨的石碑,上面有太平兴国二年的御赐字样。
胡昌翼虽然是大唐的皇子,但他的这种葬法,在封建王朝是谋逆的大罪,是要诛灭九族的。庆幸的是,宋太宗宽德仁厚,得知胡昌翼的真实身份后,不但不降罪,反而还下诏给竖了一块石碑。宋太宗为什么要这么做?原来大宋刚刚征服南唐,此举对于安抚南唐的士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胡昌翼有3个儿子,大儿子胡延政,前往绩溪为官,后来定居于绩溪,这就是安徽绩溪那一支胡姓子孙的由来,大学者胡适,就属于这一支。
也正因为如此,胡适为婺源做点事,义不容辞。
当时有人研究他此举的动机,进而得出他是大唐皇族后裔的身份,《中央日报》还特地报道了此事,等于是往他脸上贴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