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徐达重病,朱元璋派人送去全鹅宴慰问,徐达却自尽了?
创始人
2025-07-12 07:02:26
0

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饱受诟病,其原因多来源于屠戮开国功臣。

而徐达的死因在历史上虽没有明确被记载由朱元璋所为,却也因后人种种猜测算到朱元璋身上,甚至徐达的“死亡真相”也屡屡出现在野史和民间故事之中。

事实上,徐达的死亡之谜一直都备受争议,因为没有人知道徐达究竟是因何而死,有的只是寥寥几字“因病而亡”的记载。

如履薄冰的君臣关系

徐达和朱元璋是同乡,两个人在幼年时期的境遇十分相似,都是出生于农民家庭。不过,与朱元璋的艰难所不同的是,徐达自幼习武。

拥有一身好功夫,也是他跟随朱元璋参军的主要原因。

朱达在22岁的时候就加入了朱元璋的起义队伍,从此,他的一生都伴随在朱元璋的左右,为他征战沙场、戎马一生。

他精通兵法,并以此屡立奇功,他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徐达为人十分和善而宽厚,同时,由于徐达和朱元璋是同乡的原因,朱元璋对他十分信任,时常对他委以重任。

不过随着身份地位的变化,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再也不能回到最初了。

在朱元璋登上皇位之后,徐达就明白了一点——自己需要更加谨慎,才能维持住这份如履薄冰的君臣关系。

在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的过程之中,徐达一直表现地非常谨慎而又小心,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在清理开国功臣的时候,徐达没有获罪的主要原因。

朱元璋的试探与居心

纵观明朝前期清理功臣的案件可以看出,朱元璋并不是一个无差别屠杀的暴君。他杀掉的大臣大多都是在发达之后无法保持心性的人。

大多数获罪的开国功臣在获得高位之后,都没有及时地意识到身份地位的转变。

在他们身上,出现了功高盖主、肆意妄为、难以驾驭等种种弊病,他们没有适应朱元璋的皇帝身份,时常出现越界的行为。

这让身为皇帝的朱元璋十分厌恶而又难以忍受。

这些弊病也是促使朱元璋狠下心来清理这些开国功臣的原因之一。

不过,徐达与这些人有着明显的不同,徐达明白君臣有别的重要性。

有一次,徐达凯旋归来,朱元璋为了表示对他的重视,率领文武百官在城门口迎接他。

更有甚者,朱元璋让徐达坐在他的龙辇之上,自己亲自给他驾车。

但是,徐达此刻是异常清醒的,他立刻就拒绝了这个看似荣耀无比的“奖励”。他表示君臣有别,自己做的事情只是分内之事而已,不应被如此对待。

根据广为流传的描述,徐达的死亡和他自身所患的疾病有着必然的联系。

据记载,在洪武十八年的时候,徐达患了背疽。这是一种罕见的皮肤病,而在饮食上最忌讳的就是食用鹅肉,也就是说吃鹅就相当于在自杀。

在民间传说故事中,鹅肉属于发物,如果吃鹅肉的话,就会使这种疾病进一步的恶化,进而威胁到生命。

然而,朱元璋为了表达自己对徐达的信任和恩宠,竟在知情的情况下,赏赐给了徐达一桌全鹅宴。同时叮嘱送餐人员,徐达必须立刻全部都吃下去。

从这一道旨意中可以看出,朱元璋赏赐给徐达这种食物,就是另有所图。

这个版本虽然是传说故事,却也广为流传,这也是促成大多数人认为,徐达实际上是被朱元璋所杀死的主要原因。

从朱元璋赏赐鹅肉可以看出,朱元璋已经不能容下徐达了,只是碍于当时的官场舆论,不能找到合适的时机,所以才会选择用如此隐晦的方式来杀死徐达。

作为臣子的徐达,唯一的选择就是慷慨赴死。

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即使他现在想出一个完美的方式躲避过这场劫难,依旧躲不过皇帝的追杀。

既然朱元璋想让他死,那么他躲得了这一次,也不可能躲得了下一次。

与其和皇帝作对,不如慷慨赴死,这样的话朱元璋会看在他如此听从命令的份上,选择善待他的家人。

徐达的故事完美地诠释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不过,这个故事毕竟没有出现在正史之中,这一段故事情节仅是明朝学者许祯卿所写的小说中的一部分情节。也就是说,这段故事实际上是经过艺术加工之后形成的。

之后,这个故事就被清朝的一个作家所误用。

由于这本著作相对比较出名,所以这个故事也因此被广为流传,这也是为什么后世之人大多都比较了解这个故事的主要原因。

但是,这只是一个野史的记载而已,并不具备作为考证的资格。

结语

在真实的历史之中,徐达的死亡可能与朱元璋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并不是朱元璋想要杀死徐达,徐达是因病而亡,他属于自然死亡。

毕竟,徐达死去之时也已经53岁,按照古代的平均寿命来说,他在这个年纪死去也称得上寿终正寝了。

此外,从徐达本人的性格分析,虽然功劳颇高,但为人却十分低调。

他既不结党营私,也从不逾矩处事。他在安分守己地为皇帝办事的同时,也用尽全部的心思约束了自家的子孙。

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没有受到朱元璋的猜忌。

题外话

在广为流传的故事里,朱元璋杀人的方式非常隐晦。

但实际上,朱元璋在位期间所诛杀的开国功臣不在少数,却从来没有用过暗杀的手段。以朱元璋的脾气,完全可以找一个罪名,光明正大地杀死徐达。

也就是说,这种杀死徐达的方式不符合朱元璋当时的行事作风。

相关内容

原创 ...
顾客违反商家规定且不听劝阻,还伸手将工作人员推倒致其手骨折。 如此...
2025-07-12 08:36:59
原创 ...
1949年5月27日,盘踞上海的国民党军队彻底兵败,解放军队伍开进...
2025-07-12 08:33:50
原创 ...
自从1840年英国用鸦片和军舰大炮打开中国国门,中国便从此进入屈辱...
2025-07-12 08:33:36
原创 ...
三家分晋是先秦时期,中华文明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重要事件。老东家晋国...
2025-07-12 08:33:35
原创 ...
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向世界宣告...
2025-07-12 08:33:30
原创 ...
重文轻武的宋朝,读书人为了考取功名,不仅要做生意还要晚婚 【引言】...
2025-07-12 08:33:29
原创 ...
如果不是周边都是同行的游人,站在这家店里,还真以为是穿越到千年之前...
2025-07-12 08:33:24
原创 ...
一九五三年,我国和尼泊尔之间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冲突,原因就是珠穆...
2025-07-12 08:32:49
原创 ...
世界十大古墓中,中国占两个,兵马俑和马王堆,和胡夫金字塔并列。但在...
2025-07-12 08:32:37

热门资讯

又一民营银行换帅,前任曾领衔掼... 又一家民营银行换帅,这次是位于行业尾部的锡商银行,资产规模刚过400亿,成立仅5年。 6月23日,李...
原创 明... 在北京昌平的天寿山麓下,延绵着一片占地120平方公里的景区,那里便是明十三陵,安息着大明王朝的十三位...
原创 明...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明朝大将冯胜(冯巩祖先)、傅友德、陈德等人率军出击甘肃,光复兰州,重新夺...
原创 “... 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孕育了无数个朝代,每个朝代在缔造属于自己辉煌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让人诟病的弊端,就像...
原创 三... 如果有人问,三国中最使人印象深刻的是谁?毫无疑问,一定是被各种演义塑造成半神形象的诸葛亮了。无论是《...
原创 成... 我们知道,历史是胜利者改造出来的时代,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很多胜利者为了展示自己的实力,往往把失败者的...
原创 黄... 黄忠是三国历史上著名的老将,一出场就过了花甲之年。按照正常发展,黄忠基本上不会有什么作为了。关羽瞧不...
原创 三... 三国:东吴如果有五虎将谁能上榜?一人射杀张辽,一人害死关羽! 历史上东吴并没有五虎上将,演义里也没有...
原创 长... 长平之战,是春秋战国时期最惨烈的战役之一。在此次战役中,赵国被白起坑杀了四十万大军,震惊中原。而作为...
商道酬信 商道酬信是经商的诚信... 商道酬信 商道酬信是经商的诚信之道。君子行事,一言九鼎,自然就能左右逢源,无往不利。